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学大师陈寅恪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那么,宋学究竟在哪里?个人认为,宋学的传承与发展,与开封附近的睢县有着极为深厚的渊源。
文||汴河农夫
国学大师陈寅恪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那么,宋学究竟在哪里?个人认为,宋学的传承与发展,与开封附近的睢县有着极为深厚的渊源。
(一)睢县与“宋”之渊源
历史上,睢县位于梁宋之间,是开封、商丘之间的重镇。春秋时期,春秋五霸之一的宋襄公在此筑台望母,因而被后世称为“仁孝之君”。在后来的泓水之战中,宋襄公因讲“仁义”,被楚军所伤,最终葬于此地,此地也因此被称为“襄陵”。宋襄公虽在历史上备受争议,但他无疑是“仁义”的化身,更是“重厚多君子”的宋国文化的重要体现。
以这里为中心,老子、庄子、孔子和墨子等名人相继涌现,他们虽然并非直接诞生于襄陵,但这一地区所蕴含的文化氛围和思想土壤,无疑为这些伟大思想家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根基。
战国时期,襄陵被魏国占领,成为大梁(今开封)东部的重镇。在著名的“围魏救赵”之战中,齐国围困的正是“襄陵”,这一事件也使得襄陵在军事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北宋时期,襄邑(今睢县)位于东京开封府、南京应天府(今商丘)之间,其地位不断抬升。到了宋末,襄邑升为拱州,成为拱卫东京汴梁的重要屏障,被称为“东辅”,并驻有保庆军节度使等禁军。此后,睢州时而独立,时而归开封、商丘管辖,与宋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宋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
(二)睢县的许多家族可追溯到北宋
众所周知,开封城是著名的“城摞城”,历经多次变迁,许多家族都是后来迁入的。而位于开封附近的睢县,却是开封城居民的重要外迁地之一,保留了不少北宋以来的大家族。这些家族在当地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传承,成为宋学传承的重要载体。
例如,睢县的张氏家族,出了父子状元张去华和张师德;许氏家族,出了祖孙状元许安世和许克昌;还有附近的宋氏家族,出了兄弟状元宋庠和宋祁。这些家族在科举考试中屡获佳绩,成为当地的名门望族,他们在文化传承和学术研究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力,直到今天仍有后代居住于此。值得一提的是,这里还有元代迁来的赵匡胤的后裔,直至明清时期仍显赫一时。这些家族较多地保留了宋风宋韵,成为宋学传承的重要力量。
此外,睢县还有元代的兄弟三翰林,清代的祖孙三代翰林,明清时期出现了父子进士12对、兄弟进士5对,形成了“汤、王、袁、蒋”四大家族。这些家族在当地传承着良好的民风,注重教育和文化传承,成为宋学在睢县的重要传承者。
(三)睢县传承着“活态的宋学”
理学可谓“宋兴伊洛,元大苏门,明清衍于睢水”。位于开封附近的睢县,是理学的最后传承之地,其影响直至今天。理学作为宋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睢县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
以睢州为中心,明清时期出现了许多大儒,如王廷相、鲁邦彦、吕坤、杨东明、汤斌、田兰芳、张伯行和窦克勤等。他们在当时朝野影响很大,是理学的最后坚守者。这些大儒在学术研究、文化传播和人才培养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使睢县成为理学传承的重要地区。
直至清末,黄舒昺仍在睢县讲学,培养了大批影响清末民初的学者。他们在学术上继承了理学的传统,同时又结合时代特点进行了创新和发展,使理学在睢县得到了“活态”的传承。在睢县的民风民俗中,宋学依然有着强大的影响力,成为当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在锦襄书院举办《宋学尽在睢——千年中州“理学”文化展览》
明代,在睢州锦襄书院有二程祠,清代睢阳洛学书院有洛贤祠,这些书院都是展示理学的重要场所。如今,可以在锦襄书院举办《宋学尽在睢——千年中州“理学”文化展览》,通过展览的形式,将宋初三先生、北宋五子、元中州六君子、清中州十先生等人物的思想和事迹展示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宋学的内涵和价值。
展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呈现,如实物展示、文献资料、图片、多媒体等,全方位地展示宋学的发展历程和在睢县的传承情况。通过这样的展览,可以增强人们对宋学的认识和了解,传承和弘扬宋学文化。
(二)在民风民俗中展现宋学
宋学在睢县的民风民俗中依然有着强大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体现在当地的礼仪、习俗、价值观等方面,成为当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当地的尊师重教、重视家族传承等传统观念,都与宋学的传承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睢县,许多家族仍然保留着传统的家规家训,这些家规家训中蕴含着宋学的思想和价值观。通过传承和弘扬这些家规家训,可以更好地传承宋学文化。此外,当地的礼仪习俗,如婚礼、葬礼、祭祀等,也都有着严格的规范和程序,这些规范和程序中也体现了宋学的思想。
(三)在文化遗产中展现宋学
睢县的许多文化遗产与宋学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文化遗产不仅承载着宋学的文化内涵,也是宋学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例如,一些古建筑、古遗址、古文献等,都承载着宋学的文化内涵。
在睢县,有许多古建筑和古遗址,如宋襄公筑台望母的遗址、明清时期的书院等。这些古建筑和古遗址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宋学传承的重要场所。通过对这些古建筑和古遗址的保护和研究,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宋学文化。
此外,睢县还有许多古文献,如明清时期的家谱、族谱等,这些古文献中记录了许多与宋学相关的内容。通过对这些古文献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宋学在睢县的传承和发展情况。
宋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道德修养、社会责任感和对国家的忠诚。宋学的内涵和价值不仅体现在学术研究方面,还体现在社会实践中。睢县作为宋学的重要传承地之一,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通过举办文化展览、传承民风民俗和保护文化遗产等方式,可以更好地展现宋学在睢县的传承和发展情况,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宋学,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来源:汴河农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