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朋友小敏曾讲过一个故事:有次她带着5岁的儿子去商场,一转身的功夫,儿子就不见了。她心急如焚,四处寻找,最后在保安室看到哭成泪人的儿子。她冲过去,没有责备,而是紧紧抱住孩子:“妈妈在这里,没事了。”等孩子平静下来,她才温和地告诉孩子:“以后一定要牵好妈妈的手。”
孩子是桨,妈妈是水
水面风平浪静,小船才能安稳向前;水波汹涌翻腾,小船难免颠簸摇晃。
每个孩子都像一艘试探着航行的小船,而妈妈的情绪,就是托起小船的水面。
情绪松弛的妈妈,是孩子一生安全感的来源,是孩子自信成长的底盘。
情绪松弛,是孩子安全感的外衣
朋友小敏曾讲过一个故事:有次她带着5岁的儿子去商场,一转身的功夫,儿子就不见了。她心急如焚,四处寻找,最后在保安室看到哭成泪人的儿子。她冲过去,没有责备,而是紧紧抱住孩子:“妈妈在这里,没事了。”等孩子平静下来,她才温和地告诉孩子:“以后一定要牵好妈妈的手。”
试想一下,如果当时小敏情绪失控,对着受惊的孩子大发雷霆,孩子会怎样?他可能会把“我让妈妈生气了”的愧疚感深深埋在心底。
孩子天生敏感,他们能精准地捕捉到妈妈的情绪变化。妈妈情绪稳定,孩子才敢在犯错后坦然告知,才敢在迷茫时寻求帮助,才敢在失败后继续尝试。
情绪松弛,给孩子自信成长的底气
一个情绪松弛的妈妈,就像温暖的容器,能够接纳和消化孩子的各种情绪——喜悦、愤怒、悲伤、恐惧。
当孩子的情绪被接纳,他们才会接纳真实的自己;当孩子的感受被理解,他们才会重视自己的价值。
心理学中有个概念叫“镜映”——孩子通过妈妈的眼睛看到自己。妈妈眼中是平静与接纳,孩子就看到一个可爱、有价值的自己;妈妈眼中是焦虑与责备,孩子就看到一个糟糕、不被喜欢的自己。
情绪松弛的妈妈,是孩子自信心的守护者。她们用平和的心态,为孩子营造自由生长的空间;用温柔的目光,照亮孩子前行的道路。
如何做到情绪松弛?
当然,妈妈不是神,也会有疲惫、烦躁的时刻。情绪松弛不等于没有情绪,而是能够觉察并调节自己的情绪。
1. 先照顾自己,再照顾孩子
就像飞机上的安全提示:先戴好自己的氧气面罩,再帮助他人。妈妈只有先照顾好自己的身心,才能为孩子提供稳定的支持。
2. 放下完美主义,接纳不完美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妈妈,也没有完美的孩子。接纳自己会发脾气,接纳孩子会犯错,生活才会更加轻松。
3. 建立支持系统
不要独自承担所有育儿责任,让家人一起参与,建立自己的支持网络。必要时,放心地把孩子交给可信的人,给自己放个假。
4. 练习正念,回到当下
情绪即将失控时,深呼吸,感受脚下的地面,观察自己的呼吸。这个简单的动作,能帮助我们从情绪的漩涡中回到当下。
妈妈的平和,是家的定海神针
妈妈的情绪状态,深深影响着家庭的氛围和孩子的性格底色。情绪松弛的妈妈,是家的定海神针,为孩子创造出一个能够自由呼吸、自然生长的环境。
在这个环境里,孩子不必担心妈妈的喜怒无常,不必为妈妈的情绪负责,只需专注地做自己,探索世界,发现自己。
如此,孩子才能建立起扎实的自信,无畏生活的风浪,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从今天起,让我们一起努力,做个情绪松弛的妈妈——温柔而坚定,平和而有力量。因为我们知道,这份松弛,是送给孩子最珍贵的礼物,是孩子自信一生的底盘。
来源:思想港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