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援助桑给巴尔血吸虫病防治技术项目专家组(以下简称“专家组”)26日完成对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地区320个重点水体血吸虫病传病媒介水泡螺的系统调查,并成功绘制出桑给巴尔首张血吸虫病传播媒介分布图。
人民网内罗毕10月28日电 (记者黄炜鑫)达累斯萨拉姆消息:中国援助桑给巴尔血吸虫病防治技术项目专家组(以下简称“专家组”)26日完成对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地区320个重点水体血吸虫病传病媒介水泡螺的系统调查,并成功绘制出桑给巴尔首张血吸虫病传播媒介分布图。
中外方工作人员现场查螺。丁昕摄
据专家组介绍,血吸虫病是一种螺传重要热带病,是世界卫生组织要求全球重点控制的五大寄生虫病之一,长期威胁非洲民众健康、阻碍非洲社会经济发展。水泡螺是桑给巴尔血吸虫病的主要传病媒介,其广泛分布于沟渠、水塘、稻田等淡水环境中,是血吸虫病传播的不可缺失环节。准确掌握宿主螺分布、密度和血吸虫感染性,是评估血吸虫病传播风险、制定防控措施的前提和基础。
为获取科学、精准、可比的螺情数据,专家组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15分钟挑取法开展水泡螺分布及水体感染性调查,并同步记录水体类型、深度、植被状况、水温及人类接触活动等信息,共采集并鉴定水泡螺样本4万余只,全面掌握了当地水泡螺分布、密度、生态特征及感染性。
中外方工作人员现场检获水泡螺。丁昕摄
在数据汇总与空间分析的基础上,专家组绘制出桑给巴尔首张血吸虫病传播媒介分布图,清晰呈现了该地区埃及血吸虫中间宿主水泡螺的地理分布格局和高风险区域。这为桑给巴尔今后血吸虫病监测、环境治理和健康教育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也为优化防控资源配置、实施精准干预措施奠定了数据基础。
“这是桑给巴尔历史上首次系统获取全地区螺类分布信息,标志着血吸虫病防控工作迈出了关键一步。”桑给巴尔卫生部被忽视的热带病项目办主任沙利·马克·阿米博士表示,中国专家组通过科学严谨的调查和数据分析,帮助桑方建立了螺情监测技术体系,为实现消除血吸虫病的公共卫生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来源:人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