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乡差距,不仅仅体现在收入上,更体现在公共服务上。“十五五”推动的城乡融合,核心目标之一就是让农村居民也能享受到和城里人差不多的“服务包”,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那具体有哪些福利会“下乡”呢?
“十五五”城乡融合:农村居民将享受哪些均等化服务
城乡差距,不仅仅体现在收入上,更体现在公共服务上。“十五五”推动的城乡融合,核心目标之一就是让农村居民也能享受到和城里人差不多的“服务包”,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那具体有哪些福利会“下乡”呢?
第一,教育服务均等化。
农村娃也要“上好学”。这意味着:
· 改善乡镇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办学条件,该合并的合并,该加强的加强。
· 推动优秀校长、教师城乡轮岗交流,让农村孩子也能听到特级教师的课。
· 发展“互联网+教育”,通过线上课堂,把城里的优质教育资源同步到乡村学校。
第二,医疗服务均等化。
看病不用再往城里跑。
· 强化县域医共体建设。把县里的龙头医院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捆”在一起发展,人才、技术、资源下沉。小病在乡镇看,大病通过“绿色通道”直送县医院。
· 完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稳定新农合报销水平,防止因病返贫。
· 普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让村民拥有自己的“健康守门人”。
第三,养老服务均等化。
农村老龄化更严重,养老问题更突出。
· 在县城建设养老院,在乡镇建设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在村庄发展互助式养老(比如邻里互助点、幸福院)。
· 将医养结合服务网络延伸到农村。
第四,基础设施和服务均等化。
· 数字乡村:实现高速网络村村通,让农民也能直播带货、线上办事。
· 公共文化:村里的文化礼堂、农家书屋要真正用起来,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
· 环境卫生: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和垃圾污水处理,打造美丽乡村。
“十五五”的城乡融合,不是要把农村都变成城市,而是要让农村在保持其田园风光和乡土气息的同时,拥有不逊于城市的现代生活便利性。让“乡下人”不再是一种身份,而仅仅是一种居住选择。当教育、医疗、养老不再将人分为三六九等,人才、资金、技术才会真正愿意流向乡村,乡村振兴才算有了根基。
来源:仙居人指路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