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以来,金价经历了一轮 “ 过山车 ” 行情 —— 从 3 5 0 0 美元 / 盎司 一路冲高至近 4 4 0 0 美 元,又突然在 10 月 22 日上演 4 年来最大单日暴跌,并在之后 短暂回调 后 再度 下跌,截至发稿跌破 3900 美元 。
9 月以来,金价经历了一轮 “ 过山车 ” 行情 —— 从 3 5 0 0 美元 / 盎司 一路冲高至近 4 4 0 0 美 元,又突然在 10 月 22 日上演 4 年来最大单日暴跌,并在之后 短暂回调 后 再度 下跌,截至发稿跌破 3900 美元 。
令人瞠目的高位震荡仍在继续。此刻,深圳水贝,这个中国最大的黄金交易市场陷入了猝不及防的沉默。黄金的任何风吹草动,改写的都是一群人的生计,尤其是在聚集了中国 70% 的加工黄金、超 7 万从业人员的水贝。
很多人认为,黄金暴涨,商家应该赚得盆满钵满。但是,近期,水贝屡传原料商资金链断裂、老板跑路的消息,一片人心惶惶。金价剧震如何改变了黄金交易,又如何改变了水贝? 10
月下旬,腾讯新闻《潜望》探访水贝,我们试图讲述商家亲历的财富游戏、看见的欲望与抉择。“ 黄金乱世 ” ,有投机者想翻江倒海;但更多的普通人,只想握紧机遇的浮木, 在 周期 里全身而退 。
1 0 月 2 2 日,黄金的价格一天内下跌了 30 元, “ 深圳水贝金诺 珠宝 ” 的 老板 翟姐,微信 已经 爆了。
这是 金价 四年来的最大跌幅。一些客户相信这是“倒车接人”,是上天给他们的最后一次上车机会;另一些人则心痛买早了,能不能退还差价;还有人再也拿不住了, 迫不及待 要 抛。
不过,问的人很多,交易的却很少。 到了 金价跳水第二日,翟姐的生意“突然就消失了”。
翟姐心里反倒不慌,她已经等待这个大跌太久了。金价在没有明显消息面的变化下回落,她判断,这会是年底前的低点,因此着急去银行周转资金多进些货。
在水贝,金价每变动 1% ,影响的就是一群人的命运。很多商家相信自己是激荡时代的浪潮儿,是一手现货一手期货的交易大亨,直到不讲理的金价给他们惊出冷汗。
而顾客则 永远 期待 从商家 处 得到 另一种答案:美联储会不会降息?黄金能不能跑赢特斯拉股票?
涨跌之间,一些熟悉的面孔就这样消失在了水贝,但一轮新的财富故事,也可能有了起点。
金价 越高 , 利润越薄
与大众认知不同的是, 金价变高了,水贝商家赚得并没有变多。
“一年账户上流水大几亿,但利润薄得像纸。”瑾晟珠宝的老板余芳这样形容如今的黄金生意。
水贝是余芳白手起家的福地。有时,她会怀念 2023 年她刚来水贝时的好日子。
那年她刚从医学院硕士毕业不久,卖掉重庆的一套房,加上家人资助的 50 万,和合伙人凑了三百多万, 2 个人在水贝租下了一个 3.5 米长的柜台。
那也是水贝的黄金时代。当时品牌金店的金价普遍超过每克 550 元,而水贝的价格要低上 100 多元。客户们掏钱爽快,几乎不砍价格。
3 年后,她手下有 10 个客服,店铺面积扩大到 120 平,但“赚得还不如 2023 年。”
变化从金价持续高企开始。
2008 年 3 月,国际金价是 1000 美元 / 盎司; 12 年后,金价破 2000 美元 / 盎司。又用了 5 年 ,金价才从 2000 美元 / 盎司走到了 3000 美元盎司。可是, 2025 年 10 月, 仅仅用了 7 个月,金价就从 3000 美元破了 4000 美元 / 盎司。
如此剧涨让一些投资者仅靠卖金就弥补了楼市亏空,但是对普通 人 来说, 买金 的 需求 被 按住了 。
世界黄金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 2025 年 二季度 中国市场金饰需求同比下降 20% ,这已经是中国市场自 2024 年以来连续第五个季度录得两位数降幅,需求量降到了 2020 年一季度疫情刚开始的时候。与此同时,投资需求上升,上半年金条与金币投资总量达到 239 吨,同比增长 26% ,成为自 2013 年以来表现最出色的上半年。
“前两年黄金便宜,买金的人都是无脑买;现在黄金价格涨了一倍,不少买首饰的就被劝退了,还在买金的人主要是害怕金价继续涨又没有其他的投资渠道,被迫挤入投资行列来。”余芳说。
讽刺的是,商家却加大投入不能停。
首先是得切一块蛋糕给上游。
作为“黄金界的华强北”,水贝也是类似于华强北的低利润、高周转的销售模式,商家作为中间商,其上游是从上海黄金交易所、料商和展厅配货,下游则主要通过线上线下渠道批发给全国金店、银行或零售给终端消费者。
黄金贵了,上游料商囤着料不愿意轻易出手,继而抬价,每克加价 5 元 - 十几元,就这样有时还得排队。
水贝售金按克重计,商家从上游拿料按的是国际金价,卖给下游卖的是“国际金价 + 加工费”,换句话说,商家赚的也就是一个加工费。如果是黄金首饰,每克加工费赚几块到几十块钱;如果是金条,每克赚一、二块钱也是有的。
在这种模式里 , 因为垫付资金,金价越是涨, 商家 垫付的钱反而越多 ; 金价高涨,商家的资金占用压力陡然就增大了
余芳说,九月初金价疯涨时,整个水贝都在回收黄金,“大家的现金都快被抽干了。”
市场瞬息万变,慢一步就意味着亏本。有时,商家到料商处排队拿货,哪怕到那时黄金是一个价格,排到时就可能是另一个价格了。金价一天能涨二三十元,如果卖出黄金后没有立刻补货,几分钟后价格上去,这单生意就等于白做,甚至还要倒贴。
与此同时,新的淘金者还在不断涌入。
“以前是一个饼 100 个人分,现在一个饼 200 个人分。”随着金价飙升和短视频平台的传播,水贝这个曾经依靠熟人引路的封闭市场,突然向所有人敞开了大门。
为了抢客户,价格战愈演愈烈。商家们借鉴互联网打法,推出“团购”模式——通过直播聚集订单,把原本二三十元一克的加工费压到十几块,甚至更低。
在余芳看来,团购正在毁掉整个生态。顾翎羽 / 摄
“消费者习惯了低价,就再也不愿意为正价买单了。”余芳并不认可团购,“这种牺牲利润换流量的玩法,正在毁掉整个生态。”
规模做大了,利润却薄了;市场变大了,机会却少了。这就是当下水贝的残酷现实。
刀口舔血,一地鸡毛
当金价在高位震荡,一地鸡毛开始无处遁形。
9 月以来,圈子里开始流传水贝料商“跑路潮”的消息,进入 10 月更是人心惶惶。 传言中 , 某位规模颇大的料商收了下游上百家商户的定金,随即人去楼空,留下数千万的窟窿。
多个商家告诉我,“跑路潮”的情况被严重夸大了。“哪有那么多跑路的?”一位在水贝多年的商家表示,“哪里都有人想走捷径。但大多数人还是本分做生意。”
“本分做生意”,这也是翟姐的信条;但是,在风大浪大的市场,并没有那么容易。
翟姐快 50 岁了,但在水贝还算一个新人。去年这个时候,她的身份还是新能源行业技术专家,咨询费按分钟计,审验过上亿规模投资项目。
她认为, 自己做个黄金小买卖比在新能源行业工作更有激情 。
这不是一时起意。在 2025 年决定入场之前,翟姐已经在水贝观察了近一年。每当看到有档口关门歇业,她总会向四周打听:老板去了哪里?又是怎么亏掉本钱的?
她认为 , 作为中老年人,跨行业转行,最重要的是先不亏,再稳赚钱 。 最终,她得出了一个结论——本分做生意 不一定能暴富,但是肯定能长久 ;那些真正血本无归的人,几乎都触碰了 人性 的 恶 。
对黄金这样的大额交易来说,使用杠杆可以用更少的资金控制更多的黄金。
举例来说,料商按 840 元每克接单,按行规可以先收定金,再延迟一段时间向下游交付黄金,如果金价未来下跌,料商就可以从中赚取差价。这是一种常见的杠杆。
但是,如果金价不跌反涨,一路升至 900 元 / 克。为向客户交货,料商不得不高价采购原料,再按原价交付,这导致每克亏损 60 元, 1000 克就要亏 6 万元。
这里的风险在于,一些料商根本没有料,只收很少的定金就敢大量接单,杠杆甚至可达十倍。
“这就叫刀口舔血。用十万的本钱,想做百万的生意。行情好时日进斗金,一旦看错方向,再大的家业也得搭进去。”
为控制风险,翟姐坚持现款现货,哪怕每克成本要高一两块钱。一公斤金料,就意味着多花一两千。
在她看来,这不是成本,是保险。
她不得不小心。从大涨到大跌,一个越来越明显的趋势是,金价剧烈的涨幅放大了人的风险偏好。
在水贝 , 很多 人 不满足于微薄的利润,开始动起其他的心思 , 原本是用期货中和现货风险,玩着玩着就变成玩期货赚利润,然后把自己玩没了。
甚至 , 料商骗的本来是下游的水贝商家, 但 看到黄金这么受关注, 还 开起了线上对赌平台, 圈 普通消费者 开始赌黄金涨跌。
10 月 11 日,深圳市黄金珠宝首饰行业协会官方发布行业警示函,称深圳水贝三家黄金珠宝公司被查处,已涉嫌构成开设赌场罪。
除了对赌外,在水贝市场还存在多种复杂的黄金交易玩法。
有人买下金料寄存在料行,每月坐收利息,一公斤能有 上千 的进账;有人靠回收旧料、转借黄金赚取差价;有人不碰实物,专炒期货,在金价的起伏间寻找暴富的机会。
在这里,黄金不只是买卖的商品,还是财富游戏的筹码、人性的试金石。
“今年的韭菜特别多。”听我提及金价波动放大了人的赌博心理,柜台上一位刚来水贝一个月的潮汕女孩表示,“每个人都觉得自己能踩着金价上位,结果呢?”她指了指旁边空置的柜台,“金子还在那里摆着,人已经很久没见着了。”
新人前赴后继,老人却已离开
金价暴涨暴跌不动声色改变着水贝的气候,也挑战着水贝模式的结构。
10 月 24 日下午三点,我在水贝见到何伊,一家上市金企的总监。
此刻,水贝的人流对比一周前已明显少了,但热闹倒仍是热闹的。如果忽略掉满街金子发出令人眼瞎的金光、不少柜台里摆放的一叠叠鲜红的百元大钞,这里和中国任何一个混合着辣条味道和婴儿哭嚎的小商品批发市场没什么不同——菜场大妈的小推车是菜,水贝大妈的小推车里装满了直径堪比甜甜圈的纯金镯子而已。
但仔细观察,似乎又有暗流涌动。
一个档口老板邀隔壁铺子的兄弟喝酒,却遭对方一口回绝,“最近太忙,没空。”一个男人坐在柜台后,一遍遍向不同人发送同一段语音:“我们反正卖了就补,后面是涨是跌,谁也说不准。”另一个大腹便便的老板在咖啡店撞见同伴,气急败坏地大声嚷嚷,“我刚从工厂出来,我们的料被卡住了。”
市场热闹归热闹,买金的人还是少了。顾翎羽 / 摄
在巨大的不确定性中,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锚点。
在何伊看来,黄金有周期,水贝也有潮涨潮落。“水贝最热的时候,可能还是前两年,当时大家都在卷低端市场;这两年老铺黄金火了,大家又在卷高端市场。”
她来到水贝快 20 年了 。 上世纪 90 年代时,水贝村还是深圳一座普通村落,随着承接香港珠宝产业转移,逐步有了加工厂与批发市场,又慢慢形成了产业集聚 。 她 看着水贝从早年只做批发生意,“当年 的 土路都是泥 , 都没法下脚”,到逐渐成为全国黄金的集散中心, 疫情后这里的商家作为中间商通过线上直接面对终端零售客户, 又 成为了最大的零售市场。
这个市场之所以成本低廉且高效,是因为长期依赖一种基于熟人关系和口头承诺的信用体系。可是,当金价如过山车般起伏,让一个人一夜暴富或倾家荡产时,这种延续多年的信任便难以为继了。
金价波动正在迫使水贝建立起更加规范透明的交易秩序。 这些年,何伊身边水贝的朋友来来往往,她看着新人在前赴后继,但感觉更多的老人已经离开了。
许多人心照不宣的是,黄金市场的前景依然光明,只是卖金的水贝商家,将经历一轮残酷的洗牌。
要的只是一个信心
10 月 28 日,国际金价仍在下跌,截至发稿报 891.80 元 / 克,落至 10 月 10 日来的新低。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尽管外界长期看好黄金市场,但短期内金价调整态势可能延续。
这几天,余芳的投资客户少了很多,金价一跌投资客都在观望。顾客问她最多的问题就是还跌吗,还能买吗?
她总是回答,黄金实物的逻辑,跌了就买,分批入场。
余芳并不害怕。如果黄金暂时不好卖,她就迅速转向白银和铂金。“黄金不行卖银饰,银饰不行还有珍珠翡翠。”前阵子白银猛涨,她一位客户隔天就赚了一万多。
她还决定主动放弃爱比价的客户。她清楚,纠结价格的顾客,要么消费力有限,要么是刚入场的理财新手,都容易受行情波动影响。金价越高,她越要抓住那些下单爽快、回购频繁的优质客户。
一个残酷的事实是 , 普通人正在 退出 黄金交易,只有看清走势、有勇有谋的人才能赚到钱。
余芳认为,只要人们对未来的忧虑不散,黄金长期看涨的逻辑就不会变。
翟姐同样认为,尽管金价有所回落,但年底前突破千元大关不是问题。
黄金是人们信心的反面。 越是不顺的时候, 人们 往往 就越青睐黄金这种让人踏实的投资。 地缘动荡、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美联储降息预期、各国央行持续购金……这些推动金价走强的因素,短期内不会消失。
话虽如此,她对风险从不敢掉以轻心。她提醒 , 每一个人买黄金 要想好 目的 ,投资就要做好心理金价波动的心理准备,高价接手后跌了 100 块,是否能承受?
“落差”这个词 在创业 初期 曾 频繁出现在她的生活里。 但是 , 这次金价回落,当看到上游的料商没有抛货,下游的消费者也没有大规模抛售 套现 ,她的信心就像气球一样鼓了起来。。
卖黄金久了,翟姐看透了人心有三面:一面是贪心,一面是不死心。还有一面,就像那些在金价暴涨暴跌间反复追问“接下来会怎样”的客户——她知道,他们与其说要的是答案,不如说只是一个信心。
来源:商财洞察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