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跃亭未来能否“破产归来”?要车量产不靠谱,要融资续命很靠谱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9 17:35 1

摘要:贾跃亭不是个“失败创业者”,很多人看热闹说他“跑路”;但只要你敢深入研究他的操盘逻辑,你就会发现,这个男人根本就没打算跑路。他是准备优雅地“合法解脱”。

贾跃亭不是个“失败创业者”,很多人看热闹说他“跑路”;但只要你敢深入研究他的操盘逻辑,你就会发现,这个男人根本就没打算跑路。他是准备优雅地“合法解脱”。

贾跃亭不是逃债,而是把追债的都变成了自愿投钱的“股东”!

2007年开始,贾跃亭搞了一套10年财务造假流水线,从最初的虚增收入几百万,到2016年夸张做到虚增收入超5个亿,指标向好,利润爆表。

他用这些假流水撑起了乐视上市,进而拿到了融资的门票。

大家都以为他拿到融资是为了投入生产,但从公开资料来看,他更像在经营一场覆盖手机、电视、视频平台甚至汽车的“全产业链泡沫构筑工程”。

这不是“估值驱动业务”,而是“故事驱动估值”。

用造假支起的数据再加上传奇色彩的人设,贾跃亭开启了当时互联网圈最早版本的“PPT造梦”操作。

他自创了那句屡被吐槽但依然保留在投资界名词里的战略口号“生态化反”。

这四个字简直是忽悠界的满分作品。不说你能懂,说了你更懵,但听起来就“高级”,投资人一听哇,这人思路太前沿了!

于是乐视手机、电视、影业一层层推,一边讲故事,一边拉融资,烧了几百亿,乐视的估值也一度飙到2000亿人民币。

而他自己,短时间内变身创业板市值首富。可这一切,都是一场提前布局好的「资本收割局」。

收割30万人,他靠的不是脸,而是剧本。邓超、黄晓明、贾乃亮、刘涛……娱乐圈里一堆人成了他的资本金矿,最多的一位赔进去5000万元。

背后还有30万散户,合计资金高达800亿人民币。

结果泡沫破了,他拍拍屁股飞到美国。一句“下周回国”,成了财经圈最著名的冷笑话。

2019年,美国洛杉矶,贾跃亭主动申请个人破产!

他把破产玩成了资产重组秀,他亲手把自己近30亿美元的债务打包送进一个债权人信托,换来了“相当于法拉第未来16%的股权”。

债主变股东,法律意义上,这些债主再也不能索要现金,只能一起当股东等分红。

甚至在未来还股东股权时,贾跃亭还能从中抽成5%作为“服务费”。

这不是耍赖,这是他为自己量身定制的“合法脱身”流程。

很多债主居然选择了相信他的“二次腾飞”,不愿意清算退出。

从债务人,变身故事主角,他用这样的战术再一次倒立走钢丝。

2021年后,贾跃亭转身把法拉第未来推上美股SPAC上市平台,原本臭名昭著的名字转成为“中美资本合作标杆”。

融资额超50亿美元,项目交付一共才37辆车,做到了车还没造出来,钱倒是圈了够多。

2018年,许家印砸20亿美元投FF,美其名曰合作,实则被分拆架空。

2023-2024年,中东资本跟风两轮投资,金额超2亿美元。

2025年7月,法拉第又拿下1.05亿美元新融资,累计全球圈钱破50亿美金。

对贾跃亭来说,车能量产是加分项,不是必要项。他真正的KPI,是“故事是否能吸引资本持续下注”。

2024年之后,贾跃亭顺势提了一个“战略升级”,中国技术 + 美国研发 + 中东资本。

这可不只是换了个名头,是个彻头彻尾的新叙事策略。

他早已不把国内股东当基本盘。他真正要忽悠的,是不会细查财报、但钱多任性的中东金主。

而法拉第未来,不是车企,而是一个以造车为名义的全球型资本故事载体。

2025年4月,贾跃亭搞了个“股东股民还债计划”,承诺“法拉第市值达到160亿美元后,会从股权激励中拿出50%用于还旧债”。

计划提出来那天,法拉第的市值只有1亿美元,相差整整160倍。这就是“你不能说我没还债意愿,但我就是永远实现不了”的“版本声明”。

贾跃亭未来能否“破产归来”?要车量产不靠谱,要融资续命很靠谱。

比起真的造出爆款,他更擅长的是包装新概念,撬动海外资本,特别是那些不熟悉中国市场规则的富资财团。

他的“全球战略叙事”会继续升级,可能还会朝人工智能、可持续能源、Web3之类方向发展。

贾跃亭本身,已经成了一个叙事型的金融IP。只要这IP能继续讲故事、套现权益,没人会“强制叫停”,因为太多人希望这个故事成真,包括他的股东、投资人、甚至一些外资机构。

贾跃亭的故事,其实提供的不只是警示。

站在国家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商业环境不缺想象力,更不缺技术,但我们在合法边界、监管何为、资本约束上,始终在寻找平衡点。

贾跃亭的问题不是“敢于做梦”,而是他让梦变成了工具,而非目标。

我们当然希望中国出乔布斯、马斯克。但前提是他的“梦想”,得建立在真实的交付和不割韭菜的诚意。

一场虚幻的融资盛宴,永远替代不了一辆靠谱的车。

来源:黄氏说医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