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在刚刚,德国拜雅Beyerdynamic发布了全新监听耳机DT270Pro,这是一款发售价仅有899元的进阶价位作品。因为罕见的亲民定价,DT270Pro引起了耳机圈,不管是HIFI用户还是专业用户的共同关注。不论是在私域圈子还是微博、论坛,DT270Pro
就在刚刚,德国拜雅Beyerdynamic发布了全新监听耳机DT270Pro,这是一款发售价仅有899元的进阶价位作品。因为罕见的亲民定价,DT270Pro引起了耳机圈,不管是HIFI用户还是专业用户的共同关注。不论是在私域圈子还是微博、论坛,DT270Pro的讨论热度都高得惊人,这是多年未见的景象。作为首发用户,九段深度把玩这款拜雅全新监听耳机已有一个多月,今天我就从设计、亮点、使用体验及最终声音表现等方面,为大家带来深入的剖析。
拜雅DT270Pro的设计延续了经典DT240Pro的风格,随着DT240Pro的停产,DT270Pro自然成为拜雅Pro产品线中便携体验最佳的一款。这款全新监听耳机除金属头梁滑轨外,主体多采用ABS材质,耳罩部分为天鹅绒,采用压耳封闭式设计,单元支持大角度扭转,方便放入便携袋随身携带。
我个人非常欣赏的一个设计是DT270Pro的每个单元都设有接线口。这一设计在实际使用中极为便利:例如当调音台或Mac等音源位于听者左侧时,可将耳机线插入左侧单元,避免线材绕过身体的不便;需要时也可灵活地将线接入右侧单元。
不少小伙伴私信询问拜雅DT270Pro的佩戴感受,担心压耳式设计会导致长期佩戴时的夹耳感。首先,拜雅DT270Pro整机重量不足200克;其次,它的头梁与天鹅绒耳垫异常柔软且具备适当的支撑性。经过一个月的高强度使用,九段感觉它的佩戴压力与Sennheiser HD25相近,一两个小时的聆听后依然舒适、几乎无感。唯一的小问题是佩戴半天或更长时间后略有压头感,但这一感觉可通过调整滑轨长度来有效缓解。
拜雅DT270Pro虽然售价仅为899元,但随机附赠了体型袖珍的USB-C转3.5mm“解码耳放小尾巴”,这无形中进一步提升了这款监听耳机的性价比。这条“小尾巴”的声音调校相当契合拜雅Pro耳机的声音风格,除了适配DT270Pro外,九段尝试将手中的DT770Pro、DT770Pro X,甚至T5P与之搭配,都能获得非常契合的声响。虽然声音素质无法媲美独立解码耳放,但应对日常的室外环境监听与音乐欣赏已绰绰有余。
拜雅DT270Pro的随机配件配置也体现出老牌专业厂商的用心考量。除了上述的“USB-C小尾巴”,可拆卸的耳机线采用拜雅经典的“电话线”螺旋设计,使线材在正常收纳时长度很短,适合搭配日常桌面设备使用,同时也便于收纳。而当需要更长的线材时,这条耳机线可拉伸至相当可观的长度,满足各种专业场景的需求。此外,防水收纳袋也是标配,方便用户将DT270Pro安全地装入背包或挂在身旁。
首先,尽管拜雅DT270Pro采用压耳式设计,但其单元尺寸明显大于Sennheiser HD25这类常见的压耳式耳机,整个天鹅绒耳垫能够完整覆盖九段的耳朵。因此,这款耳机的隔音效果相当出色,即使在特别嘈杂的环境下,佩戴后也能很好地屏蔽周围噪声,同时保证内部声响的清晰与准确。在日常使用环境中,其隔音效果更是不在话下,能为用户提供明确的隔绝感,且向外漏音的情况非常轻微,几乎不可闻。
由于是封闭式设计,拜雅DT270Pro的声场表现自然不会特别开阔,但九段要明确告诉各位:这款耳机的声场并不狭小,基础声音框架的支撑足够扎实。现场音乐的舞台感与乐器的分离度都达到了拜雅Pro系列水准之上的表现,大家不必担心封闭式耳机常见的声场过小、乐器分离度与定位不佳的问题。
DT270PRO搭载的全新单元素质很高,凭印象九段认为其表现是在DT240Pro之上的。官方给出的频响范围为5~24000Hz,45Ω的阻抗与96dB声压级的组合,既保证了连接专业设备时的细节表现力,又能较好地兼容如今最常用的手机、平板等便携设备。
我通过iPhone直推,以及Accuphase DP750、dCS Bartok、GA10耳放驱动DT270Pro进行了高强度试听,可以明确感知这款耳机延续了拜雅最新一代监听耳机的中性准确风格。
令人惊喜的是,尽管采用相对小尺寸的压耳封闭设计,这款耳机的低频表现依然干净利落,量感适中且毫不拖沓。聆听Daft Punk的《Get Lucky》时,听者能清晰分辨出底鼓的力度和贝斯线的纹理,不会像许多千元价位耳机那样混作一团。当然,这种低音表现可能不会让习惯“动次打次”的用户感到惊艳,但对需要精确判断低频质量的录音师而言,却是不可或缺的。
中频表现我认为是DT270Pro最令人满意的部分。试听Norah Jones的《Don't Know Why》时,人声定位精准,细节丰富且层次分明,有着适度的厚度承托。无论是Podcast的人声录制,还是器乐的单独拾音,DT270Pro都能提供足够的细节且非常清晰,让听者能够察觉到音乐中的细微变化。歌者的唇齿音、气息变化都得以自然呈现,既不会过分突出也不会缺失。
高频延伸平滑自然,没有尖锐感或刻意提亮。在聆听Anne-Sophie Mutter演奏的《卡门幻想曲》时,小提琴的泛音和弓弦摩擦的细节都能得到适度展现,但绝不会刺耳。对于监听耳机而言,这种平滑的高频响应至关重要,它确保了长时间工作不会引起听觉疲劳。
简单谈谈随机附赠的USB-C小尾巴。我尝试将DT270Pro通过这根转接线直接连接手机、平板和笔记本电脑,声音表现总体稳定且令人满意。与市面上几百元的常见转接线容易出现的底噪、动态压缩等问题不同,拜雅的这款转接线提供了相当干净、没有明确染色的听感。虽然官方未公布这款转接线的具体芯片配置,但从九段的实际听感来看,其信噪比和动态范围都应达到了较高水准。对移动创作人而言,这条原厂声音风格匹配的转接线意义重大——无论在家中、咖啡厅还是旅途中,只需一副DT270Pro和一部移动设备,就能随时进行高质量的音频监听工作,无需额外携带音频接口或解码器。
拜雅DT270Pro的驱动难度相当友好,九段的Mac Studio耳机口就能将其驱动得风生水起。同时,经过众多台式、随身系统的搭配尝试,我发现这款耳机对前端音源素质的反馈灵敏,但对耳放推力的需求有限。因此,在素质越高、音色越美的音源下,DT270Pro的声音表现也会相应提升。如果您是音乐发烧友,想为DT270Pro搭配独立耳放,一部声音细腻华丽的胆机是不错的选择,而大推力的石机意义不大,因为这款耳机似乎并不怎么吃推力。
得益于相对自然细腻的声底,DT270Pro的音乐适用面广泛且没有过分挑剔,音色与好听与否更多取决于您的音源。当然,面对规模超大的音乐类型,DT270Pro还是会显得相对吃力。只要音乐场景不过分宽大复杂,即使是流行音乐等对中频厚度有要求的类型,DT270Pro也能较好驾驭。但不要指望这款监听耳机能提供暖糊贴脸的人声,它确实做不到。
作为DT240 Pro的后续机型,拜雅DT270 Pro在单元素质、封闭式结构的声学优化、佩戴舒适度、使用便利性与便携性等方面均有显著进步。伴随着市场竞争压力的增大,拜雅破天荒地将这款定位于个人监听用途的Pro新品售价下探至899元水平,无疑大幅提升了性价比。
如果你正在寻找一款用于个人音乐制作等专业用途或是用来欣赏音乐的头戴式耳机,同时又中意德国百年耳机品牌的声音风格,希望凭借其丰厚的技术积淀避开选购陷阱,那么拜雅DT270 Pro无疑是目前千元价位最值得入手的选择,也是各方面表现最为突出的监听耳机。在性价比与专业性的平衡木上,拜雅DT270Pro做到了相当优秀的演绎。它或许不是最华丽的耳机,但一定是千元内最值得信赖的那只“声音标尺”。
来源:曾经是九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