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宣传丨外国语学院优秀校友“话招生·助就业”(十二)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9 14:47 1

摘要:作为深耕外语教育领域的重镇,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自建院以来始终锚定学术前沿,在教学建设、学科建设、学术研究等领域开拓创新,形成教学与科研协同共进的发展态势,培育了大批复合型外语精英与行业骨干。

招生宣传

东师外语对话优秀校友

“话招生·助就业”(十二)

作为深耕外语教育领域的重镇,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自建院以来始终锚定学术前沿,在教学建设、学科建设、学术研究等领域开拓创新,形成教学与科研协同共进的发展态势,培育了大批复合型外语精英与行业骨干

学院的跨越式发展,离不开广大校友的深情守望与鼎力支持。学院精心策划、组织、开展优秀校友“话招生·助就业”主题活动,为优秀校友与在校学生搭建沟通桥梁,进一步推动“招-培-就”一体化的高质量联动,优化外语人才培养的格局和模式,全面助推外语学科与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切实提升东师外语的办学成效与品牌影响力。

01 外国语学院

秉持“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教育哲思,学院重磅推出“启智润心”系列推文——旨在通过优秀校友的成长故事,充分发挥优秀校友在学生成长中的引领和榜样作用,持续激发师生群体追求卓越的精神内核,涵养锐意进取的治学品格,锤炼奋发图强的实干作风。

本期推文聚焦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优秀校友伉俪孙斯扬与陈施露,探寻二人在教育实践与专业领域深耕求索的成长路径。他们在各自赛道稳步前行——一位深耕言语治疗领域,为特殊群体点亮“发声”希望;一位扎根英语教育一线,为万千学子搭建语言桥梁。透过他们的职业轨迹与人生选择,既能窥见新时代青年锚定目标、笃行不怠的成长姿态,亦能触摸东师外语人“知行合一”的精神脉搏,感受那份深植于专业实践中的相互扶持与勇于求索的奋斗底色。

02 个人简介

孙斯扬是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2004级本科生、2009级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研究生。2008至2009年,他响应团中央号召,参与西部扶贫接力计划,以支教行动践行青年责任。2012年,他远赴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医学院深造,成功获取言语病理学医学硕士学位,成为中国大陆首位获得英国临床执照的言语治疗师。

回国后,孙斯扬始终深耕言语治疗领域,累计助力5000余名存在语言障碍、口吃、孤独症、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及社交困难的儿童与成年人开展康复治疗,用专业为特殊群体搭建“沟通桥梁”。十余年间,他还致力于行业人才培育,培训国内10000余名儿科医生、康复科医师、言语治疗师、特教老师及普校教师,协助多家公立医院与私立机构搭建并完善临床言语治疗团队,推动国内言语治疗行业规范化发展。

陈施露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师范专业,获学士学位,后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攻读TESOL硕士学位(辅修教师教育专业)。本科就读期间,她学业成绩优异,连续四年斩获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奖学金,综合成绩稳居年级首位;同时积极参与校园实践,担任国际学生交流协会副会长、就业形象大使等职务,全面锤炼综合能力。毕业后,她主动放弃保研资格,先深耕一线英语教学实践,积累丰富经验后再赴海外深造,以“实践-反思-提升”的路径夯实教育功底。

从业以来,陈施露的教育足迹遍布多领域:曾任浙江省温州中学英语教师、英国谢菲尔德孔子学院教师及翻译、“得到”APP英语启蒙指导师,现为独立教育从业者,深耕出国语言培训、英语考试指导与竞赛辅导、低龄段英语启蒙、教师培训及翻译服务等领域。作为家庭英语启蒙的践行者,她创立“双语小萌主”品牌(全平台同名),分享实用教育理念;学术成果方面,她参与编写《英语新高考写作微技能导学——读后续写与概要写作》等著作,翻译《培养双语儿童——全球双语家庭教育解密》《留学生与中国教育近代化》(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等作品,累计翻译字数超十万;专业资质上,她持有TESOL国际英语教师认证、全国外语翻译证书二级笔译证书、心理咨询师及学习困难咨询师资质,凭借专业能力帮助数千名学生突破学习障碍、实现成绩提升,赢得家长群体的广泛认可与赞誉。此外,她还以国际英语外语教师协会会员、英国全国英语外语教师协会会员的身份,持续参与国际教育交流,拓宽教育视野。

03 校友寄语

回望在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求学岁月,孙斯扬与陈施露感慨万千——这段旅程不仅是他们专业成长的起点,更塑造了他们的人生底色。二人结合自身经历,为学弟学妹们分享了关于成长与选择的思考,字里行间满是真诚与期许。

孙斯扬依托自身出色的资源整合能力,结合持续的探索与实践,最终沉淀并得出如下感悟:

01

珍惜平台资源,汲取成长力量

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老师们始终践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准则,不仅在教学科研上功底深厚,更以育人初心关注学生成长。学院培育的优秀学子群体,更构成了彼此激励、受益终身的成长共同体,这样的环境是青年成长的宝贵土壤。

02

敢于试错探索,突破自我边界

于我而言,跨专业申请言语治疗师方向,是一次“未知中的探索”——当时国内该领域参考先例极少,我亦不确定能否成功。但正是这次尝试,让我找到了终身热爱的事业。若学弟学妹对言语治疗领域感兴趣,欢迎直接与我联系,我愿为大家提供见习、实践机会,助力大家深入了解行业;更希望大家能保持探索欲,在试错中明确兴趣、锚定方向。

陈施露主要结合自身在坚守初心与职业选择中的亲身经历,分享了具有参考性的见解:

01

拓宽信息视野,理性做出选择

填报志愿或规划未来时,切勿局限于个人主观认知。多向有远见的老师、前辈咨询,主动打破信息壁垒,才能避免错失更契合自身潜力的方向,让选择更具科学性。

02

信赖平台实力,积蓄成长底气

东北师范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师资雄厚、资源完备;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更是以高录取分数线、高社会认可度赢得口碑。在这里,我们能遇见敬业杰出的师长、结识踏实勤勉的同窗,这些都为我们成长为骨干教师奠定了坚实基础。

03

信赖平台实力,积蓄成长底气

若真心热爱教育,教师会是一份值得坚守的职业——它需要“爱”的滋养,也能在师生互动中收获独特的价值感。但如果暂时未明确方向,也无需焦虑:时代在发展,新职业、新机遇不断涌现,不妨给自己试错的空间,在打磨能力的过程中,慢慢找到属于自己的赛道。

“我们的分享不是‘说教’,而是平等的交流与学习。”孙斯扬与陈施露坦言,当代青年掌握的信息更前沿、视角更敏锐,相信学弟学妹们定能走出比他们更精彩的人生。

从东师校园的并肩求知,到各自领域的深耕求索,孙斯扬与陈施露不仅是人生路上的伴侣,更是职业道路上的“同行者”——他们以“专业”为笔,书写着对事业的坚守;以“热爱”为墨,描绘着对生活的热忱;更以“相互扶持”的默契,诠释着新时代东师青年的奋斗模样。这份成长,离不开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知行合一”的精神浸润,更离不开师长们的悉心栽培与呵护。

岁月流转,薪火相传。孙斯扬与陈施露两位校友,是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育人成果的生动缩影——这里始终以深厚的学术底蕴、温暖的育人氛围,为学子们搭建成长的平台,培育出一批又一批扎根各行各业、践行责任担当的优秀外语人才。

在此,诚挚邀请广大学子报考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愿更多青年能在这里汲取知识、涵养品格,找到人生的方向;更祝愿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桃李芬芳满天下,续写育人华章;祝愿母校师长身体健康、工作顺遂,学子们学业有成、前程似锦,在时代的浪潮中,以青春之力奔赴山海,以专业之能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来源:大东北生活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