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用心!葫芦岛做的这些事藏不住了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9 16:44 1

摘要:今年以来,葫芦岛市创新打造“暖在滨城”特色社会服务品牌,切实解决新就业群体急难愁盼问题,积极引导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目前已吸纳729名快递员、网约配送员担任社区“兼职网格员”,成为城市基层治理的“生力军”。同时,日夜奔波的他们,也感受着城市带给他们的浓浓暖

核心提示

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外卖骑手……新就业群体每日穿梭于大街小巷,如毛细血管般渗透在城市肌理中。他们不仅是经济活力的晴雨表,更蕴藏着社会治理的巨大潜能。

今年以来,葫芦岛市创新打造“暖在滨城”特色社会服务品牌,切实解决新就业群体急难愁盼问题,积极引导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目前已吸纳729名快递员、网约配送员担任社区“兼职网格员”,成为城市基层治理的“生力军”。同时,日夜奔波的他们,也感受着城市带给他们的浓浓暖意。

葫芦岛市检验检测中心的“爱心驿站”全新升级,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休息、充电等贴心服务。记者 姜帆 摄

“点亮”基层治理微光

“文强路路口一个污水井盖丢了,这几天总下雨,赶紧找人装上吧。”10月14日,快递员田春峰在送件时,看到路边一口无盖井,随手用手机拍下照片,标明位置,发给龙港区玉皇街道翡翠社区党委书记韩影。

除了快递员,田春峰还有另外一个身份——社区“兼职网格员”。今年,葫芦岛市鼓励快递员和外卖配送员担任社区“兼职网格员”,参与平安创建、文明宣传、社区服务等基层治理工作,田春峰第一时间到他所负责送件的翡翠社区报了名。

在收派件的途中,看到设施损坏、飞线充电等隐患,田春峰都会随手拍下照片,反馈给社区,遇到不文明行为也会及时劝阻。田春峰说,能够参与到家园的建设中,让他感觉很自豪,特别有成就感。

目前,葫芦岛市已经有729名快递员、网约配送员像田春峰一样,担任社区“兼职网格员”,他们如同城市中的“移动探头”,通过“随手拍”“随时报”等形式参与异常情况预警、突发事件直报、消防安全整治等基层治理工作。截至目前,已发现反馈安全隐患、矛盾纠纷、公共设施损坏等问题线索125件,为推进基层治理贡献出“新”力量。

“现在社区有12名快递、外卖小哥兼职网格员,有了他们的帮忙,我们社区工作人员的压力小了许多,平时他们还会随手帮社区的老年居民做一些类似扔垃圾、提重物等暖心小事,居民们也很感激。”韩影说。

为了提升骑手们的热情和积极性,葫芦岛市推广建立“积分超市”激励机制,骑手们通过参与社会基层治理和志愿服务还能获得积分,用来兑换物品。“现在我的账户里已经有700多积分了,现在就能兑换不少生活用品,不过我准备攒着,等到了1200分兑换洗车券。”田春峰说。

葫芦岛市委社会工作部为新就业群体开展爱“新”体检活动。记者 姜帆 摄

暖“新”服务真暖心

快递员和外卖骑手在助力城市建设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城市带给他们的浓浓暖意。

10月8日下午,快递员王鹏在翡翠社区附近发现手机电量告急,想起就近的“爱心驿站”,他立即赶了过去。

这个驿站位于翡翠社区内,面积约40平方米,布置得温馨舒适,可提供临时休息、饮水就餐、免费充电等服务,是专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打造的补给站。

王鹏是这里的常客。“屋里有空调,天热时能进屋喝口水,凉快凉快,冬天还有微波炉能热饭,歇脚同时顺便给手机和车子充充电,前不久社区还摆放了沙发,更舒服了。”王鹏说。

今年以来,葫芦岛市委组织部、社会工作部等多部门协同联动,创新打造“暖在滨城”特色社会服务品牌。依托城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小区物业服务中心等综合服务设施,按照“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能喝水、累能歇脚、行可充电”的标准,为全市4003名外卖骑手和快递员升级打造了155个“暖在滨城”城市爱心驿站,免费提供歇脚饮水、设备充电、图书阅读、健康义诊、律师援助、社保咨询等12项服务项目。

“针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工作地点不固定、空闲时间碎片化等特点,我们多频次、多时段开展爱‘新’体检活动,目前已经惠及新就业群体300余人,新就业群体法律服务热线也已经开通,实时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葫芦岛市委社会工作部“两企三新”党建工作科科长马帅说。

同时,葫芦岛还以商业网点较为密集的连山区、龙港区为试点,在社区和物业小区设立地图指示板,协调物业规划外卖专用停车位,并按照行业标准为快递员配备小区快递收发专用车,有效解决了骑手“进小区难”“找楼难”等末端配送问题。

“服务很暖心,让我们奔波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田春峰说。

外卖小哥冒雨清理井箅上的杂物,避免道路积水,用行动助力城市建设。虞连昌 摄

葫芦里藏着的“辽超”秘密

眼下,第二届辽宁城市足球超级擂台赛(以下简称“辽超”)激战正酣。赛事热度席卷辽宁大地,成为百姓茶余饭后的热议话题。

10月25日,辽超擂台赛葫芦岛队与本溪队的比赛在本溪市开赛,历经90多分钟的激烈比拼,葫芦岛队0∶3客场不敌本溪队,最终获得本届辽超的第四名。

比赛的失利并未消散葫芦岛这座城市的昂扬斗志。赛后,葫芦岛队主教练张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的年轻球员在赛场上敢打敢拼,展现了葫芦岛人的风采,也超预期完成赛前八强的目标任务。”“我们不会气馁,更不会放弃,奋勇拼搏,来年再战。”葫芦岛队00后的球员们更是斗志昂扬。

竞技体育的魅力,在于永不言弃。

纵观本届辽超,葫芦岛队一直亮点频现,话题十足。早在去年小组赛失利后,葫芦岛队便启动了今年的备战计划。在球员征召环节,球队将目光锚定校园。如今在葫芦岛队34名球员中,21名来自辽宁财贸学院,00后在校学生扛起主力大旗。这支充满朝气的球队与葫芦岛这座辽宁最年轻城市的气质同频,他们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奔跑在绿茵场上,敢打敢拼、激情满格。小组赛脱颖而出,淘汰赛击败卫冕冠军沈阳队,以“黑马”之姿挺进四强……这群年轻小伙子将葫芦岛人的闯劲、拼劲和干劲,带到赛场中,不断送上惊喜。

虽然葫芦岛队已经提前结束了本届辽超之旅,但葫芦岛瞄准的从来不只是比赛场上的胜负。

赛事还未开始,葫芦岛市足球协会秘书长郭松北就带着葫芦岛干豆腐、黄豆酱、泳装等特产在沈阳摆摊,给各地球迷卷了10多斤干豆腐。葫芦岛市文旅局更是为球迷们准备了宁远古城、九门口长城、龙潭大峡谷等13个核心景区免费游的“文旅礼包”。在主场比赛时,干豆腐、花生、文创葫芦等城市特产在赛场周边被安排上,让观众看完球赛逛市集、品美食,顺带把葫芦岛的秋日风光“打包”带走;客队征战时球员们也不空手,把特产送出去,将客人引进来。待客的热情劲儿更是没的说,连兴城宁远古城的铁骑和石狮子都拉到场外迎客,一场辽超将城市美食、历史文化、旅游康养等元素紧密相连。

“体育赛事是推介城市形象的窗口,更是传播城市文化的载体。借赛事让葫芦岛‘北方黄金海岸,四季康养胜地’的名号越发响亮。”葫芦岛市文旅局副局长张传路的话中,透着对城市发展的期许。

这份期许,正转化为城市发展的行动。近年来,葫芦岛不断推进文体旅深度融合,通过举办各类大型体育赛事,实现“迎客入葫”。今年,全市已成功举办各类体育赛事76场。

今年的国庆中秋假期,葫芦岛拿到了文旅市场接待人次与收入同比增幅均超30%的成绩单。当景区停车场里从“辽A”到“辽P”齐聚扎堆,当高铁站候车室里游客们人手一个飘着海鲜味儿的小白箱……这时候,谁说得分的方式只能在赛场上。

“以赛为媒、以赛促游”,这才是葫芦里藏着的“秘密”。

“咱们跟着项目最先借光了”

渤海湾畔,葫芦岛兴城市徐大堡镇内,中核辽宁核电有限公司4台核电机组一字排开,2万余名建设者的身影在工地间穿梭,项目攻坚的“奋进曲”高亢响亮。这个总投资超千亿元的国家重点能源项目,不仅为辽宁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力,更化作一部“富民引擎”,让周边百姓在项目建设的热潮中共享发展红利,走出了一条企地共赢的新路。

建设中的徐大堡核电站。特约记者 田嘉 摄

既是能源保供的“大国重器”,亦是拉动地方发展的“经济引擎”。

这份红利,早在建设期就已悄然惠及百姓——上万名用工需求激活就业市场,务工者的吃住行更给徐大堡镇百姓带来了致富“商机”。

徐大堡镇方安村,这个昔日名不见经传的沿海小渔村,如今成了远近闻名的“明星村”。63岁的冯志成从未想过,自己的老房子能变成“摇钱树”。他把老屋改造成10间民宿,专门租给核电项目的外地工人,因需求旺盛,每间房月租金涨到300元至500元,一年单靠租房就能赚近4万元。“以前我这个年纪打工都没人要,现在坐在家里就有生意上门,‘躺着数钱’。”冯志成的笑容里满是知足。

村口开理发店的费霞,也是深有同感。核电项目开工前,她的小店生意冷清,务工人员涌来后,客流量翻了4倍,收入跟着水涨船高。更让她踏实的是,原本在外打工的丈夫,在核电施工队找了份月薪8000多元的稳定工作,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吃穿不愁还能攒下积蓄,现在的好日子都是核电项目给的。”费霞的话,道出了不少村民的心声。

方安村党支部书记冯青龙给记者算起核电项目带来的“民生账”:全村2000多人,1/4在核电工地务工;约80%的村民把自家房子改成农家乐或民宿;曾经在外打拼的村民回了村,有的务工,有的开饭馆,连村里的海鲜、农产品都成了“香饽饽”。“现在村民每月多赚2000元,根本不是难事。”冯青龙说。

然而这份加码的幸福,对于徐大堡镇来说,也曾是“甜蜜的负担”。“以前全镇常住人口不到1万人,一下子多了1.5万外来人口,水、电、道路这些基础设施,还有生活配套,都面临巨大挑战。”徐大堡镇党委书记周风雷回忆。

保障务工者生活,就是保障项目推进。按照葫芦岛和兴城两级党委、政府部署,徐大堡镇党委采取“包保+专班”模式,把服务核电的文章做细做实。他们新编制《徐大堡镇总体规划》,对市政道路、输水、供热、供电、燃气管网全面升级;推进城乡一体化供水和临时电供电工程,解决建设与民生用能用水需求;联合核电站建起污水处理厂,新建可容纳1500人就餐的中央厨房、千余台车辆的停车场;招商引进“核美佳园”“紫金苑”两个住宅开发项目,补齐居住短板。

服务项目的过程,也是拉动经济的过程。依托停车场等配套设施收入,方安村、台里村的村集体年收入已达30万元;随着施工企业扎堆进驻,镇本级年税收突破了千万元大关;核电项目周边,餐饮店、出租屋更是如雨后春笋。“想开民宿却不知怎样办手续,镇村工作人员手把手教,还组织培训规范经营,服务可贴心了。”餐馆经营者王凤的话,印证着当地营商环境的温度。

一条服务的线,将大项目与百姓的生活紧密相连,让产业与民生互促共进。“原以为建核电站这样的国家大项目和咱老百姓没关系,没想到咱们跟着项目最先借光了。”村民赵明明的感慨,成了项目惠民的生动注脚。

如今的徐大堡镇,项目建设有“速度”,群众生活有“温度”。“百姓对项目建设的支持度特别高。”周风雷告诉记者,当时紧邻核电的另一个大项目动工,150多户村民仅用40多天就完成了相关征地拆迁。

2027年,首批核电机组投产后,徐大堡核电的富民效应还将持续释放。当清洁能源点亮发展新图景,这里正用民生改善的扎实成效,书写着产业与民生互促共进的生动答卷。

“换位跑”

让兴城文旅“暖”出圈

今年的“十一”假期,兴城一跃成为热门打卡地,不仅多年不温不火的宁远古城里游人如织,觉华岛和邴家湾景区也频频出圈。据统计,2025年国庆假期,兴城市接待游客94.31万人次,同比增长20.03%;旅游收入5.48亿元,同比增长20.18%。

在游客数量增加的同时,旅游相关的投诉量却不增反减,比去年同期减少了近一半。一名沈阳游客说:“现在景区业态丰富了,活动也更精彩,但最打动我的是细节上的变化,每一项服务都暖在心坎上,兴城真是太懂我们旅游者了。”

兴城宁远古城夜景。特约记者 田嘉 摄

这份“懂游客”的默契,源于兴城市文旅局持续半年的“换位跑”活动。

坐拥“城、泉、山、海、岛”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古城的历史文化底蕴,兴城一直是热门旅游打卡目的地。然而,今天的游客已经不满足于走马观花式游览,而是更追求深度体验和情感共鸣。近些年,兴城市抢抓文旅融合机遇,推动旅游从观光向体验转型。在这个过程中,城市与游客之间不仅需要“情投”,更需要“意合”,如果不了解游客切实所需,难免会事倍功半,出现“剃头挑子一头热”的情况。

“了解游客真正想什么、要什么,最直观的办法就是成为游客。”兴城市文旅局局长杨丽莉说。

从今年5月起,兴城市文旅局变“被动应对”为“主动服务”,启动“换位跑”活动:30多名党员干部卸下工作身份,周末化身普通游客,到宁远古城、觉华岛、邴家湾等景区,从购票、入园、游览到餐饮、住宿、交通等旅游全环节进行沉浸式体验。

身份一换,视角一转,隐藏的服务短板随之浮现:景区游玩想找点当地特色美食,一些景区工作人员或是态度冷漠或是一问三不知;看到网上宣传而远道来海边赶海,却因为不知道当地的潮汐时间,导致空手而归;海边玩累了渴了,没地方休息和补给;邴家湾网红“微笑路”玩法单调,不尽兴;自驾游到景区周边没地方停车,人多时卫生间排长队;饭店海鲜标价不明常被宰,网上订民宿“照片”成“照骗”……

这些在体验中发现的问题,经过分类梳理,全部被列入整改清单。兴城市文旅局打出“内外联动”组合拳:对内以强化人员培训、创新宣传推广、升级公共设施、打造特色亮点、优化卫生管理等方式提升景区及服务硬实力;对外通过开展“兴城市旅游服务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建立健全跨部门联动机制,联合市场监管局、交通局、公安局、住建局、文旅集团等多部门“齐抓共管”,织密服务保障网。

“换位”不仅是查缺补漏,更是持续优化服务的过程。

国庆假期,一名外地游客因特殊情况改变行程未能到兴城旅游,想要退酒店房费,却因第三方平台标明了“预订不退”条款与酒店发生争执。兴城文旅局市场科科长高峰得知后,当即添加游客微信,先行垫付635元房费。“我们有‘先行赔付’机制,1000元以内的纠纷,现场处理,不用请示。”杨丽莉的话道出服务初心,“游客来兴城,就是想玩得舒服、玩得高兴。我们要做的,就是不能让任何一点不愉快,损害了游客对兴城的印象。”

全省首家综合性养老服务平台落成

日前,全省首家集展示、体验、评估、改造、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养老服务平台——葫芦岛市适老化服务馆,在连山区锦郊街道云禧社区正式落成,为本地老年人带来“家门口”的全方位养老服务新体验。

该服务馆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创新采用“一馆六中心”融合模式,将专业养老服务拆解为可触摸、可体验的实景场景。走进适老化居家体验中心,卫生间的防滑扶手与紧急呼叫按钮嵌入墙体,卧室的升降护理床可调节高度,展现出“无障碍居家”的真实模样;隔壁的产品展销中心里,百余种国内外适老精品整齐陈列,覆盖助行、护理、智慧监护等多个品类,老人可亲手试用挑选。在适老化评估中心,专业团队正为老人进行生理机能、心理状态及居住环境的综合测评,现场生成“一人一策”服务清单;改造中心内,设计图纸上标注着扶手安装位置、地面防滑处理等细节,施工团队可提供从方案设计到落地施工的一站式服务。健康管理中心搭建起“监测—评估—干预—追踪”闭环,工作人员现场演示如何通过智能设备记录血压、接收用药提醒;文化娱乐中心则打造适老化文娱空间,为老年人搭建社交互动、展示才华的平台。

目前,服务馆已进入试运营阶段,后续将根据老年人实际需求优化服务内容,切实提升本地养老服务的精准度与便捷性。

来源:大东北生活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