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媒体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内容的创作者和传播者,发挥着推动跨文化交流的作用,逐渐成为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新型“润滑剂”。当下,许多中韩自媒体博主运用短视频、图文等形式分享跨国经历和生活日常,成为两国民间交流的重要推动力,有助于促进中韩关系的回暖。
自媒体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内容的创作者和传播者,发挥着推动跨文化交流的作用,逐渐成为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新型“润滑剂”。当下,许多中韩自媒体博主运用短视频、图文等形式分享跨国经历和生活日常,成为两国民间交流的重要推动力,有助于促进中韩关系的回暖。
中韩博主都在关注什么
近几年来,在抖音、小红书、B站等社交媒体平台上,有许多华人自媒体博主分享在韩经历。这些博主的作品类型较为丰富,涉及留学感悟、中韩职场和生活态度对比、美食探店、跨国婚姻日常等。博主“BB大王”是一名在韩的中国留学生,她的视频大都涉及当下中国年轻人热议的“内卷”、“容貌焦虑”、MBTI(“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是一种人格类型理论模型)等主题,引起了韩国年轻网友的共鸣。她还经常为中国网友解读韩国一些社会现象的历史文化根源或底层逻辑。博主“kim老大”在中韩夫妇这一博主群体中热度较高,妻子通过拍摄与韩国婆婆共同制作美食、日常相处等视频,展现中韩跨国家庭生活不为人知的细节。值得指出的是,在韩华人自媒体博主通常具备中韩双语能力,这有助于减少语言障碍带来的文化误读印象。
不少韩国自媒体博主近几年入驻中国社交媒体平台制作有关中韩话题的短视频。在国家形象塑造和国际传播过程中,比起“自我叙述”,“他者”的叙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更加轻松地达到效果。这些韩国自媒体博主通过镜头分享他们看到的中国社会真实面貌,为韩国民众了解中国提供了更加直观且多元的视角,有助于减轻“文化折扣”现象。
韩国自媒体博主“男牙姐姐”讲述称,其从小喜欢中国电视剧,17岁开始学习中文,中国开发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对她学习中文很有帮助。博主“KONGNU”在作品中称对于中国的电子支付和外卖服务的便捷性印象最为深刻。自去年11月中国对韩国试行免签政策以来,赴华旅行成为韩国的热议话题。一位网名为“kellykorea”的韩国博主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她在中国旅行感受到的九大文化冲击,其中提到中国中老年人青睐广场舞、机器狗的使用以及酒店里送货机器人的普及等现象。随着来华旅行热潮的兴起,在自媒体的助推下,韩国民众对于中国的关注不再仅限于流行音乐、影视剧、美食文化,而是逐渐扩展到中国的城市建设、科技发展、生活状态等方面,对中国的了解也更加全面。
自媒体博主需要突破瓶颈
应该看到,自媒体博主的发展模式也存在不足,需要打破瓶颈,找到新的视角。例如,目前绝大部分中韩自媒体博主制作的促进两国之间相互认知的作品仍占比较少,创作内容同质化现象很明显,容易导致网友产生审美疲劳。此外,西方媒体长期以来对中国的抹黑也加重了韩国人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国际形势的剧烈变化给中韩关系的健康发展也带来挑战,互联网上民粹主义情绪容易被激化,引发两国网友之间的矛盾和误解。这些因素都会削弱人们对中韩民间文化交流的信心。
中韩自媒体博主凭借其双语能力和“素人”跨国视角优势,成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我们需要以此为契机,鼓励更多适合跨文化交流的作品创作,积极借鉴“网络意见领袖”的传播力量,促进两国民间交流。
来源:新时代中国外交思想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