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宏教授提醒:血管堵没堵,做2个检查就知道,便宜又准确!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29 11:19 1

摘要:人到中年,最怕“血管说堵就堵”。昨天还下地干活,今天却突然站不起来,是腿软?还是心梗?老乡们常说:“人老,先老腿脚”,可很多时候,不是腿脚不中用了,而是血管出了问题。张文宏教授的一句话,道出了关键:血管好不好,做两个检查,一查便知。

人到中年,最怕“血管说堵就堵”。昨天还下地干活,今天却突然站不起来,是腿软?还是心梗?老乡们常说:“人老,先老腿脚”,可很多时候,不是腿脚不中用了,而是血管出了问题。张文宏教授的一句话,道出了关键:血管好不好,做两个检查,一查便知。

在这个高血压、糖尿病“扎堆”的年代,血管堵塞早已不是老年人的“专利”。越来越多的中年人、甚至年轻人,在不知不觉中,血管就被堵了个七七八八。问题是,它堵得悄无声息,不疼不痒,一旦出事就是大事。

那怎么判断血管有没有堵?靠感觉?靠经验?都不靠谱。真正靠谱的,是科学检查!而张文宏教授口中的“两个检查”,既简单、便宜,又准确,堪称“农村家庭的健康守门人”。

第一个检查,是“动脉硬化检测”——学名叫做“血管彩超”“颈动脉超声”。这是目前最常用、最实用的血管评估方法之一。它就像是给血管做“B超”,能直接看到血管壁是否增厚,是否有斑块,有没有狭窄,甚至能推测血管弹性和流速。

很多人以为动脉硬化是“老年病”,其实不然。现实中,很多40多岁的人,血管已经像70岁的一样僵硬。高血压、高血脂、吸烟、饮食重口味、长期熬夜……这些生活习惯,都是血管硬化的“帮凶”。

一个临床案例显示,一位55岁的农村男性,平日干农活、吃饭香、身体硬朗,突然在早上走路时觉得一条腿发麻,家人以为是“落枕”或“风湿”,拖了两天才去医院。一查颈动脉彩超,发现他一侧血管已经堵了80%。医生说,再晚一个星期,可能就是瘫痪甚至脑梗。

第二个检查,是“踝肱指数检测”(ABI)——这是评估下肢血管有没有堵塞的“神器”。它的原理很简单,就是比较手臂和脚踝的血压差。如果脚踝的血压比手臂低很多,说明下肢血管可能有狭窄或堵塞。

这个检查只需要一个小仪器,几分钟就能出结果,不仅便宜,还可以在县级医院甚至部分乡镇卫生院完成。

很多农村老人腿脚不灵活,以为是“年纪大了”,但一做ABI,结果显示是下肢动脉严重狭窄导致供血不足。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发展为“间歇性跛行”,甚至引发“糖尿病足”,严重者可能截肢。

这两个检查并非高科技,却能在早期发现血管“隐患”。而这个早期,就是保命的关键期。血管病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慢慢堵、慢慢硬,直到有一天彻底“爆雷”。

有人问:我没有不舒服,还需要查吗?答案是:,尤其是以下几类人群,更应该定期检查血管健康:

有高血压:长期高压会损伤血管内皮,加速动脉硬化;

有糖尿病或血糖偏高:糖尿病会让血管“脆弱”,容易形成斑块;

有高血脂:血脂高的人,血液像“油汤”,更容易在血管内壁沉积;

有吸烟习惯:吸烟是动脉硬化的“加速器”,尤其伤颈动脉和下肢动脉;

家里有心脑血管病史:血管问题有遗传倾向,不能轻视;

肥胖、运动少:久坐、久躺,血液循环变差,血管也容易生锈。

这些人群,不管有没有症状,都建议每年做一次动脉硬化检测和ABI。

检查只是手段,目的还是为了“早发现、早干预”。血管一旦堵上,不是马上就能通的。但如果在“半堵”时就发现,通过科学干预、合理饮食、生活调整,完全可以延缓甚至逆转血管老化。

现代医学研究显示,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是一个从血管内皮损伤开始,逐渐发展为脂质沉积、斑块形成、管腔狭窄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持续10年、20年,甚至更久。而在早期,完全可以通过生活方式改变来“刹车”。

合理控制血压、血脂、血糖,戒烟限酒,增加有氧运动,改善饮食结构,都是保护血管的“软黄金”。尤其对农村中老年人来说,每天散步1小时、少吃咸菜腊肉、记得多喝水,就是在给血管“洗澡”。

不要迷信“感觉”。血管堵塞早期,大多数没有明显症状。有的人直到出现视力模糊、手脚发麻、走路跛行,才意识到问题严重。而往往已经错过了最佳干预期。

所以说,这两个检查不仅是“筛查工具”,更是“生命信号灯”。它们的存在,就是为了提醒我们:别等出事了才后悔,早查早安心。

有些人担心检查“是不是辐射”、“是不是很贵”?其实不然。动脉彩超是无创检查,没有辐射,价格也不高。ABI检查更是简单方便,部分地区甚至将其纳入了慢病筛查项目。

在当前国家大力推进“全民健康”的背景下,早期筛查、早期干预,已经成为医疗防线的第一道门槛。不只是城市人,农村人更需要这种“低成本大收益”的健康策略。

从临床经验来看,很多农村中风、心梗的患者,如果能在发病前一年做一次这两个检查,很多悲剧是可以避免的。

血管,是身体的“水渠”。渠堵了,庄稼干枯;血管堵了,身体出事。张文宏教授强调,“别等到救护车来了,才想起要查血管。”

每年体检时,别只看肝功能、血糖、血压,也别忘了给血管“照个相”,听听它的声音。它不会说话,但它的堵塞,会用最沉重的代价提醒你。

血管健康,是全身健康的“根基”。从现在开始,别忽视身上最沉默却最关键的“生命通道”。

参考文献:

[1]李志刚,王晓艳,刘新伟.动脉粥样硬化与颈动脉超声检查的临床关联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4,44(03):289-293.
[2]周文峰,林珊.踝肱指数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5,45(08):1765-1768.

健康声明:以上信息仅作为血管健康科普用途,不能替代专业医生的检查与诊断。若有相关症状或疑问,请及时前往正规医院进行详细评估,切勿自行判断或延误治疗。

来源:马医师健康小助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