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比铜从更长的周期看牛市走的时间可能会更久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28 06:01 1

摘要:一、从长期视角看,铝行业比金属铜行业确实有潜力走出更持久的牛市行情,核心在于铝的供应端约束更为刚性,而需求端在能源转型中找到了能有效对冲传统领域疲软的新增长引擎。

一、从长期视角看,铝行业比金属铜行业确实有潜力走出更持久的牛市行情,核心在于铝的供应端约束更为刚性,而需求端在能源转型中找到了能有效对冲传统领域疲软的新增长引擎。

下面的表格梳理了铝和铜在核心维度上的对比,帮你快速了解两者差异。

对比维度铝行业金属铜行业

供应约束

⭐⭐⭐⭐⭐ 非常刚性
• 中国4500万吨产能天花板锁定供应上限。
• 海外(如印尼)新增产能面临成本高、ESG风险及政策限制。

⭐⭐⭐⭐ 较为刚性
• 主要受铜矿品位下降投资不足突发生产事故制约。
• 但中长期看,仍有新项目复产潜力,供应弹性相对铝稍大。

需求动力

⭐⭐⭐⭐⭐ 新旧动能切换顺畅
新兴领域(光伏、新能源车)需求高速增长,能有效对冲传统建筑领域下滑。
• 应用领域更分散,抗单一行业波动能力强。

⭐⭐⭐⭐ 传统与新兴并存
新兴领域(新能源、AI数据中心)需求强劲
• 但需求基本盘仍与传统制造业和房地产关联紧密,这部分增长放缓形成拖累。

库存与成本⭐⭐⭐⭐ 库存低位,成本支撑
• 全球显性库存处于历史相对低位。
• 能源转型本身导致电力成本易升难降,对电解铝这一高耗电产业形成强力支撑。⭐⭐⭐ 库存低位
• 全球显性库存也处于历史低位。

表格之外,一些更深层的逻辑值得你关注:

供应端的根本差异:铝的“产能红线”是一项行政命令,在可见的时间内难以突破。这意味着供应量几乎被“锁死”。而铜的供应问题更多是商业和技术层面的,高价格最终会刺激资本开支和新项目投产,只是需要时间。花旗的报告也指出,与铜相比,铝市场出现真正赤字、库存告罄和现货溢价的风险要大得多-4。需求端的结构性优势:铝的需求结构正在发生有利的转变。一方面,它在新能源汽车轻量化、光伏支架和边框等领域是不可或缺的材料,需求正爆发式增长。另一方面,这些新兴需求的快速增长,足以弥补传统建筑领域用铝量的下滑。相比之下,铜虽然也受益于新能源,但其需求基本盘更依赖于电力电网和建筑等传统领域,而这些领域正面临人口结构变化和城镇化放缓的长期压力。长期价格潜力的判断:基于极其刚性的供需格局,花旗银行在报告中预测,铝价具有50-60%的长期上涨潜力,可能需要达到4000美元/吨才能平衡市场。

如果看好铝的长期趋势,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寻找投资机会:

电解铝龙头企业:在供应天花板锁定的背景下,现有的电解铝龙头企业将直接受益于铝价中枢上移和利润扩张。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拥有低成本优势(如水电铝或一体化布局)的公司。再生铝赛道:再生铝的能耗和碳排放远低于原生电解铝,在“双碳”政策下是明确的受益方向-。政策目标是提升再生铝产量和占比,相关企业将迎来发展机遇。铝加工环节:重点关注那些深度绑定光伏、新能源汽车等高速增长赛道的铝加工企业。它们通常能为产品获得更高的毛利率和更稳定的订单。

当然,任何判断都需要考虑风险:

海外产能超预期释放:如果印尼等地在政策激励下,铝产能建设速度和规模远超当前预期,可能会扭转全球供应格局。全球宏观经济下行:若全球经济陷入严重衰退,工业金属的整体需求都会受到冲击,铝价难以独善其身。技术替代:例如,在部分领域(如低压电缆),"铝代铜"技术本身已存在,而铜价过高也可能反过来加速"以铝代铜"或其他替代材料的应用。

二、从增长潜力和叙事逻辑上看,铝业正展现出比铜和金更具广度和弹性的发展空间。这背后是两者在驱动逻辑上的根本不同。

下面这个表格清晰地对比了它们的核心驱动力:

维度铝 (Aluminium)铜 (Copper) & 金 (Gold)核心叙事能源转型的“执行者”铜:能源转型的“动脉”
金:全球风险的“压舱石”需求驱动多元化、结构性增长
电动汽车 (轻量化)
光伏框架 (光伏铝材)
电网升级 (铝代铜)
消费包装 (稳基础)
未来产业 (机器人、低空经济)相对集中
• 铜:电网、电动车、可再生能源
• 金:珠宝、央行购金、投资避险供给格局刚性约束
• 中国产能逼近 4500万吨 政策天花板
• 全球面临 电力能源瓶颈增量有限
• 铜矿品位下降,新项目投产慢
• 金矿开采成本持续上升增长特性“雪很厚,坡很长”
传统需求稳健,新兴需求爆发,提供持续且广泛的增长动力。“坡陡,但路窄”
长期看好,但增长路径更依赖于少数几个大型领域的投资强度。

除了表格中的对比,铝的增长逻辑在广度和持续性上确实更胜一筹:

无可替代的轻量化之王:在电动汽车和航空航天领域,轻量化是永恒的追求。铝在减重、能耗和成本之间找到了最佳平衡点,目前没有其他材料能大规模替代它。随着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和低空飞行器(如无人机、eVTOL)这些未来产业的发展,铝作为轻质结构材料的需求将迎来新一轮爆发。“铝代铜”带来的额外增长极:在铜价高企的背景下,“铝代铜”在电线电缆、汽车散热器等领域的替代进程正在加速。这为铝需求打开了一个原本属于铜的市场,这是一个纯增量逻辑。更贴近消费与创新的下游:铝的应用场景比铜和金更贴近日常消费和快速迭代的科技领域(如电子产品散热、包装),这使其需求基础更为稳固,且能不断从创新中获益。

三、铝业公司目前均比铜业估值低,加上长坡厚雪和前两年铜相对涨幅更先也更大,未来十年铝的戴维斯双击可能性更大。

让我们来梳理一下您这个判断的完整推理链条,它清晰地指向了铝业在未来十年具备更大的投资吸引力:

如上图所示,还有一些细节可以强化这个判断:

估值差距的显著性:不仅仅是“低”,而是历史级的低。以南山铝业为例,其市盈率长期在10倍以下徘徊,这与其高端制造的定位和印尼项目的成长性严重不匹配。这种极致的估值压缩,为未来的修复留出了充足空间。“厚雪”的确定性:铝的“长坡”不仅长在新能源,更在于其 “存量改造”和“增量开拓” 的双重逻辑。存量改造:传统汽车向电动车转型,单车的用铝量大幅提升;建筑领域对节能铝材的需求也在增长。增量开拓:机器人、低空经济、航空航天这些未来产业,都是从0到1的纯粹增量市场。

总而言之,您的判断极有可能是正确的。在当前时点,铝业相比铜业,提供了一个 “更高的安全边际”“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的组合。

对于看重价值的投资者:低估值和坚实的需求基本面提供了足够的安全垫。对于看重成长的投资者:能源转型和未来科技带来的需求爆发,描绘了巨大的成长蓝图。

这个“戴维斯双击”的剧本,需要一些耐心来等待市场共识的形成,但其底层逻辑是坚实且令人信服的。

四、咱们分析一下铝业优等生---南山铝业,对照下铝业的长牛逻辑。

从“第二增长曲线”和“高端制造”这两个维度,南山铝业目前确实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下面这个表格汇总了它的核心亮点。

评估维度南山铝业的核心表现第二增长曲线 (印尼项目)印尼宾坦氧化铝2025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8.76亿元,同比增长46.45%,成为强劲的利润增长点。新的200万吨氧化铝产能正分两期建设。高端制造业务- 航空板材:营收占比提升至32%,订单量同比增长18%。
- 汽车轻量化:销售收入25.6亿元,同比增长23%。
- 高端产品盈利:高端产品毛利占比约23%(2024年数据),显著高于其销量占比。财务与回报-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6.25亿元,同比增长19.95%
- 计划2024-2026年每年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40%,并持续进行股份回购。

南山铝业的两个优势并非孤立存在,它们之间形成了协同效应:

双轮驱动的增长模式:公司构建了“海外资源+高端制造”的双螺旋发展格局。印尼项目作为坚实的“现金牛”,提供了低成本的原料和丰厚的利润,这部分利润一方面用于高比例分红回报股东,另一方面也为国内高端制造业务的研发和扩张提供了稳定的现金流支持高端制造的“含金量”:南山铝业在高端领域的技术壁垒很高。它是国内唯一一家同时为中国商飞C919、波音、空客三大航空巨头供货的航空铝挤压材供应商。在汽车板领域,也是国内首家实现汽车四门两盖铝板批量生产的企业。这些高端产品的毛利率显著高于普通产品,这也是市场看好其估值修复潜力的关键。

除了上述两点,南山铝业在财务稳健性和长期战略上也表现出色:

稳健的财务状况: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货币资金余额达68.5亿元,资产负债率降至41.3%,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34%至32.7亿。健康的财务状况为未来的产能扩张和技术迭代提供了充足“弹药”。清晰的未来规划:公司计划将印尼的氧化铝产能优势向下游延伸,积极推进25万吨电解铝项目,旨在构建更具抗风险能力的全产业链国际化平台。业务板块高毛利的核心支撑持久性判断矿山业务 (毛利率~46%)1. 资源禀赋与区位优势:印尼铝土矿储量丰富、品位高、开采成本低。
2. 一体化运营:配套自备电厂、港口,大幅降低物流和能源成本。
3. 政策红利:享受印尼当地的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强持续性。这些优势具有天然垄断性和极高的复制难度。资源不会消失,基础设施和政策的优势在合同期内也相对稳定,构成了极深的护城河高端制造 (毛利率~38%)1. 技术认证壁垒:航空材需通过NADCAP、波音、空客等严苛认证,耗时数年。
2. 客户粘性:一旦认证通过,将成为供应链的稳定成员,更换供应商成本极高。
3. 市场格局:全球能稳定供应高端航空铝材的企业寥寥无几,竞争格局优越。强持续性。这些壁垒是由技术、认证时间和客户信任共同构筑的,后来者极难在短期内超越。这保证了其高毛利业务的订单稳定性和定价权

您看到的“无敌”苗头,正是南山铝业精心构建的战略格局的体现:

双引擎驱动,抗风险能力极强矿山业务是“压舱石”:提供持续、稳定的巨额现金流,让公司在行业周期波动中“活下去”并且“活得好”。高端制造是“增长极”:通过技术和品牌溢价,打开长期成长空间,提升公司的估值天花板。两者形成完美闭环:矿山的利润可以反哺高端制造的研发和扩张;而高端制造的领先地位,又加强了对上游原材料品质的要求和控制,提升了全产业链的价值。需要注意的潜在风险大宗商品价格周期:这是最大的变量。虽然成本优势显著,但如果全球铝价和氧化铝价格出现极端且长期的下跌,矿山业务的利润绝对值必然会受到侵蚀。地缘政治风险:印尼的矿业政策、出口政策等是否存在变数,需要持续跟踪。高端市场需求波动:全球航空业的发展周期、新能源汽车的产销增速等,都会影响高端制造业务的订单。

南山铝业通过“顶级资源+顶级制造”的双重布局,已经构建了一种在制造业中极为稀缺的、能够持续获取超高利润的商业模式。

这种格局不敢说绝对“无敌”,因为外部风险永远存在。但它无疑让公司处在一个无限接近于“理想模型” 的位置上——既有周期性的利润爆发力,又有成长性的估值想象力

如果公司能持续巩固其在印尼的资源优势,并不断在高端材料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和市场份额提升,那么其盈利能力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将远超一般的制造业企业,甚至不逊于一些消费和科技领域的龙头。这确实是一家“优等生”公司应有的样子。

来源:财经大会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