摘要:这几天,在南湖区凤桥镇嘉兴禾南凤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收割机奔驰在田间,收割刚刚成熟的太安1号水稻。
金秋时节
南湖区13万亩晚稻迎来丰收
进入全面收割期
农户正抢抓晴好天气
组织机械加紧收割
确保颗粒归仓
田野间稻浪翻滚、机声隆隆
呈现出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这几天,在南湖区凤桥镇嘉兴禾南凤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收割机奔驰在田间,收割刚刚成熟的太安1号水稻。
据种粮大户郑华军介绍,今年最新尝试种植的200多亩太安1号水稻,该品种成熟期仅149天。太安1号收割后,接下来将收割南粳46号水稻,其种植面积共1000多亩,预计11月初收割。除了自己种植,郑华军还带动周边村民一起种植,并以1.4元的保底价回收水稻。
南湖区大桥镇的种植大户孔德周站在田埂上,望着自家900多亩晚稻正被快速收割,脸上洋溢着喜悦。
“今年我算是村里收割较早的一批,其他人家的水稻还有点绿,我这一片已经黄了,由于现代机械化效率高,这几天就能全部收完,省心又省力。”孔德周说道。
位于七星街道的嘉兴禾乡农业有限公司1000亩晚稻也如火如荼进行收割,主要种植两个品种,上师大19和秀水121,空气中弥漫着稻谷的清香。
“今年是我们在这里种植晚稻的第二年,机插秧技术帮了大忙!”嘉兴禾乡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胡晨宇介绍,依托机械化种植,基地的主要晚稻品种亩产预计达650公斤,比去年种植产量提升一成,“吨粮田”的增收密码正加速解锁。
机械化不仅提效稳产,更为农时抢种按下“快进键”。
在新丰镇,姚园家庭农场的127.5亩晚稻“秀水519”已率先完成收割。这片特殊的种子田,从种植到丰收的全周期都彰显着科学种植的精细与高效。
今年姚园家庭农场采用直播方式种下“秀水519”品种,历经123天的精心培育,预计实现亩产610公斤的好收成。
夕阳西下,南湖区粮食烘干中心的灯光点亮夜空,刚收割的稻谷通过传送带进入烘干设备,确保颗粒归仓。
据统计,今年南湖区13万亩晚稻预计收获粮食约7万吨,不仅筑牢了粮食安全“压舱石”,更催生出智慧农业产业链、农耕文旅等新增长点。
从高标准农田建设到良种技术推广,从农机智能化到服务数字化,南湖区正以“良田、良种、良机” 的深度融合,奏响新时代乡村振兴的丰收乐章。
温馨提示:由于微信修改了推送规则,没有点“在看”,会慢慢收不到我们的推送哦。如果您关注我们的权威信息,请将“南湖发布”加为,每次阅读完后别忘记点下和哦。
来源:南湖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