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红星新闻网(记者 夏思扬)10月29日报道10月28日,“文明温江·银龄生辉”——温江区“我们的节日·重阳”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正式启动。
红星新闻网(记者 夏思扬)10月29日报道 10月28日,“文明温江·银龄生辉”——温江区“我们的节日·重阳”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正式启动。
活动由温江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牵头主办,旨在全力推进建设成都银发经济核心区,既是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的基层实践,也是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与银发经济融合共进,持续擦亮“温江一家亲”品牌的重要举措。全区银龄志愿者代表和文明实践专管员齐聚一堂,共同见证温江“银发力量”的蓬勃绽放。
“桑榆未晚,为霞满天。”活动以《银发力量》专题片开场,展现了温江银龄志愿者扎根社区、服务邻里、传承文化、温暖城市的动人身影,生动诠释了“夕阳红”到“朝阳暖”的价值转型。
舞台上,区文化馆花舞艺术团与市民艺术培训学校带来的舞蹈串烧《花飞花舞》赢得阵阵掌声。一群平均年龄超过55岁的舞者,以轻盈的舞步跳出了“老有所乐”的活力风采,更展现了“老有所为”的自信底气。
作为成都银发经济建设核心区,温江始终将国家战略与民生需求紧密衔接,通过完善养老服务让银龄群体“安享晚年”,更搭建实践平台让其“贡献余热”。目前,全区9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中,银龄志愿者已成为政策宣讲、邻里互助、文化传承的“中坚力量”,他们用阅历与智慧为城市文明建设持续注入“银发动能”。
启动仪式上,10位来自不同领域的“银龄温心大使”成为焦点,分别代表着不同维度的银发价值实践。“中国好人”“全国三八红旗手”黄国蓉,以企业为载体搭建“爱心驿站”,带动2000余名下岗工人、农民工及残疾人就业,实现“公益+就业”双向赋能;柳城街道高琳从高原支教转战社区授艺,将水墨书画送进院落课堂;寿安镇杨素芳15年坚守“爱心妈妈”岗位,为困境儿童提供生活照料与心灵陪伴......他们每一位都是温江“银发力量”的生动缩影。
随着“1个区级中心+9个镇(街道)所+95个村(社区)站”的温江银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网络正式点亮,全区银龄服务阵地实现从“零散分布”到“体系覆盖”的升级。随后,“银龄温心大使”联合发出倡议,号召全区广大银龄人士立足专长,积极主动参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
“建设银发经济,不只是让咱们老年人享福,更要让咱们主动发光!我们有耐心、有经验、有时间,这就是最大的优势。”社区环保志愿服务队党支部书记张忠义在分享中表示。
温江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同步联动18个文明实践所(站),发布首批10个“银龄温心”特色项目,涵盖“杏林银光”为老服务、“恒爱暖心”互助养老、“银龄匠心 智汇海科”志愿服务等,既聚焦银龄群体需求,又结合镇街产业特色与文化资源,为银龄志愿者搭建“专业对口、就近服务”的实践舞台,让其成为弘扬核心价值观、传递文明新风尚、引领文明实践的践行者。
为推动文明实践可持续发展,现场还发布了“文明银行”温江银龄志愿者激励回馈专区。作为成都市文明办打造的文明实践激励载体,银龄志愿者通过“文明兴蓉”平台记录文明实践服务时长,并转化为积分,可兑换“温江造”特色产品。
温江区专门推出了“银龄专享”物品,从“服务记录”到“实物回馈”,文明善行既有“精神价值”,更具“民生温度”。针对部分银龄群体“不会用、用不好”小程序的问题,各文明实践站专管员现场提供“一对一”指导,确保激励机制覆盖全龄段。
活动现场还以“多元体验”让银龄价值可感可及。民乐合奏《鱼凫三叠》奏响温江千年文脉,合唱《梦开始的地方》唱出银龄群体参与城市发展的初心。此外,“银龄生辉·老有所为”主题市集设置六大功能区——黑池舞蹈节全国冠军李凡老师开展国标舞教学,文化部群文之星阿依林芳老师传授非遗莲箫技艺,智慧康养区提供适老设备体验,银龄达人区开设免费理发与维修服务等,民俗文化区展示竹编、宋锦、书画等技艺,市民通过“学技艺、享服务、逛市集”,直观感受“银龄有为”不是口号,而是融入日常的生动实践。
温江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广大银龄朋友是温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设者、亲历者、见证者,让大家从“城市发展受益者”转变为“文明建设参与者”,是本次行动的目标。从“单点服务”到“体系化推进”,从“兴趣参与”到“专业化服务”,本次活动既体现了对银龄群体的尊重关怀,也回应了其“实现自我价值”的精神需求。
据悉,温江区将进一步优化银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机制,推动服务从“常态化”向“专业化”升级,让每一位银龄朋友能在服务中实现价值,在参与中收获幸福,让“银龄有为”绘就温暖温江的“民生画卷”。
来源:爱看头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