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2年在约旦河西岸遇害的半岛电视台资深记者希琳·阿布·阿克利赫的家人,公开指控美国政府为维护对以关系,刻意淡化“蓄意枪杀”的调查结论,试图掩盖事件真相。
近日,《纽约时报》披露的美国军方内部证词引发轩然大波。
2022年在约旦河西岸遇害的半岛电视台资深记者希琳·阿布·阿克利赫的家人,公开指控美国政府为维护对以关系,刻意淡化“蓄意枪杀”的调查结论,试图掩盖事件真相。
这一指控让这起尘封三年的记者遇害案再次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事件回溯至2022年5月11日,51岁的希琳·阿布·阿克利赫在报道约旦河西岸杰宁难民营的以色列军事行动时,头部中弹身亡,其同事阿里·萨穆迪同时受伤。
值得注意的是,希琳当时身着醒目蓝色背心,胸前清晰印有“媒体”标识,完全符合国际冲突地区记者的着装规范,本应享有免受袭击的保护。
作为阿拉伯世界极具影响力的战地记者,希琳深耕巴以冲突报道25年,以客观中立的职业素养赢得广泛尊重,她的遇害当时便引发全球媒体行业的强烈谴责。
案发初期,以色列军方将袭击责任归咎于巴勒斯坦武装组织,称冲突中双方交火导致意外伤亡。
但随着现场视频、弹道分析等证据浮出水面,以方随后改口,承认其士兵“很可能”是枪击者,但坚称属于“误击”。
美国政府当时公开支持这一结论,表态称“没有证据表明希琳是被蓄意袭击”,仅将事件定性为“悲剧性误判”。
然而,《纽约时报》最新披露的证词推翻了这一官方说法。
美国军方调查人员史蒂夫·加巴维奇斯上校在内部调查中明确指出,现场证据清晰表明这起事件是“故意为之”,不存在误判可能。
但他透露,其调查结论提交后,遭到上级官员干预,最终被拜登政府软化表述,核心原因是“为避免损害美以同盟关系”,防止双方外交出现裂痕。
这一披露让希琳的家人倍感愤慨。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采访时,希琳的亲属直言:“我们从第一天起就知道真相,他们的掩盖行为显然是出于政治利益考量。”
他强调,美国政府故意淡化调查结果,本质是为以色列开脱责任,这种做法“严重损害真相与公民安全,令人深感失望”。
他进一步呼吁,美国必须重新启动调查,追究枪击事件肇事者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挽救未来在冲突地区工作的记者生命”。
事实上,希琳遇害案的调查过程一直充满争议。案发后,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曾发起独立调查,指出以色列士兵的射击“极有可能构成蓄意杀害”,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
多个国际媒体组织也曾联合施压,要求以方开放透明调查,但均遭到以方拒绝。
此外,美国国会部分议员曾提出议案,试图迫使政府开展全面调查,但最终因党派分歧未能推进。
目前,以色列方面仍未对最新披露的证词作出回应,美国政府则维持此前立场,坚称调查“客观公正”。
国际记者联合会发表声明,对“政治干预司法调查”的可能性表示严重关切,呼吁保障战地记者的人身安全与职业权益,要求对希琳遇害案进行“不受任何政治影响的彻底调查”。
三年过去,希琳·阿布·阿克利赫的遇害真相仍未完全大白。这场横跨三年的真相之争,不仅关乎一名记者的公道,更触及战地记者保护、国际正义与地缘政治博弈的复杂议题。
随着更多内部信息的曝光,国际社会对真相的呼声日益高涨,如何平衡外交利益与正义底线,成为摆在美以两国面前的重要考验。
来源:社会观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