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京有个90后叫李沐,每天打开手机,微博全是明星那些事儿,小红书推的都是怎么装修,抖音刷来刷去全是猫狗视频,她也不是没试过换点别的内容,可平台越推越准,好像真知道她心里想啥,她朋友在陕西,同一条吵架视频,评论区俩样,一个说女权过头了,一个说男权压人,俩人看完都
北京有个90后叫李沐,每天打开手机,微博全是明星那些事儿,小红书推的都是怎么装修,抖音刷来刷去全是猫狗视频,她也不是没试过换点别的内容,可平台越推越准,好像真知道她心里想啥,她朋友在陕西,同一条吵架视频,评论区俩样,一个说女权过头了,一个说男权压人,俩人看完都觉得对方被带偏了,2025年初,朋友圈传开一条没根没据的谣言,说80后死亡率猛涨,没人去查真假,就因为听着吓人,转得停不下来。
这事其实早有人说过,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人投票判了死刑,柏拉图亲眼看着老师喝下毒酒,后来他跑去西西里想靠哲学改一改国王,结果没成功,还被人卖成了奴隶,他这才明白,光靠一个人没法改变一个社会,他回到雅典,开了个叫阿克德米的学校,门口写着不懂几何的人别进来,这不是故意摆谱,是想挑出真会动脑子的人。
我们现在刷的短视频、看的推送、点的标签,其实就跟柏拉图说的那个洞穴一样,火光投出的影子变成了算法推出来的东西,你看到的每条内容都是影子,能挣脱枷锁的是那些愿意换平台、去查资料、看不同说法的人,但大多数人不这么干,他们觉得你太较真了,你被带节奏了,反而笑话那些想弄清楚真相的人,2024年有调查说,六成以上的人觉得自己困在信息茧房里,越刷越偏,越看越信。
教育和爱情也让算法给变了样,知识付费平台卖“十五分钟读懂《理想国》”,听着是省事,可真没懂多少,柏拉图当年让学生先学十年数学、天文、音乐,才准碰哲学,他写的《会饮篇》说爱得从身体的美一步步走到灵魂的美,再走到永恒的美,这跟现在婚恋APP上按身高收入挑人,压根不是一回事,他不嫌肉体,可他不把爱当买卖。
柏拉图三次改革都失败了,他没去写鸡汤书,也没开直播带货,回雅典教书四十年,带了一群年轻人,教他们怎么怀疑,怎么提问,现在人说哲学热,就是买课、打卡、发朋友圈,他做的不一样,一点一点帮人重建思考的能力,不是让你背金句,是让你自己想明白问题。
电影《黑客帝国》里选红药丸还是蓝药丸,《肖申克的救赎》里安迪拿石头一点点凿墙,这些故事说的其实都是同一件事:你得先明白自己被关着,柏拉图没教你怎么逃,他只是让你别以为眼前看到的就是全部,很多人刷完视频觉得爽,爽完心里更空,算法给你想看的,不是你真需要的,你越顺着它,它就越把你困住。
李沐最近开始手动关掉推荐,搜关键词找原始新闻,加了几个立场不一样的公众号,她发现好多事根本不是非黑即白,评论区吵得厉害,其实是平台故意推对立的内容,她朋友还笑她又在折腾,但她觉得至少自己没被彻底困住,她不知道能不能完全跳出去,但她知道第一步是别再默认平台给的答案。
她现在偶尔还会刷到宠物视频,也会点开八卦热搜,但不再全信了,她开始想,这内容是谁推给她的,为啥推给她,有没有别的说法,她没变聪明,就是没那么随随便便跟着走了,算法还在跑,可她没再让它替自己挑看啥、信啥。
来源:洛阳王唠嗑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