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辱“男儿身”后,65岁法国第一夫人的生活质量,竟被逼到这份上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29 10:57 1

摘要:法国第一夫人布丽吉特·马克龙(Brigitte Macron)的女儿在巴黎法庭上陈述,网络上关于她母亲出生时是男性的虚假指控,已严重损害了其母亲的生活质量,导致她(指布丽吉特)对自己的日常穿着和举止都感到焦虑。

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日新说观点

法国第一夫人布丽吉特·马克龙(Brigitte Macron)的女儿在巴黎法庭上陈述,网络上关于她母亲出生时是男性的虚假指控,已严重损害了其母亲的生活质量,导致她(指布丽吉特)对自己的日常穿着和举止都感到焦虑。

现年41岁的律师蒂芬·奥齐埃(Tiphaine Auzière)作为证人出庭。此案涉及10名被告,他们被控在网络上制造或转发社交媒体信息,散布布丽吉特·马克龙曾为男性的虚假信息,构成网络骚扰。

奥齐埃指出,她母亲的照片,包括一些私人度假照片,被配以恶意评论发布在网络上。“她(指布丽吉特)现在不得不时刻关注自己的穿着打扮和仪态举止,无论在何种日常场合,因为她深知自己的形象会被扭曲并用于攻击。”

在巴黎受审的这八名男性和两名女性,年龄介于41岁至60岁之间。被告中,一些人社交媒体关注者较少,另一些人则知名度较高。所有被告均被控恶意评论布丽吉特·马克龙的性别与性取向,其中有人将她与丈夫——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Emmanuel Macron)——的年龄差等同于“恋童癖”。 若罪名成立,他们将面临最高两年的监禁。

奥齐埃是布丽吉特·马克龙在首段婚姻中所生的三名子女之一。她表示,社交媒体上的这些言论已导致母亲“健康状况恶化”和“生活质量下降”。

她坦言:“几乎每天、每周都有人向她提起此事……最令她痛苦的是事件对家庭造成的冲击……她的孙辈们会听到这样的言论:‘你奶奶在说谎’或‘你奶奶是你爷爷’。这让她深受打击,却束手无策……她既非民选官员,也未曾谋求任何职位,却始终遭受攻击。 作为女儿、女性和母亲,我绝不愿任何人经历她所经历的这一切。”

奥齐埃表示,母亲如今时刻处于戒备状态,生怕任何微小的影像会被用来煽动仇恨攻击。“因此她无法在日常生活中获得片刻安宁……这意味着她永远无法过上正常生活,因为攻击始终如影随形。人们系统性地质疑她的身份,不断向她提起此事。”

奥齐埃形容这些“布丽吉特是男性”的指控如同“永不停歇的旋风”。

这场在巴黎法庭的审理,标志着一场跨大西洋法律战的最新进展。这场诉讼旨在对抗一个虚假指控,即声称布丽吉特·马克龙的真实身份是让-米歇尔·特罗涅(Jean-Michel Trogneux)。

马克龙夫妇同时在美国对美国保守派播客主持人坎迪斯·欧文斯(Candace Owens)提起诽谤诉讼,指控她传播并重复了该谣言。

马克龙夫妇在美国的诉状中指出,所谓布丽吉特·马克龙实为让-米歇尔·特罗涅的指控纯属捏造,特罗涅实际上是布丽吉特·马克龙的兄长。 现年80岁的特罗涅居住在法国北部城市亚眠(Amiens),他与布丽吉特及兄弟姐妹们共同成长于一个以巧克力生意闻名的家族。

奥齐埃向法庭表示,她数月前见过这位叔叔,“他身体状况极佳”。

此前,现年65岁、已退休的企业主兼索恩-卢瓦尔省(Saône-et-Loire)某村镇副镇长的让-吕克·M(Jean-Luc M),因在社交媒体发布或转发的言论接受了质询,其中一条将布丽吉特·马克龙称为“我们的第一人妖”。 他否认了网络骚扰指控,辩称:“我从未意图造成伤害。”

41岁的知名公关人士兼小说家奥雷利安·波尔松-阿特兰(Aurélien Poirson-Atlan,笔名佐伊·萨甘(Zoé Sagan))因四条涉及布丽吉特·马克龙身份的社交媒体帖文接受问询,其中包含他转发的欧文斯的发文。他否认网络骚扰指控,并称此次法律程序“对言论自由构成了严重威胁”。

他辩称,关于布丽吉特·马克龙的帖文属于“讽刺”与“幽默”,并强调法国是“骨子里流淌着讽刺基因”的国度。他还表示,若布丽吉特·马克龙公布孕期照片,便能终结这场争议。

画廊经营者贝尔特朗·S(Bertrand S)同样否认骚扰指控。他解释称,之所以分享布丽吉特是男性的帖子,是因为此事正演变为“一场影响法国的全球性事务”。 他认为,如果有足够多的网民发帖讨论,“马克龙夫妇将被迫回答我们的疑问”。

关于布丽吉特性别的虚假理论之所以得以传播,部分原因在于马克龙夫妇的婚姻关系长期以来一直是网络热议的焦点。 比丈夫年长24岁的布丽吉特·马克龙,最初在亚眠市的耶稣会中学担任法语教师时结识了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当时她负责指导他参与校园话剧演出。

马克龙夫妇在美国对欧文斯提起的诉讼声明中称:“通过学校的戏剧项目,马克龙总统与夫人建立了更深层的智力联结。”声明补充道:“马克龙夫人与马克龙总统的师生关系始终在法律框架内。”布丽吉特·马克龙与前夫育有三名子女,2006年离婚,次年(2007年)与时年30岁的埃马纽埃尔·马克龙结婚。

十名被告在巴黎的法庭上接受审判,而在大洋彼岸,另一场诉讼也已启动。这些言论,无论被辩护为“讽刺”、“幽默”还是“言论自由”,抑或被斥为“骚扰”和“旋风”,都已实实在在地卷入了一个家庭的日常生活。法庭终将作出裁决,但网络空间里那些恶意扭曲的图像,以及它们在现实中造成的伤害,或许很难随之一并消散。

网络言论的边界在哪里?当“言论自由”与个人伤害碰撞,你认为社会该如何划定那条线?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思考。

安杰莉克·克里萨菲斯 发自巴黎

来源:日新说Copernicium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