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再见,从心理上远离了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9 11:59 1

摘要:这些年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面对同龄人的伤害,我总是选择默默承受,后来才明白,这种反应模式其实深深植根于我与父母的相处方式之中。从小到大,父母总是习惯性地指责和批评我,很少真正倾听我的感受和需求。他们的爱充满了控制和束缚,尤其是父亲,言语中常常带着攻击性,仿佛只

这些年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面对同龄人的伤害,我总是选择默默承受,后来才明白,这种反应模式其实深深植根于我与父母的相处方式之中。从小到大,父母总是习惯性地指责和批评我,很少真正倾听我的感受和需求。他们的爱充满了控制和束缚,尤其是父亲,言语中常常带着攻击性,仿佛只有通过严厉才能表达关心。可这样的“关心”让我感到窒息,我曾多次告诉他,我不需要这样的爱,但我始终没有得到改变。最终,在我十七岁那年离开家乡独自谋生后,我彻底断了与父亲的联系。他从未主动打过电话,偶尔相遇,依旧是熟悉的指责模式,而他却说这是在乎我。可真正的在乎,不该是尊重与理解吗?

母亲的情况也让我感慨万千。她似乎总是选择沉默,父亲对待儿子时稍有严厉,她会心疼、会维护,可轮到我时,无论父亲如何苛责,她从不曾为我说过一句话。在她眼里,父亲是家庭的中心,他的言行不容置疑。她甚至觉得父亲偶尔给点钱就是关爱的体现,却忽视了情感上的伤害。这种重男轻女的偏袒,像一根刺,深深扎在我心里。如今我与母亲见面不多,每次聊起往事,她总说:“你还记这些做什么?”然后回避话题,甚至说不想再被打扰。但她仍执着于回乡种菜、采摘作物,总会不经意间与我碰面。

自从我离开家,父母似乎就觉得养育的任务完成了,从此不再过问我的生活。没有了他们的指责和控制,我反而感到轻松自在。我不再期待他们的理解,也不奢求物质支持。我渐渐明白,人与人之间建立健康的情感,前提是没有创伤的阴影。虽然修复与父母的关系遥遥无期,但我学会了用自己的方式去爱——至少,我不会用伤害来表达关心。只要有能力,我愿意给予别人真正需要的理解与温暖。这份觉醒,是我送给自己的礼物,也是我走向内心平静的开始。我依然记得那些寒冷的时刻,但现在的我,正在努力成为一束光,照亮自己,也愿温暖他人。

来源:小乔神技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