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要设老幼专管委!照料老人娃娃+手机监督村务,太贴心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29 12:46 1

摘要:现在农村生活越来越好,但有两个问题一直让村民挂心:一是年轻人外出务工多,家里的老人没人照看、孩子缺乏陪伴;二是村务公开不及时,想监督却没门路。好消息来了,根据2026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修订《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里即将新增“老年人和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大家

现在农村生活越来越好,但有两个问题一直让村民挂心:一是年轻人外出务工多,家里的老人没人照看、孩子缺乏陪伴;二是村务公开不及时,想监督却没门路。好消息来了,根据2026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修订《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里即将新增“老年人和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大家俗称“老幼专管委”),一边专门照料老人和娃娃,一边还能用手机监督村务,实实在在解决村民的急难愁盼,今天就用大白话给大家讲透彻。

先说说为啥要设这个“老幼专管委”?现在农村的“一老一小”问题越来越突出,空巢老人没人陪、留守儿童缺关爱,很多年轻人在外打工,心里惦记家里却鞭长莫及。以前村里的事儿杂,村委会精力有限,对老人和孩子的关爱往往不够集中。这次新增专门的委员会,就是把“一老一小”服务当成重点工作来抓,有专人管、有专门制度保障,再也不是“顺带照料”,而是实打实的精准服务。而且随着乡村振兴推进,村务越来越繁杂,集体资产、惠民资金这些都和村民利益息息相关,需要更透明的监督方式,手机监督正好解决了“身在外地难监督”“想提意见没渠道”的问题。

先讲大家最关心的“老幼专管委”,到底能给老人和娃娃提供哪些实在服务?可不是摆个架子,而是有明确的职责和服务体系,覆盖生活照料、健康保障、精神关爱等方方面面:

对于村里的老人,尤其是空巢、高龄、失能老人,专管委会建立“一人一档”的台账,把每个老人的身体状况、生活需求、亲属联系方式都记清楚。平时会安排村两委成员、村民代表定期上门走访,每月至少两次,看看老人吃得好不好、家里有没有困难,遇到买药品、办手续这些麻烦事,还会帮忙跑腿。针对失能老人,会协调乡镇卫生院、敬老院提供上门助浴、康复保健等专业化服务,低保或五保户里的失能老人,还能享受政府购买的个性化上门服务。另外,还会利用村里的闲置场地打造养老服务小阵地,组织老人们一起聊天、下棋、做手工,解决孤独寂寞的问题,实现互助养老。

对于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孤儿这些孩子,专管委会会完善“监护+帮扶”体系,先和委托监护人签订责任确认书,明确监护责任。平时会有“爱心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结对帮扶,定期和孩子谈心,了解学习生活情况,弥补亲情缺失。寒暑假还会组织“周末课堂”“假日辅导班”,请村里的老师、返乡青年、志愿者教孩子们书法、音乐、画画,或者开展安全教育、防性侵教育,让孩子有人管、有人教、有人爱。同时会建立预警机制,一旦发现孩子有生活困难、心理问题或者受欺负的情况,会第一时间介入处理,必要时上报乡镇相关部门,给孩子筑牢安全保护网。

而且这个专管委不是孤军奋战,会联动乡镇的养老服务中心、卫生院、未保站等机构,形成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村里解决不了的问题,会逐级上报协调,确保老人和孩子的需求有人应、困难有人管。经费方面也有保障,除了财政支持,还会鼓励乡贤、爱心人士捐款设立关爱基金,同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入专业社工,让服务既贴心又专业。

接下来是另一个亮点:手机怎么监督村务?以前村务公开大多贴在村委会公告栏,在外打工的村民根本看不到,想了解集体资产收益、惠民资金发放情况,得专门打电话问,还不一定能问清楚。现在数字化监督让村务公开“搬”到了手机上,简单又方便:

村里会统一搭建村务公开数字平台,可能是一个小程序、一个公众号,或者是一个二维码,张贴在村委会、村小卖部这些显眼的地方,村民扫码就能进入。平台上的信息特别全,集体土地流转、宅基地审批、村集体收入支出、扶贫款、养老金这些惠民资金的发放明细,还有村里的工程项目进展、招投标情况,都会实时公开,而且能追溯、可查询,不会随便删除。

除了看信息,村民还能通过手机提意见、反映问题。比如觉得某项村务处理不公,或者想给村里的发展提建议,不用跑村委会,直接在平台上留言就行,专管人员会在规定时间内回复处理。对于在外打工的村民来说,这简直太方便了,不管身在外地哪个城市,打开手机就能知道村里的事儿,还能参与监督,真正实现“村民不出门,能知村务事;手指点一点,能提好建议”。

这里要说明的是,数字平台还考虑到了村里的老年人,会有大字版、语音播报功能,就算不会用智能手机,也能让家里年轻人帮忙读,或者让村干部代为查询,不会落下任何一个村民。同时数据安全有保障,不会泄露村民的个人隐私,所有监督留言都会依法依规处理,既保障村民的监督权,也规范监督行为。

很多村民可能会问,这个专管委的人从哪儿来?会不会不作为?放心,专管委的成员主要从村两委干部、村民代表、党员、退休教师、返乡青年里选拔,都是村里有威望、有爱心、负责任的人,不是随便指派的。而且有明确的考核机制,服务好不好、村务公开及不及时,会纳入村干部和相关人员的考核,村民的满意度是重要考核指标。如果发现不作为、慢作为的情况,村民可以通过数字平台或者直接向乡镇政府反映,会有专门的人来处理。

另外,这两项举措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配合、一起推进乡村治理。老幼专管委的工作情况、经费使用情况,都会通过数字平台公开,接受村民监督;村民通过监督发现的问题,也能帮助专管委改进服务。比如有村民反映某个老人没人上门走访,或者某项村务信息没公开,相关责任人会及时整改,形成“服务+监督”的闭环,让工作越做越细、越做越好。

给大家提几个实用建议,让这两项好政策真正发挥作用:

第一,主动配合信息登记。村里开展“一老一小”信息摸底时,大家要如实提供情况,尤其是家里有老人和孩子的,别嫌麻烦,信息登记越准确,后续服务越精准。

第二,学会用数字监督平台。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可以让村干部或者村里的年轻人帮忙指导,学会扫码查信息、留言提建议,别让好平台“睡大觉”。

第三,多提合理建议。政策刚实施可能有不完善的地方,大家有好的想法、觉得哪里需要改进,都可以通过正规渠道反映,一起把服务和监督做得更贴合村里的实际。

第四,支持专管委工作。专管委的成员都是义务或者兼职服务,大家要多理解、多配合,遇到他们开展工作时搭把手,形成互帮互助的氛围。

还要特别提醒,各地的具体实施细则可能会有差异,比如专管委的具体服务频次、数字平台的操作方式等,大家可以关注乡镇政府的通知,或者到村委会咨询,了解自己村里的具体安排。如果遇到问题,比如老人没得到应有照料、村务信息不公开,也可以拨打乡镇政府的服务电话反映,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这次村里新增老幼专管委、推行手机监督村务,是乡村治理的一大进步,也是实实在在的惠民举措。以前年轻人在外打工,最牵挂的就是家里的老人和孩子,现在有专人照料、有平台监督,心里能更踏实;村里的老人和孩子能得到更多关爱,日子过得更舒心;村务更透明了,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得到了保障,大家的凝聚力也会更强。

2026年1月1日新规就要正式施行,这些好政策不是喊口号,而是会一步步落到实处。希望大家多关注、多支持,把好消息分享给身边的亲友,尤其是在外打工的村民,让他们也放心。相信随着这些举措的推进,农村会变得更有人情味、更和谐、更有活力,老人安享晚年、孩子快乐成长,大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如果大家对专管委的服务内容、数字平台的使用还有不清楚的地方,或者有其他疑问,都可以去村委会咨询,或者关注当地政府的官方解读,让我们一起用好这些好政策,共建幸福家园。

来源:发不者88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