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招想进名企?没实习根本不行!央国企卡必填项,大厂靠它预录取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29 06:38 1

摘要:“老师,我网申国家电网时,‘实习经历’那栏空着提交不了,只能放弃这个岗位……”“孩子 985 本科,秋招投了 5 家互联网大厂,全卡在初筛,HR 说‘没相关实习,无法判断适配性’。” 最近收到的这些咨询,都指向同一个残酷事实:现在校招,“实习经历” 早已不是

“老师,我网申国家电网时,‘实习经历’那栏空着提交不了,只能放弃这个岗位……”“孩子 985 本科,秋招投了 5 家互联网大厂,全卡在初筛,HR 说‘没相关实习,无法判断适配性’。” 最近收到的这些咨询,都指向同一个残酷事实:现在校招,“实习经历” 早已不是 “加分项”,而是 “入场券”—— 没有实习,央国企网申都提交不了,大厂连笔试机会都不给,普通院校学生更是没机会逆袭。​

今天就把 “实习对校招的影响” 讲透,再给本科生、研究生分别规划 “实习时间表”,帮你避开 “没实习没 offer” 的坑。​

一、先看清:现在校招,实习是 “硬门槛”,不是 “可选项”​

很多学生觉得 “实习可有可无,只要成绩好、学校好就行”,但现在的招聘规则早已变了 —— 不管是央国企、大厂,还是普通企业,都把 “实习经历” 当成 “筛选第一关”。​

1. 央国企:“实习经历” 是网申必填项,空着就提交不了​

现在越来越多央国企,把 “实习经历” 设为网申 “必填项”,没有实习的学生,连报名资格都没有:​

国家电网省公司:招聘 “电力营销岗”“供应链管理岗” 时,网申表明确要求填写 “相关行业实习经历”,比如 “在地方电力公司实习过”“在物流企业做过供应链助理”,没填这一项,系统直接提示 “信息不完整,无法提交”;​

中石油、中石化销售分公司:招聘 “市场营销岗”“客户服务岗”,要求 “有快消、零售行业实习经历”,没实习的学生,哪怕成绩再好,初筛也会被刷;​

地方国企:比如各省的交投、城投公司,招聘 “工程管理岗”“运营岗”,也会优先选 “有相关实习经历” 的学生,没实习的学生,简历往往石沉大海。​

有个双非院校的学生,成绩排在专业前 10%,想报考家乡的水务集团,却因为 “没相关实习”,网申都没通过,他说:“早知道实习是必填项,大二就该去水务公司实习,现在连报名的机会都没有。”​

2. 大厂:80% 的核心岗 offer,发给 “实习转正” 的学生​

互联网大厂(阿里、腾讯、字节)、外企(宝洁、联合利华)的核心岗位,早就把 “实习” 当成 “预录取通道”—— 想通过秋招进这些岗位,没有实习经历,基本没机会:​

实习转正占比高:字节的运营岗、阿里的产品岗,每年 80% 的校招 offer 会发给 “暑期实习生”,秋招只招少量 “补录岗”,没实习的学生,连秋招投递入口都很难看到;​

没实习连笔试都拿不到:腾讯的研发岗、百度的算法岗,网申时会明确问 “是否有相关实习经历”,没实习的学生,简历通过率不到 5%,根本拿不到笔试通知;​

实习经历是 “面试核心素材”:就算少数没实习的学生进了面试,也会因为 “没做过实际项目” 而卡壳。比如面试产品岗,HR 问 “你做过什么需求分析的工作”,没实习的学生只能说 “学过相关课程”,而有实习的学生能聊 “在大厂实习时,如何做用户调研、优化产品功能”,差距一目了然。​

我有个 985 本科的学员,成绩很好,但没找过实习,秋招投了 8 家大厂,只拿到 1 个笔试机会,还没通过;后来他在字节做了 3 个月运营实习,转正失败后,靠这份实习经历,秋招补录时拿到了百度的 offer—— 他说:“没有实习,大厂连门都不让你进;有了实习,哪怕没转正,也能靠经历‘敲开其他大厂的门’。”​

3. 普通院校学生:靠 2 段好实习,能逆袭 985 零实习学生​

对双非、二本院校的学生来说,实习更是 “逆袭的唯一机会”—— 学历比不过 985/211,但能靠 “实习经历” 弥补差距:​

双非本科 + 2 段大厂实习,比 985 零实习更吃香:有个二本院校的学生,大二在小红书做运营实习,大三在美团做商户运营实习,秋招时拿到了抖音的运营 offer,而同岗位的竞争者里,有 3 个 985 本科的学生,却因为 “没实习” 没进面;​

地方小实习,也能帮普通学生 “突围”:不是所有人都能进大厂实习,普通学生找 “本地小公司的对口实习” 也有用。比如双非物流专业的学生,在本地的物流公司做 “供应链助理” 实习,秋招时靠这份经历,拿到了地方国企的供应链岗 offer,而很多没实习的 211 学生,却没通过初筛。​

有家长说:“孩子本科是二本,之前很自卑,觉得进不了好公司;后来在字节做了实习,秋招拿到百度 offer,比很多名校生还顺利 —— 实习真的能让普通学生‘弯道超车’。”​

二、分阶段规划:本科生、研究生,什么时候找实习最合适?​

实习不是 “想找就找”,要按 “时间节点” 规划,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节奏不一样,错过最佳时间,就会错过好机会。​

1. 本科生:从大一开始,分 3 段实习,秋招稳了​

本科生有 4 年时间,建议从大一开始找实习,每段实习有不同的目标,循序渐进:​

大一:找 “入门级实习”,熟悉职场​

大一课程少,时间充裕,可以找 “简单的助理岗”,比如行政助理、新媒体小编、销售助理,不用追求 “大厂”,重点是 “熟悉职场流程”,比如怎么和同事沟通、怎么完成领导安排的任务、怎么写工作周报。​

渠道:学校的校企合作实习、家长朋友推荐的本地小公司、实习僧上的 “大一可投” 岗位。​

目标:积累 “职场基本素养”,为大二找专业相关实习打基础。​

大二:找 “专业相关实习”,积累技能​

大二开始学专业课程,要找 “和专业对口的实习”,比如学物流的找 “物流运营助理”,学会计的找 “财务助理”,学计算机的找 “开发助理”。​

重点:学习 “专业相关技能”,比如物流实习时学 “库存管理系统操作”,会计实习时学 “发票处理、报表制作”,并记录 “实习成果”,比如 “帮公司整理 3 个月的财务数据,减少了 10% 的统计误差”。​

渠道:实习僧、BOSS 直聘(筛选 “专业对口” 岗位)、学校就业网。​

大三:找 “高质量实习”,冲刺秋招​

大三是 “实习关键期”,要找 “规模更大、岗位更核心” 的实习,比如大厂实习、央国企实习、行业龙头企业实习,最好能 “参与核心项目”,积累 “可量化的成果”。​

比如:学运营的在大厂做 “活动策划”,负责 “618 促销活动”,带来 10 万 + 曝光、5000 + 转化;学供应链的在国企做 “供应链优化”,参与 “配送路线调整”,每月节省 2 万元运费。​

这段实习的经历,会成为秋招简历的 “核心亮点”,直接决定你能不能拿到好 offer。​

注意:大三暑假的实习很重要,很多大厂的 “暑期实习生项目” 会提供转正机会,就算没转正,也能靠这份经历冲击秋招。​

2. 研究生:研一就要开始,只有 1 年半准备时间​

研究生看似有 3 年时间,但真正能为就业做准备的只有 1 年半 —— 研二下学期暑期实习开始招聘,7-8 月秋招就启动了,所以一定要从研一开始规划:​

研一:确定职业方向,找 “入门级专业实习”​

研一上学期:确定想从事的岗位(比如学计算机的想做算法岗,学金融的想做投行岗),学习相关技能(比如算法岗学 Python、LeetCode,投行岗学 Excel、财务分析)。​

研一下学期:找 “入门级专业实习”,不用追求大厂,重点是 “验证职业方向”—— 比如想做算法岗,在小公司做 “算法助理” 实习,看看自己是否喜欢这份工作;想做投行岗,在本地券商做 “投行助理” 实习,熟悉工作内容。​

渠道:导师推荐(很多导师有企业资源)、所在城市的产业资源(比如在上海读研,可找金融、互联网公司实习;在深圳读研,可找科技、外贸公司实习)。​

研二:找 “高质量实习”,冲刺转正或秋招​

研二上学期:开始投递 “大厂、央国企的实习岗”,优先选 “有转正机会的暑期实习生项目”(比如阿里星、腾讯产培生的实习项目)。​

研二下学期:参加暑期实习,全身心投入,争取转正 —— 如果转正成功,就不用愁秋招;如果没转正,也能靠这份实习经历冲击秋招。​

注意:研究生别只 “埋头读书”,实习实践比 “上课、写论文” 更重要 —— 有个学计算机的研究生,研一、研二都在实验室写论文,没找过实习,秋招时投了 10 家公司,没拿到 1 个面试;后来他在小公司做了 2 个月算法实习,补录时才拿到一家国企的 offer。​

三、避坑 & 资源:找实习时,这 3 件事别做,3 个渠道要利用​

找实习时,很多学生容易踩坑,也不知道 “去哪找实习”,分享几个实用建议:​

1. 别做这 3 件事,浪费时间还没收获​

别找 “无关实习”:比如想做运营岗,却找 “餐厅服务员”“发传单” 的实习,这些经历对校招没用,只会浪费时间;​

别 “实习摸鱼”:实习时别只做 “打杂” 的事,要主动要活干,参与核心项目,记录成果 —— 比如在公司实习,主动申请 “写推文”“做数据分析”,而不是只 “打印文件、整理资料”;​

别 “频繁换实习”:一份实习至少做 2-3 个月,太短的实习(比如 1 个月)学不到东西,简历上也显得 “不扎实”,HR 会觉得你 “不稳定”。​

2. 利用好这 3 个渠道,轻松找到好实习​

导师 / 学校资源:本科生找辅导员要 “校企合作实习” 信息,研究生找导师推荐实习 —— 这些资源最靠谱,企业会优先录用 “学校推荐的学生”;​

内推:找学长学姐、实习同事内推 —— 大厂和央国企的内推能跳过初筛,直接进面试,比自己投简历效率高 3 倍;​

所在城市的产业资源:尽量去经济发达城市上学(比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城市的企业多、实习机会多 —— 比如在杭州读研,能轻松找到阿里、网易的实习;在成都读研,能找到腾讯、字节的西部中心实习。​

四、最后想说:校招的竞争,早就从 “秋招” 提前到 “实习”​

现在校招的竞争,不是 “秋招时比谁准备得好”,而是 “实习时比谁积累得多”—— 没有实习,央国企不让你报名,大厂不让你进面,普通院校学生没机会逆袭;有了实习,哪怕学校普通、成绩中等,也能拿到好 offer。​

不管你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从现在开始规划实习:本科生大一就找入门实习,研究生研一就确定方向 —— 别等秋招时才后悔 “没实习”,那时已经来不及了。​

实习的每一份努力,都会成为你校招时的底气。现在多花时间找实习,未来秋招就能少走弯路,轻松拿到心仪的 offer。

来源:兮颜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