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0元租无人机航拍瓜渚湖日落,80元租微单拍摄轻纺城样品,1800元租一年高端婴儿床”……如今,“万物皆可租”的理念正在柯桥年轻人的消费观中兴起,租赁逐渐成为他们的消费首选。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租赁经济交易规模已突破4.2万亿元,服务用户超7.5亿人次
“100元租无人机航拍瓜渚湖日落,80元租微单拍摄轻纺城样品,1800元租一年高端婴儿床”……如今,“万物皆可租”的理念正在柯桥年轻人的消费观中兴起,租赁逐渐成为他们的消费首选。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租赁经济交易规模已突破4.2万亿元,服务用户超7.5亿人次,这标志着租赁市场正快速从传统领域向多元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从数码设备到母婴用品,这种从“拥有物品”到“享受使用”的消费观念转变,正悄然重塑着年轻人的生活方式。
租赁旅行“搭子” 轻装出行成新潮流
“80元一天租到索尼A7M4全套设备,简直是‘捡漏’!”上周末,柯桥“00后”青年小王从线上租赁平台下单了一套专业摄影器材,计划前往柯桥漓渚新开的粉黛花海拍照。在他看来,相比花几万元购买新机,短期租赁的性价比极高。“带着全套设备去拍照,出片效果特别好,还遇到其他游客主动找我帮忙拍摄,旅途多了不少乐趣。”小王的选择,正是当下不少年轻人的缩影。
旅游场景的租赁需求,早已不止于数码设备。在线上某露营装备租赁店,帐篷、睡袋、卡式炉、折叠桌椅等装备一应俱全。店主介绍,近期秋高气爽,露营需求持续攀升:“每周末能租出100套左右装备,最多的一笔订单是给10人的团建队伍,包含5顶帐篷、5个卡式炉和10套桌椅,单日租金近千元。”家住柯桥城区的张先生也是租赁服务的常客,他和朋友每月露营一次,却从未考虑购买装备:“一套中档露营装备要3000多元,用完还要清洗收纳,太麻烦。租一套一天仅200元不到,能按需调整装备数量,坏了也不用自己维修。”他指着装备上的消毒标签补充道,“现在租赁店的服务很贴心,每次回收后都会彻底消毒,用着特别放心。”
租赁经济的爆发式增长,有数据可佐证。二手交易平台闲鱼数据显示,今年4月,以运动相机为代表的“旅游拍照搭子”租赁成交量,较去年同期暴涨600%;芝麻租赁平台上半年交易额同比增长71.6%,其中30岁以下用户占比超六成,年轻群体正成为推动旅游租赁市场扩容的核心力量。
母婴用品“以租代买” 年轻父母青睐循环消费
对于婴儿车、婴儿床等“短期使用、易闲置”的产品,柯桥许多年轻父母也更倾向于“以租代买”,用循环消费的方式降低育儿成本,同时践行环保理念。
“租一年99元新的国际大牌木质婴儿床才2000元不到,买新的床、床垫、床笠、床围等一整套要超过1万元,孩子用一年就闲置太可惜。”家住柯岩街道的“95后”宝妈徐玲(化名)的选择,道出了如今母婴市场租赁的核心吸引力。作为一名新晋妈妈,徐玲在孕期就开始规划育儿用品的采购,对比再三后,她把婴儿床、婴儿车等大件物品都列入了“租赁清单”。“孩子长得快,很多东西用不了多久就小了,买新的不划算,租来用既省钱又省心。”
除了一些大型的线上平台,记者还了解到,部分品牌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搭建起了便捷的母婴租赁网络。比如记者在小红书平台注意到“小兔拉塔比”的账号,其简介显示,这是由中国和瑞典的三个爸爸创立的儿童家具租赁、托管、购买平台,品牌理念倡导环保、便捷、高性价比的婴儿及儿童家具使用方式。该品牌在全国各大城市也有线下合作代理点,方便家长就近取货。“我会选择租赁,是因为对于一些使用时间较短的物品,这种循环的方式更加环保。而且不受款式限制,还能用到国际大牌的母婴产品,这些产品在品控上肯定更有保障。平台有专业的清洁和安全检测,通过线下代理合作,能在就近地点上门取货,特别方便。”柯桥年轻妈妈小洁在使用过这家租赁服务后点评道。她表示,身边不少宝妈都在尝试母婴用品租赁,大家普遍认为,这种方式既符合当下的消费理念,也能为育儿生活减轻负担。
行业快速扩张背后
纠纷隐患与规范难题待解
租赁经济蓬勃发展的背后,纠纷隐患也在悄然滋生。在柯桥从事直播带货的从业者李女士(化名)就遭遇了这样的困扰:她租赁的佳能相机镜头仅出现轻微划痕,平台便要求按原价60%赔付3200元,而她咨询专业维修店后得知,类似划痕的抛光费用仅需600元。多次与平台沟通无果后,李女士无奈只能自认倒霉,这起个案也折射出“以租代买”模式在快速扩张中暗藏的多重问题。
尽管这种轻资产消费模式为大众提供了灵活的选择,但其“成长的烦恼”同样不容忽视。相关专家指出,租赁市场的爆发式增长必然伴随各类乱象,部分平台提供的商品质量参差不齐,从数码产品到日用装备都存在成色模糊、性能缩水等问题,直接影响消费者的使用体验与生活品质。在柯桥,也有消费者反映,曾租到过续航能力不足的露营灯、按键失灵的相机等,影响了出游计划。
更关键的是,法律界定的模糊地带让纠纷解决举步维艰。部分平台借“以租代售”的模糊操作规避监管,产权转移细则的缺失更让消费者在维权时陷入被动。比如,一些租赁平台在合同中未明确界定“正常磨损”与“人为损坏”的标准,导致在理赔时随意提高赔付比例,消费者往往难以举证反驳。正如相关专家所言,推动租赁行业走向健康发展,亟须构建多元共治体系。监管层面,需加快标准制定与落地,明确业务边界与监管责任,避免“多头管理、无人负责”的困境;平台则应扛起主体责任,建立严格的商家审核机制与透明的信用评价体系,同时完善售后服务,保障用户权益。
对消费者而言,相关专家的提醒尤为重要:既要选择有信誉的平台,租赁前仔细核查商品状况并留存照片、视频等证据;也要树立理性消费观,合理规划预算,避免因过度依赖租赁而产生隐性成本。唯有监管、平台与消费者形成合力,才能让租赁经济真正实现资源高效配置的价值,在便利生活的同时,守护好每一位消费者的权益与消费公平。
全媒体记者 薛妙珏
来源:房源大全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