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转正请聚餐,同事点菜24800元,买单时领导说一句他火了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8 23:27 2

摘要:办公室里那种特有的,混杂着打印机墨粉、中央空调的陈腐气流和外卖咖啡渍味道的空气,好像瞬间被抽干了。

那封邮件弹出来的时候,整个世界都安静了。

办公室里那种特有的,混杂着打印机墨粉、中央空调的陈腐气流和外卖咖啡渍味道的空气,好像瞬间被抽干了。

我只能听见自己的心跳,一下,又一下,像个不知疲倦的鼓手,在我耳膜上疯狂地敲。

邮件标题很短,就五个字:转正通知书。

我盯着那几个像素点组成的宋体字,看了足足有三分钟,眼睛都看酸了,才敢用颤抖的手指,点开它。

白底黑字,红色的公司公章,像一团火,烙在我的视网膜上。

成了。

我成了。

喉咙里像是堵了一团滚烫的棉花,又干又涩,想喊,喊不出来。

我攥紧了拳头,指甲深深陷进掌心,用那点尖锐的疼痛,来确认这不是一场梦。

旁边的张姐用手肘轻轻碰了我一下,她画着精致眼线的眼睛瞟了一眼我的屏幕,嘴角勾起一个意味深长的笑。

“哟,小林,恭喜啊。”

她的声音不大,但在我被无限放大的听觉里,像一声惊雷。

瞬间,周围的同事都像被按下了某个开关,纷纷转过头来。

“真的假的?转正了?”

“可以啊小伙子,这下得请客了吧?”

“必须的,城南那家新开的海鲜姿造,听说不错。”

恭喜的话语像潮水一样涌来,裹挟着各种各样我无法分辨的情绪,有真诚的,有敷衍的,还有一些,藏在笑容背后,带着一丝丝不易察觉的审视和算计。

我僵硬地笑着,挨个点头,嘴里说着“谢谢,谢谢大家”,脑子里却乱成一锅粥。

请客。

这两个字像两座大山,轰隆一下就压在了我刚松弛下来的神经上。

我不是不知道这个规矩。

职场里的潜规则,新人转正,或者升职加薪,请大家吃顿饭,联络联络感情,是约定俗成的事。

可我……

我下意识地摸了摸口袋里的手机,屏幕没亮,但我脑子里已经清晰地浮现出了那个数字。

我银行卡里的全部余额。

一个四位数,第一位还是个“3”。

这笔钱,是我下个季度的房租,是我每天挤一个半小时地铁的交通费,是我午餐只能选择15块钱一份的盒饭的底气。

它是我在这个巨大、冰冷、吞噬一切的城市里,唯一能抓住的一点点安全感。

张姐看我面露难色,笑得更灿烂了。

她拍了拍我的肩膀,力道不轻,语气却格外亲切:“小林啊,别有压力,大家就是替你高兴。这顿饭是心意,咱们也不是那种占便宜的人,对吧?”

她环视一圈,大家立刻附和。

“对对对,张姐说得对。”

“心意到了就行。”

可我看着他们脸上那种“心领神会”的表情,心里那块石头,反而越吊越高。

下班的时候,我几乎是最后一个走的。

我把那封转正邮件又看了一遍,每一个字都看得仔仔细细。

然后,我打开手机银行,看着那个数字,深吸了一口气。

算了。

不就是一顿饭吗?

工作保住了,以后会好的。

钱没了可以再挣,人情世故要是做不到位,以后在公司里,恐怕寸步难行。

我这样安慰自己,心里却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揪着,一阵阵地发紧。

走出办公楼,外面下起了小雨。

不大,但很密,像一张网,把整个城市都笼罩在一种湿漉漉的、灰蒙蒙的情绪里。

我没带伞,就那么走在雨里。

冰凉的雨丝打在脸上,有点冷,但 strangely,让我混乱的大脑清醒了一点。

我掏出手机,在部门群里发了一条消息。

“各位前辈,为了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照顾,我转正了,想请大家吃个便饭。时间就定在明晚,地点大家定,我来安排。”

消息发出去,群里立刻热闹起来。

各种表情包和“小林大气”的吹捧,像不要钱一样刷了屏。

然后,张姐发了一个餐厅的定位链接。

“海天阁”。

我点开看了一眼,手一抖,手机差点掉在地上。

那是一家我只在美食公众号的软文里见过的餐厅。

人均消费那一栏,是一个我需要工作好几个月才能企及的数字。

我的心,瞬间沉到了谷底。

雨水顺着我的头发流下来,滑过脸颊,流进脖子里,冰凉刺骨。

我站在路灯下,看着手机屏幕上那个华丽的餐厅名字,感觉自己像个小丑。

一个刚刚以为自己抓住了命运的橄榄枝,却被现实一巴掌打醒的小丑。

群里,张姐还在@我。

“小林,这家怎么样?环境好,菜品也新鲜,离公司也不远,大家过去都方便。”

我能说什么?

我说太贵了,我请不起?

那我明天就会成为整个公司的笑柄。

一个连转正饭都请不起的穷酸实习生。

我的手指在屏幕上悬了很久,最后,还是艰难地打出了三个字。

“好,听您的。”

发出去的那一刻,我感觉身体里有什么东西,被瞬间抽空了。

第二天上班,我整个人都魂不守舍。

眼睛盯着电脑屏幕,但上面的代码一个都看不进去。

满脑子都是晚上那顿饭。

那张即将出现的,天文数字般的账单。

中午吃饭的时候,我破天荒地没有去吃楼下的盒饭,而是在便利店买了一个三明治。

我坐在公司的休息区,一口一口地啃着冰冷的面包,味同嚼蜡。

透过玻璃窗,我能看到楼下车水马龙。

这个城市那么大,那么繁华,为什么容纳我一个人的梦想,就这么难呢?

下午,李经理叫我进他办公室。

李经理是我们部门的总监,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平时话不多,总是穿着一身熨烫得笔挺的衬衫,戴着一副金丝眼镜,看起来很斯文,但眼神里总有一种能看透人心的锐利。

说实话,我有点怕他。

他很少笑,也很少表扬人,但我们部门的业绩,一直是全公司最好的。

我怀着忐忑的心情,敲门进去。

“经理,您找我?”

他正低头看一份文件,听到声音,抬起头,推了推眼镜。

“小林啊,坐。”

他指了指对面的椅子。

我拘谨地坐下,双手放在膝盖上,像个等待审判的小学生。

“转正邮件收到了吧?”他问。

“收到了,谢谢经理。”我赶紧说。

“嗯。”他点点头,把手里的文件合上,放到一边。

“这三个月,你的表现,我都看在眼里。很努力,也很有想法,是个好苗子。”

这是我第一次,从他嘴里听到这么直接的夸奖。

我的鼻子一酸,差点没绷住。

这三个月,我每天第一个到公司,最后一个走。

为了一个方案,我可以连续熬三个通宵。

坐地铁的时候,公交车上,我都在看专业相关的书籍和文章。

我做的这一切,就是为了能留下来。

为了能得到一句肯定。

现在,我得到了。

可我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

“但是……”李经理话锋一转,我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

“年轻人,光有能力还不够。”

他看着我,眼神很平静,但又像能穿透我的身体,看到我内心深处所有的不安和惶恐。

“职场,不只是做事,更是做人。”

“有时候,一些你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可能会决定你未来的路,能走多远。”

我不知道他是不是知道了什么,只能低着头,闷闷地说:“经理,我懂。”

他没有再多说,只是摆了摆手。

“去忙吧。晚上……好好表现。”

最后那四个字,他说的很轻,但我听得很清楚。

我走出他办公室的时候,感觉后背都湿透了。

他到底是什么意思?

是提醒我,晚上那顿饭要好好招待大家,别小气?

还是……他看出了我的窘迫,在暗示我什么?

我猜不透。

我只觉得,那顿饭,像一个巨大的黑洞,正在一步步把我吸进去。

晚上六点半,海天阁。

我提前半个小时就到了。

站在那金碧辉煌的大门口,看着穿着旗袍、身材高挑的迎宾小姐,我感觉自己跟这里格格不入。

我身上这套西装,是来面试前,花了五百块钱在批发市场买的。

穿在我身上,皱皱巴巴,像件借来的道具。

我深吸一口气,摸了摸口袋里那张薄薄的银行卡。

那里有我全部的家当。

今天,它们可能就要全部壮烈牺牲了。

同事们陆陆续-续地到了。

他们穿着光鲜亮丽,谈笑风生,仿佛是来参加一场盛大的派对。

而我,是那个负责买单的,卑微的主人。

张姐是最后一个到的,她一进包厢,就成了全场的焦点。

“哎呀,让大家久等了,路上有点堵车。”

她嘴上说着抱歉,脸上却没有丝毫歉意。

她把手里的名牌包包随手放在旁边的椅子上,然后很自然地坐在了主位旁边的位置。

那个位置,本来应该是李经理的。

但他今晚好像有事,提前在群里说了不来。

这让我心里最后一点侥幸,也破灭了。

人到齐了,服务员拿着一个iPad走进来,恭敬地问:“各位晚上好,请问现在可以点餐了吗?”

张姐拿过iPad,连菜单都没看,直接对服务员说:“你们这儿的招牌菜,都给我们上一遍。”

服务员愣了一下,职业性地提醒道:“女士,我们这边的招牌菜有阿拉斯加帝王蟹,澳洲龙虾,还有深海东星斑……”

张姐不耐烦地摆摆手:“知道了,都上。再开两瓶你们这儿最好的红酒。”

我的心,随着她说的每一个字,都在往下沉。

我仿佛能听见,我银行卡里的数字,正在发出凄厉的惨叫。

旁边一个刚来不久的同事,可能也觉得有点过分了,小声说:“张姐,是不是太多了?我们这么多人,也吃不完啊。”

张姐眼睛一瞪:“说什么呢?今天可是小林转正的好日子,必须得吃好喝好,是不是啊,小林?”

她把问题抛给了我。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都聚焦在我身上。

我能感觉到,那些目光里,有看好戏的,有幸灾乐祸的,也有那么一丝丝的同情。

我的脸颊火辣辣地烧着,像是被人狠狠地扇了一巴掌。

我能说什么?

我能说“不行,太贵了”吗?

我不能。

我只能扯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点点头:“对,张姐说得是,大家……吃好喝好。”

那顿饭,我不知道是怎么吃下去的。

或者说,我根本就没吃几口。

满桌子都是我连名字都叫不出来的山珍海味。

帝王蟹的腿比我的胳膊还粗,龙虾的壳红得像烙铁,还有各种各样的刺身,摆在晶莹剔透的冰块上,像一件件艺术品。

空气里弥漫着食物的香气,和昂贵红酒的醇香。

耳边是同事们推杯换盏的喧闹声,和张姐那格外刺耳的笑声。

他们聊着最新的八卦,聊着奢侈品的折扣,聊着下个季度的旅行计划。

那些话题,离我的世界,那么遥远。

我就像一个透明人,坐在角落里,默默地喝着杯子里的白开水。

水是温的,但喝到胃里,却感觉冰凉。

我的手一直放在口袋里,紧紧地攥着那张银行卡。

我甚至能感觉到它冰冷的轮廓,和上面凹凸不平的数字。

那是我一点一点攒下来的,是我在这个城市生存下去的盔甲。

现在,这身盔甲,马上就要被人扒下来,扔在地上,踩得粉碎。

我不敢去看那些菜,也不敢去听他们说话。

我只能低着头,盯着自己面前那只白色的瓷碗。

碗里倒映着头顶华丽的水晶灯,光怪陆离,像一个虚幻的梦。

我多希望,这真的是一场梦。

梦醒了,我还在我那个十几平米的出租屋里,窗外有阳光,我还能去楼下吃一碗热腾腾的加了两个鸡蛋的牛肉面。

可是,这不是梦。

胃里一阵阵地抽痛,不是因为饿,而是因为紧张和屈辱。

我感觉自己像一只被放在沸水里煮的青蛙。

水温在一点点升高,我知道危险,却无力跳出去。

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被这滚烫的,名为“人情世故”的热水,慢慢地煮熟,煮烂。

不知道过了多久,这场酷刑终于接近了尾声。

大家酒足饭饱,脸上都带着满足的红晕。

张姐打了个酒嗝,用牙签剔着牙,慢悠悠地对我说:“小林啊,去把单买了吧。”

她的语气,就像在吩咐一个服务员。

那一刻,所有的目光,又一次,像探照灯一样打在我身上。

我感觉自己的双腿,有千斤重。

我扶着桌子,慢慢地站起来,每一步,都像是踩在刀尖上。

走到包厢门口,我回头看了一眼。

他们都在看着我,脸上带着那种看戏的,玩味的笑容。

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了。

他们不是来吃饭的。

他们是来看我笑话的。

是来看我这个从底层拼命爬上来的穷小子,是如何被一顿饭打回原形,是如何在我最意气风发的时候,被他们轻而易举地踩在脚下。

我的心,像是被一只冰冷的手,狠狠地攥住了。

疼得我几乎无法呼吸。

我走到前台,声音都在发抖。

“你好,我们……那个‘牡丹亭’包厢,买单。”

前台小姐姐脸上带着职业性的微笑,在电脑上操作了几下,然后抬起头,笑容更加甜美了。

“先生您好,你们包厢一共消费,两万四千八百元。”

两万四千八百。

24800。

这个数字,像一颗子弹,精准地击中了我的心脏。

虽然我早有预感,但当它真的从别人口中说出来的时候,我还是感觉一阵天旋地转。

我的大脑,一片空白。

我所有的骄傲,所有的努力,所有的梦想,在这一刻,都被这个数字,砸得粉碎。

我的手,抖得像秋风里的落叶。

我摸索着,想把口袋里的银行卡拿出来。

可是,那张卡,好像有千斤重,我怎么也掏不出来。

前台小姐姐看着我,脸上的微笑,慢慢地凝固了。

她可能也看出了我的窘迫,眼神里,多了一丝同情。

“先生,您是刷卡,还是扫码?”

我张了张嘴,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我的喉咙,像是被水泥堵住了。

屈辱。

前所未有的屈辱,像潮水一样,将我淹没。

我就像一个被扒光了衣服,扔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的小丑。

所有人都知道,我付不起。

就在我即将被这灭顶的绝望吞噬的时候,一个熟悉的声音,在我身后响了起来。

“刷我的卡吧。”

我猛地回头。

是李经理。

他不知道什么时候来的,就站在我身后。

他还是穿着那身笔挺的衬衫,戴着金丝眼镜,脸上没什么表情。

但他站在那里,就像一棵树,一棵能为我遮风挡雨的,沉默而坚定的树。

我的眼泪,再也忍不住了,刷地一下就流了下来。

我不知道那是委屈,是感激,还是劫后余生的庆幸。

我只知道,在那一刻,他是我唯一能抓住的浮木。

李经理没有看我,他从钱包里拿出一张卡,递给前台。

然后,他转过身,看着包厢的方向,声音不大,但足够让包厢里所有竖着耳朵听动静的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小林,恭喜你转正。”

“你今天请的客,是这桌上,前三个菜,和那瓶果汁。”

“剩下的,两万四千多,算是公司给各位资深员工的‘特殊团建福利’。”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锐利起来,像一把手术刀,精准地剖开了所有人的伪装。

“公司想看看,我们的老员工,是怎么‘言传身教’,来欢迎一位充满热情和梦想的新同事的。”

“现在看来,效果……很显著。”

“大家,都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课。”

“这笔钱,我会从部门的备用金里出。当然,这也会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记录在各位今年的年终绩效里。”

“考核的题目,就叫做——‘团队精神与职业道德’。”

他的话音落下,整个世界,都安静了。

前台小姐姐张大了嘴,忘了手里的动作。

包厢里,死一般的寂静。

我甚至能想象出,张姐他们脸上,那由红转白,再由白转青的精彩表情。

李经理说完,不再看他们,而是转过头,看着我。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包纸巾,抽出一张,递给我。

“把眼泪擦擦。”

他的声音,很平静,甚至有点严厉。

“男人,流血不流泪。”

“今天这事,不是你的错,你没必要觉得丢人。”

“该丢人的,不是你。”

我接过纸巾,胡乱地在脸上擦着。

眼泪却像断了线的珠子,怎么也止不住。

李经理付完款,拿回卡,签了字。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没有一丝拖沓。

他拍了拍我的肩膀。

“走吧,我送你回家。”

我跟在他身后,像个做错事的孩子。

走出餐厅大门,外面的雨,已经停了。

被雨水冲刷过的城市,空气格外清新。

一轮明月,挂在天上,清冷,但明亮。

李经理的车,就停在路边。

一辆很普通的国产车,车里收拾得很干净,有一股淡淡的柠檬香。

他发动车子,打开了音乐。

是一首很老的英文歌,舒缓,悠扬。

车子平稳地行驶在夜色里。

我们谁都没有说话。

我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街景,霓虹灯闪烁,像一个个破碎的梦。

我的心情,也像这过山车一样,从云端跌落,又被人从谷底捞了起来。

直到车子开到我住的小区楼下,李经理才熄了火。

他没有催我下车,而是从储物格里拿出一盒烟,抽出一根,点上。

他很少抽烟,至少,我没在公司见过。

他摇下车窗,吐出一口白色的烟雾。

烟雾在路灯下,袅袅地散开。

“小林。”他开口了,声音有些沙哑。

“嗯。”我应了一声。

“你知道,我为什么会把你留下来吗?”

我摇摇头。

“因为你身上,有股劲儿。”

他说。

“一股不服输的,傻乎乎的劲儿。”

“我刚毕业那会儿,也跟你一样。”

“从农村出来,兜里比脸还干净。找到第一份工作,转正了,也想着请同事吃饭。”

“那天,我揣着我全部的家当,八百块钱,去了他们定的饭店。”

“结果,一顿饭,吃了一千二。”

他的语气很平淡,像在说别人的故事。

但我能感觉到,那段记忆,对他来说,有多深刻。

“我当时,也跟你一样,傻站在前台,不知道该怎么办。”

“最后,是饭店的老板,看我可怜,给我抹了零头,还让我打了张欠条,分期还。”

“那四百块钱,我整整还了半年。”

“从那天起,我就发誓,我以后,绝不会让我的兵,受我当年受过的委屈。”

我的眼眶,又一次湿润了。

我从来不知道,看起不苟言笑,甚至有些不近人情的李经理,还有这样一段过去。

他弹了弹烟灰,继续说:

“职场是个小社会,什么人都有。”

“有真心帮你的人,也有巴不得你摔跟头的人。”

“你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喜欢你,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你自己。”

“守住你的底线,保住你的善良,然后,用你的能力,让那些看不起你的人,闭嘴。”

“今天这顿饭,两万四,不是让你白吃的。”

“这是公司给你交的学费,也是我个人,给你上的一课。”

“这一课,叫‘人心’。”

“以后,路还长,比这更难堪,更复杂的事情,还多着呢。”

“你要是连这点事都扛不住,那你趁早回老家,别在这儿浪费时间了。”

他的话,很重,像一块块石头,砸在我的心上。

但奇怪的是,我一点都不觉得难受。

反而觉得,心里那团堵了很久的郁气,被这些石头,砸开了,砸散了。

是啊。

这算什么呢?

不就是一顿饭吗?

不就是遇到了一群坏人吗?

我没做错任何事。

我凭自己的努力,留在了这个我向往的公司。

我靠自己的双手,在这个城市里,租下了一个能为我遮风挡雨的小房间。

我没偷没抢,没坑没骗。

我为什么要觉得丢人?

该丢人的,是他们。

是那些利用新人的善良和卑微,来满足自己那点可怜的虚荣心和优越感的人。

我抬起头,看着李经理。

路灯的光,透过车窗,照在他脸上,在他眼角的皱纹里,投下浅浅的阴影。

那副金丝眼镜后面,是一双疲惫,但清澈的眼睛。

我忽然觉得,他不是我的领导。

他更像一个长辈,一个兄长。

一个在我最狼狈,最无助的时候,向我伸出手,把我从泥潭里拉出来的人。

我用尽全身的力气,对他鞠了一躬。

“经理,谢谢您。”

“我明白了。”

他掐灭了烟,摆摆手。

“行了,别整这些虚的。”

“回去好好睡一觉,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记住,从明天起,你不再是实习生了。”

“你是我们部门的正式员工。”

“我希望看到的,是一个昂首挺胸,充满干劲的你。”

“而不是一个垂头丧气,被一顿饭打趴下的懦夫。”

“听明白了吗?”

“明白了!”

我大声回答,声音洪亮,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力量。

我下了车,站在路边,看着李经理的车,慢慢地汇入车流,直到消失在夜色里。

我掏出口袋里的钥匙,打开了单元楼的门。

楼道里的灯,是声控的。

我用力地跺了一下脚,灯亮了。

昏黄的光,照亮了脚下的路。

我一步一步,走得很稳。

回到我那个小小的出租屋,我打开了所有的灯。

房间不大,但很温馨。

所有的一切,都是我亲手布置的。

我走到窗边,推开窗户。

晚风吹进来,带着雨后青草的香气。

我看着窗外这个城市的万家灯火,第一次觉得,我也是这其中的一盏。

虽然微弱,但我在发光。

第二天,我起了个大早。

我把自己收拾得利利索索,穿上了那套虽然廉价,但洗得干干净净的西装。

我对着镜子,给自己挤出一个大大的微笑。

镜子里的人,眼睛还有点肿,但眼神,却亮得惊人。

我走进办公室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到齐了。

整个办公室,安静得有些诡异。

没有人说话,只有键盘敲击的声音。

我走到我的工位,坐下,打开电脑。

我能感觉到,四面八方投来的,复杂的目光。

有好奇,有探究,有同情,也有……躲闪。

特别是张姐他们几个。

他们今天,都出奇地安静。

连平时最爱在办公室里大声说笑的张姐,今天也像个哑巴一样,埋着头,不知道在干什么。

我没有理会他们。

我打开工作文档,开始处理昨天积压下来的任务。

我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跳跃。

思路,前所未有的清晰。

李经理说得对。

我要用我的能力,让那些看不起我的人,闭嘴。

上午十点,公司内网的OA系统,弹出一条全员通告。

是人事部发的。

标题是:《关于重申公司员工行为准则及职业道德规范的通知》。

通告里,洋洋洒洒写了很多。

但核心内容,只有一条。

严禁任何形式的职场霸凌,特别是针对新入职员工的恶意刁难和“潜规则”行为。

一经发现,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通告的最后,还附上了一个匿名的举报邮箱。

这条通告,像一颗重磅炸弹,在公司里炸开了锅。

几乎所有的工作群,都在讨论这件事。

大家都在猜测,是哪个部门,出了什么事,才会让公司发出这么严厉的通知。

我们部门,却是一片死寂。

我知道,这条通告,是李经理推动的。

他不仅保护了我,他还想从根源上,杜绝这种事情的再次发生。

他要保护的,不仅仅是我一个“小林”。

而是未来,所有可能进入这家公司的,“小林们”。

那一刻,我对他的敬佩,又多了一层。

这才是真正的领导者。

有能力,有担当,更有温度。

中午吃饭的时候,我照常去了楼下的快餐店。

点了一份15块钱的鱼香肉丝盖饭。

老板还多给我加了一个荷包蛋。

我坐在靠窗的位置,吃得很香。

阳光透过玻璃窗,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我忽然觉得,这碗平平无奇的盖饭,比昨天晚上那顿两万四的海鲜大餐,要好吃一万倍。

因为,这是我用自己的劳动换来的。

我吃得心安理得。

下午,张姐被叫进了李经理的办公室。

她进去的时候,脸色煞白。

出来的时候,眼睛是红的,像是哭过。

她回到座位上,一言不发地开始收拾东西。

没过多久,她就抱着一个纸箱,头也不回地走了。

没有人去送她,也没有人跟她告别。

她就像一颗被风吹落的尘埃,悄无声息地,消失在了这个她曾经作威作福的地方。

她走后,办公室的气氛,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剩下的那几个,昨天晚上在饭局上附和她的人,一整个下午,都坐立难安。

他们看我的眼神,充满了恐惧和不安。

好像我是一个手握生杀大权的判官。

但我什么都没做。

我甚至没有多看他们一眼。

因为,他们已经不配成为我的对手了。

我的战场,在别处。

在那些复杂的代码里,在那些烧脑的方案里,在那些为了一个目标,不断挑战自我极限的日日夜夜里。

从那天起,我在公司“火”了。

当然,不是那种网红式的火。

而是一种,很特别的“火”。

大家看我的眼神,都变了。

从最初的同情,变成了后来的敬佩。

他们不再把我当成一个需要被照顾的新人。

而是把我当成一个,值得尊重的,真正的同事。

他们会主动跟我讨论工作,会向我请教问题。

甚至,连别的部门的人,都知道了我们部门有一个“硬核新人”。

一个敢于向不公平的“潜规则”说不,并且得到了大老板力挺的新人。

我成了公司里的一个“传说”。

一个关于勇气和正义的传说。

我知道,这一切,都源于李经理。

是他,用他的智慧和担当,为我,也为这个公司,重塑了一种风气。

一种健康的,积极向善的风气。

一个月后,我发了转正后的第一笔工资。

拿到工资条的那天,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商场。

我给李经理,买了一支钢笔。

不是很贵,但那是我能承受的范围内,最好的。

我把钢笔用一个很精致的盒子装好,在他下班的时候,送给了他。

他一开始不肯收。

他说:“我帮你,不是为了你的感谢。”

我说:“经理,我知道。”

“这不是感谢,这是敬意。”

“我尊敬的,是您的人品,是您的格局。”

“这支笔,是我想向您学习的一个见证。”

“我希望,有一天,我也能成为像您一样的人。”

“一个有能力,去保护自己想保护的人的人。”

他看着我,看了很久。

最后,他收下了那支笔。

他拍了拍我的肩膀,什么都没说。

但我知道,他懂。

后来,我在这家公司,工作了很多年。

我从一个普通职员,做到了小组长,再到部门副经理。

最后,在李经理荣升副总裁之后,我接替了他的位置,成了新的部门总监。

这些年里,我见过很多人,也经历了很多事。

有顺境,也有逆境。

有鲜花掌声,也有明枪暗箭。

但我始终记得,在我职业生涯刚开始的时候,那个下着小雨的夜晚。

那顿两万四千八的饭。

和那个,在我最狼狈的时候,为我撑起一片天的男人。

他教给我的,不仅仅是工作技能。

更多的是,如何在这个复杂的,有时候甚至有些残酷的社会里,保持一颗正直,善良,而又坚韧的心。

每年,我们部门都会来很多新的实习生。

他们就像当年的我一样,带着梦想,带着忐忑,踏入这个陌生的职场。

每次有新人转正,我都会亲自请他们吃饭。

地点,就在公司楼下那家,很普通的家常菜馆。

我会告诉他们,这顿饭,是公司欢迎他们正式加入的礼物。

不需要他们回请,也不需要他们有任何心理负担。

我希望他们能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工作和成长上。

而不是耗费在那些,无意义的,所谓的人情世C故里。

我也会跟他们讲,我当年的那个故事。

每次讲完,我都会看到,他们年轻的眼睛里,闪烁着光。

那是一种,对未来的憧憬,和对正义的向往。

我知道,我当年的那顿“学费”,没有白交。

它像一颗种子,在我心里生根发芽。

现在,我正在努力地,把这颗种子,播撒到更多年轻人的心里。

我希望,他们未来的路,能比我当年,走得更顺遂,更光明。

前几天,我偶然在街上,又遇到了张姐。

她老了很多,也憔悴了很多。

穿着普通的衣服,提着一个超市的购物袋,行色匆匆。

她也看到了我。

我们四目相对,她下意识地低下了头,想躲开。

我却主动,朝她走了过去。

“张姐,好久不见。”

我微笑着,跟她打招呼。

她愣住了,抬头看着我,眼神里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有尴尬,有羞愧,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

“是……是小林啊。”她勉强地笑了笑,“不,现在应该叫林总了。”

“别这么说,叫我小林就行。”

我们简单地寒暄了几句。

我知道了,她离开公司后,工作一直不顺利。

换了好几家公司,都做不长。

现在,在一家小公司,做着最基层的文员工作。

临走的时候,她犹豫了很久,还是对我说了一句:

“小林,当年的事……对不起。”

我看着她,心里,早已没有了当年的怨恨。

只剩下,一点点,对人生的感慨。

“都过去了。”我说。

“人,总要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

“希望你,以后都好。”

说完,我转身离开。

我没有回头。

因为我知道,我们早已是两个世界的人。

我的世界,充满了阳光,和向上的力量。

而她的世界,还停留在那个,充满了算计和阴暗的,过去的泥潭里。

那天晚上,我又梦到了那顿饭。

梦里,我还是那个,站在前台,手足无措的年轻人。

但这一次,我没有害怕。

我看着账单上那个两万四千八的数字,笑了。

然后,我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张卡。

那张卡,不是银行卡。

那是一张,写着“勇气”和“尊严”的卡。

我把它,递给了我自己。

梦醒了。

窗外,天光大亮。

又是新的一天。

我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

还会有更多的挑战,在等着我。

但我,已经不再害怕了。

因为我的心里,永远住着那个,打不倒的,少年。

那个,曾经被一顿饭,差点压垮。

却又因为一句话,重新站起来的,少年。

他会一直提醒我。

勿忘初心,方得始终。

来源:闪现哭唧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