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没人知道他俩二十年没见了,也没人想到,一个唱到“朋友一生一起走”,一个在台下偷偷抹眼泪。
周华健在昆明唱《朋友》时,台下于荣光哭得像孩子。
不是那种演出来的感动,是真哭了。
嗓子哑了,眼眶红了,手还在跟着节奏拍。
没人知道他俩二十年没见了,也没人想到,一个唱到“朋友一生一起走”,一个在台下偷偷抹眼泪。
那晚的演唱会,昆明的海拔让周华健把《花心》降了半调,怕气不够。
全息投影里,他穿着90年代的格子衬衫,像从录像带里走出来的少年。
台下有人喊“华健哥,你还记得《超级计划》吗?
”他笑着点头,没提那部电影,但没人知道,他包里还揣着当年的原声带磁带。
庆功宴在一家小馆子,松茸酒喝了一壶又一壶。
于荣光没讲他新拍的《版纳风云》,也没提自己在昆明开了影视基地。
他只说:“你当年唱《的确比他好》那会儿,我还在练基本功,一天吊三次嗓子。
”周华健回他:“你练京剧,我练游泳,咱俩都靠老本行活着,没靠滤镜。
”
没人提年龄。
但谁都知道,一个59岁,一个63岁。
可他们笑起来,还是当年那个在央视中秋晚会合唱《明天我要嫁给你》的两个愣头青。
视频传开后,五百万播放。
评论区炸了。
有人说“这才是真友谊”,有人说“现在明星聚餐都带团队,他们连助理都没带”。
有人翻出1993年的旧照,两人站在片场,一个叼着烟,一个抱着吉他,背景是昆明的云。
没人问他们为什么能这么铁。
但答案其实藏在细节里——周华健送了于荣光一盒台湾凤梨酥,说“你老婆爱吃这个”;于荣光回赠了一套云南普洱茶,说“你每天早上喝一口,比吃保健品强”。
娱乐圈不缺饭局,缺的是二十年不联系,一见面还能接上话的人。
他们没发朋友圈,没直播,没营销。
就坐在小饭馆里,筷子沾着辣椒油,聊着谁家孩子考了大学,谁家老父亲住院了,谁的腰又疼了。
这年头,能一起喝酒的人不少,能一起沉默的人,太少。
他们不谈情怀,也不喊兄弟。
可你一看就知道,那种“你懂我,我不用说”的默契,早就刻进骨头里了。
有人问,为什么他们还能保持少年感?
不是因为没老,是因为他们没把对方,当成“资源”或“人脉”。
他们只是,把对方,当成了自己的一部分。
热搜上#周华健于荣光少年感#挂了三天。
评论区最火的一条是:“我们这一代人,年轻时以为友谊是轰轰烈烈,老了才发现,是有人记得你爱吃啥,哪怕你三十年没开口。
”
他们没说再见。
下次见面,可能又是三年后。
但没关系,只要一开口,还是当年那句:“来,喝一口。
”
来源:名娱食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