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别人在朋友圈发效果图,他直接在门店墙上贴工地实拍——水泥没干透的墙面、工人蹲着量尺寸的背影、堆在角落还没拆封的瓷砖,连脚手架的锈迹都拍得清清楚楚。
老邓的店,没挂气球,也没喊“全城最低价”,但每天都有人排队等面谈。
不是他运气好,是他把装修这事儿,从“忽悠买卖”拉回了“手艺活儿”。
别人在朋友圈发效果图,他直接在门店墙上贴工地实拍——水泥没干透的墙面、工人蹲着量尺寸的背影、堆在角落还没拆封的瓷砖,连脚手架的锈迹都拍得清清楚楚。
没人说“我们多专业”,但你一看,心里就踏实了。
这年头,装修行业早就不靠“低价”活着了。
你降得再狠,客户最后还是怕翻车。
老邓不玩虚的,三开间的门店,二十万的广告牌,不是为了炫富,是把空间变成一个“装修说明书”。
VR看方案、材料检测区亮出甲醛数据、老师傅现场演示防水怎么做——客户不是来买服务的,是来验证“你到底靠不靠谱”的。
最狠的是他把匠人当人看。
以前装修公司招工,都是临时工,干完就走。
他倒好,跟苏州的职校签了协议,专门培养年轻人,还搞“匠人直播”。
那些头发花白的老师傅,拿着刮刀在镜头前一点点打磨墙面,不说话,就那么干。
弹幕里全是“这活儿有灵魂”“现在真少见”。
线上三成的单子,就这么来的。
没人提“颠覆行业”,但行业悄悄变了。
住建部新规一出,要求广告必须标注资质,大家才反应过来——老邓三年前就撤了那些飘在空中的气球,不是他保守,是他早就知道,靠噱头撑不了多久。
现在全苏州的装企都在学他,做透明装修、上诚信平台、用AI设计,可别人都在模仿形式,他早把内核刻进了骨子里:信任,不是靠广告词堆出来的,是靠一铲子水泥、一毫米的平整、一个敢让你进工地看细节的老板,慢慢攒出来的。
他注册资本从三百万涨到五百万,不是为了融资上市,是客户用签单投票的结果。
一个月二十八单,远超行业平均,不是因为促销力度大,是因为没人敢在他这儿玩猫腻——你敢偷工减料,他敢让你亲眼看着工人返工。
这不是营销升级,是价值观的回归。
当所有人都在比谁的套餐更便宜、谁的设计师更年轻、谁的直播间更热闹时,老邓安静地把门打开,让阳光照进装修的每一个角落。
他知道,真正决定一家装修公司的,从来不是广告牌有多大,而是你敢不敢让客户,看见你背后那群沉默干活的人。
来源:光明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