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监管机构Assoutenti的报告显示,滑雪通票涨了40%,阿尔卑斯山和多洛米蒂山脉这些地方尤其明显。协会主席加布里埃莱·梅卢索说得直白,这种涨法"完全不合理",普通人快滑不起雪了。
意大利消费者协会最近发了个警告,把今年冬天滑雪票涨价的事捅了出来。
监管机构Assoutenti的报告显示,滑雪通票涨了40%,阿尔卑斯山和多洛米蒂山脉这些地方尤其明显。协会主席加布里埃莱·梅卢索说得直白,这种涨法"完全不合理",普通人快滑不起雪了。
2026年米兰冬奥会还有几个月就开了,滑雪场这时候涨价,时机选得够精准。
多洛米蒂超级滑雪通票今年单日要86欧元,折合人民币差不多650块。这张票能去12个高端滑雪场,听起来挺划算,但跟2021年比,价格已经涨了一大截。
罗卡拉索的情况更特殊,TikTok上几个网红去那边拍了视频,播放量上去了,游客跟着涌过去,单日通票直接涨到60欧元。
季票价格更夸张。罗卡拉索成人季票755欧元,奥斯塔山谷地区1800欧元。装备租赁、酒店、餐饮全都跟着涨,一家人滑个雪,花销比以前多了不少。
意大利Facile网12月初发了份调查报告,里面提到2024年圣诞季整体消费都在涨。机票涨了15%到20%,火车票涨得更离谱,有些线路涨了300%。
12月20日从米兰去雷焦卡拉布里亚,火车票最高要345欧元。滑雪场的涨价只是整个旅游业涨价潮的一部分。
梅卢索质疑滑雪场给的理由。运营商说能源成本涨了,度假村维护费用增加了,高质量装备需求也上去了。
但梅卢索不买账,"意大利通胀已经控制住了,2022年推高成本的能源关税也恢复正常水平了。"他说这些理由站不住脚。
普通意大利家庭受影响最大。传统的"白色星期"是每年冬天的固定活动,一家人去雪山住一周,滑滑雪,放松一下。现在这个传统快保不住了。
Tecnè公司2月给意大利酒店经营者协会做了份报告,2025年第一季度有820万意大利人去雪山,其中590万人安排了滑雪假期。看起来人数还不少,但跟上一年比,减少了100万人。
减少的原因很明显,贵。朝日新闻10月底做过一个欧洲生活成本调查,提到意大利家庭在休闲娱乐方面的开支开始缩减。滑雪不是必需品,价格一涨,第一个被砍掉。
意大利滑雪市场原本有个优势,比瑞士、法国、奥地利便宜。欧洲滑雪场里,瑞士和法国的高端雪场最贵,奥地利和意大利相对便宜20%左右。
但现在意大利也在往上涨,这个优势正在消失。
度假租赁平台Holidu去年底发布了欧洲滑雪场价格排名,法国有些滑雪场单日票只要十几欧元,希腊的帕纳塞斯山19欧元,西班牙的内华达山脉也差不多。意大利86欧元的价格,已经接近瑞士的水平。
2026年米兰冬奥会定在2月6日到22日举行。国际奥委会11月在米兰开了世界媒体大会,介绍筹备情况。
组委会首席执行官安德烈亚·瓦尼尔说,雪上项目比赛场地都是有悠久历史的山地村庄,筹备过程中要保障核心服务,还得考虑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性。
但可持续性现在看起来有点讽刺。冬奥会筹备带来的基础设施投资,确实改善了滑雪场的硬件条件。博尔米奥和利维尼奥这两个举办地,场馆设施都升级了。
可这些升级的成本最后还是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滑雪场运营商有了借口,说维护升级后的设施需要更多资金,涨价理所当然。
意大利外交部长安东尼奥·塔亚尼今年1月向联合国提交提案,呼吁在冬奥会期间实施"全球停火"。他说要传递和平对话的信息,在奥运会期间停止战争。
这个提案听起来很理想主义,但对普通意大利人来说,眼前的问题更实际,100万人因为价格被挡在滑雪场外面。
华人街12月报道了意大利各大区滑雪场的通票价格情况。不同地区价格差异挺大,但整体趋势都是涨。一些小型滑雪场还能保持相对低的价格,但知名度高的地方基本都涨了。
滑雪场运营商有自己的算盘。冬奥会带来的关注度是难得的机会,全世界媒体都会盯着意大利的滑雪场。这时候不涨价,等着什么时候涨。
而且冬奥会结束后,这些场地的知名度会更高,价格就更好维持。消费者能怎么办,要么接受,要么不去。
意大利滑雪市场正在经历一轮洗牌。涨价把一部分人挡在外面,剩下的人承担更高的成本。2026年冬奥会会是个节点,之后的市场走向还得看。
好在欧洲其他国家还有相对便宜的选择,想滑雪的人总能找到地方。只是意大利那些传统滑雪胜地,可能真的要变成富人专属了。
来源:靳律法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