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警大字提醒:护老安全莫松懈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9 14:18 1

摘要:“吃顿免费火锅,反倒搭进毕生积蓄!”近日,央视揭露的新型“养牛”理财诈骗案,让无数人脊背发凉。诈骗团伙用一顿饭、一句“年息50%”的承诺,就将数百名老人的养老钱席卷一空,而类似骗局已在多地爆发,涉案金额最高达5亿元。这场专门围猎老年人的“陷阱”,每个家庭都必须

央视紧急曝光!600老人被骗4200万,“免费火锅”竟是“杀猪盘”,这类骗局专盯老年人养老钱

“吃顿免费火锅,反倒搭进毕生积蓄!”近日,央视揭露的新型“养牛”理财诈骗案,让无数人脊背发凉。诈骗团伙用一顿饭、一句“年息50%”的承诺,就将数百名老人的养老钱席卷一空,而类似骗局已在多地爆发,涉案金额最高达5亿元。这场专门围猎老年人的“陷阱”,每个家庭都必须警惕!

骗局全程曝光:从“免费火锅”到卷款跑路,3步套牢老人

诈骗分子的套路堪称精准围猎,每一步都掐准了老年人的心理弱点,环环相扣让人防不胜防:

第一步:诱饵钓鱼,用小恩小惠拉近距离

团伙先通过社区传单、老年活动中心推销等方式,以“免费火锅”“鸡蛋大米免费领”为噱头,专门邀约60岁以上老人参与“养生饭局”。饭桌上不仅烟酒饮料管够,还安排专人陪聊,拉家常、忆往事,快速获取老人信任,甚至记下老人的家庭情况、存款数额等关键信息。更隐蔽的是,部分团伙还会通过快递投放“小礼品”,附上联系方式,再用“限时兑奖”话术制造紧迫感,一步步套取信任。

第二步:造梦画饼,用“养牛神话”洗脑

酒过三巡,“讲师”便粉墨登场,推销所谓的“云养牛”“实体养牛”投资项目:“您只需花1万元认养一头牛,公司负责饲养、销售,一年后保底分红5000元,还能免费领10斤牛肉!”为了让谎言更逼真,他们会播放伪造的牧场视频、展示虚假的养殖许可证,甚至组织老人前往“合作牧场”考察——实则是临时租来的农场,里面的牛都是从别处借来充数的 。上海一起案件中,骗子甚至伪造海外牧场直播画面,让投资人以为300万认养的600头牛正在国外茁壮成长,直到跑路才发现全是假画面。

第三步:收网跑路,到手的钱瞬间蒸发

起初,为稳住人心,团伙会按时发放小额“分红”,有些老人见“收益”兑现,便主动追加投资,甚至拉着亲友入局。待聚集到足够资金,公司便会突然关门,负责人失联,办公地人去楼空。浙江某案件中,600多名老人被骗4200万,有人刚把拆迁款投进去,转眼就成了废纸一张的“认养协议”。

3大骗术共性:记住这些,再甜的诱饵也别碰

这类针对老年人的理财诈骗看似花样翻新,实则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抓住3个核心特征,就能一眼识破:

- “免费福利”开道:凡是以“免费吃饭”“领鸡蛋”“抽大奖”等名义邀约老年人的活动,十有八九藏着陷阱。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小恩小惠背后往往是对养老钱的觊觎。

- “保本高息”画饼:无论是“养牛分红”“光伏返利”还是“虚拟货币”,只要承诺“稳赚不赔”“年息超过10%”,全是诈骗。要知道,正规理财都有风险提示,年化收益超过6%就需谨慎,50%的回报根本是天方夜谭。

- “虚假实体”造势:骗子总爱用“牧场”“工厂”“基地”等实体做幌子,甚至组织实地考察,但这些场所不是租来的就是伪造的。真正的投资项目不会靠“饭局推销”“熟人拉客”来募集资金。

网警紧急提醒:护好养老钱,关键做好这4点

公安部网安局明确提示,防范此类诈骗,需要老人和子女共同发力,筑牢安全防线:

1. “三不”原则记心间:不轻信陌生人的投资推荐,不点击陌生链接,不向陌生账户转账。遇到“中奖”“兑奖”等信息,先联系子女或社区工作人员核实。

2. 大额支出必商量:老人在进行5万元以上投资前,务必与子女沟通,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公司资质,或拨打12315、110核实项目真实性。

3. 警惕“温情陷阱”:对突然上门“认亲”的推销员、过度热情的“干儿子”“干女儿”保持警惕,他们的“关心”很可能是为了骗取信任。

4. 遇骗报警要及时:一旦发现被骗,立即携带合同、转账记录等证据报警,第一时间冻结对方账户,能最大程度提高追赃挽损成功率。浙江那起4200万的案件中,正是因为报警及时,老人们最终拿回了近九成损失。

“一顿免费火锅,骗走半生积蓄”,这样的悲剧不该再上演。养老钱是老人的“保命钱”,容不得半点闪失。请把这些提醒转给家里的老人,告诉他们:真正的安全感,不是高息回报带来的虚幻希望,而是守住本金、遇事多问的谨慎态度。如果身边有人遇到可疑情况,立刻拨打110报警——守护好养老钱,就是守护一个家庭的幸福。

来源:红中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