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2025年10月21,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詹姆斯·泰克利特证实,该公司臭鼬工厂正在大力投资“第六代技术植入”项目,用于美国空军现役的F-35“闪电II”和F-22“猛禽”战斗机。泰克利特表示,这项计划将把先进的传感器融合、网络化自主系统和自适
在2025年10月21,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詹姆斯·泰克利特证实,该公司臭鼬工厂正在大力投资“第六代技术植入”项目,用于美国空军现役的F-35“闪电II”和F-22“猛禽”战斗机。泰克利特表示,这项计划将把先进的传感器融合、网络化自主系统和自适应任务系统——源自美国空军“下一代空中优势(NGAD)”项目的功能——引入已作为美国战术空中力量支柱的作战平台。目标是确保这两型战机在2030年代及更远未来仍能在高强度对抗空域保持绝对优势。
美军目前两种最强战机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将此概念称为F-35的高性能变体,非正式命名为“法拉利版F-35”,其旨在以现有第六代战机预期成本的一半,提供后者80%的作战能力。公司并未选择从零开始研发新机型,而是致力于将原为美国空军“下一代空中优势”项目开发的先进技术直接注入现有机队。
这种策略标志着美军战略方向的重大转变,优先考虑速度、经济性和生存能力。它旨在为现有装备提供近似同代对手的能力提升,同时降低研发全新作战平台所需的财务与运营风险。这项工作的核心在于第六代技术植入概念,涵盖了多项革命性进步。
第六代战斗机技术的核心特征在于无缝系统集成、数据融合和高强度对抗环境中的战场主导能力。这些技术通常包括能够优化燃油效率和推力的自适应循环推进系统,适用于广泛任务场景。先进隐身材料和信号管理技术也是这一代技术的关键,使飞机能在高威胁环境中保持隐蔽。
另一项关键特征是增强的传感器和数据融合能力,整合来自机载和非机载来源(包括卫星、无人机和地面装备)的输入信息。这些系统为飞行员提供无与伦比的态势感知水平,并支持在动态战斗场景中快速决策。第六代飞机还设计用于有人-无人协同作战,能够控制或协调忠诚僚机无人机,从而扩展任务覆盖范围和杀伤力。
人工智能在第六代设计中扮演关键角色,辅助威胁探测、目标优先级排序和自主任务执行。网络弹性、电子战主导能力和安全的多域通信构成了能力体系的其余部分,确保这些平台能在复杂的网络化战场中作为核心节点运行。
将这些第六代技术集成到F-35和F-22机队中,可能显著提升它们在2030年代及以后的作战相关性。对于F-35而言,这可能意味着升级雷达吸波涂层、配备新型自适应循环发动机以提升速度和航程、引入人工智能辅助飞行员工具,以及升级机载计算能力以实现与自主系统的实时协作。对于F-22,潜在升级包括扩展传感器融合能力、改进隐身性能、升级电子战套件,并接入未来的指挥控制网络以增强战场联网能力。
这些升级的结果将是新一代高度生存、智能化和致命的空中作战平台,能够在对抗空域占据主导地位。通过将第六代特征应用于成熟的第五代机身,美国空军将获得比完整规模的NGAD飞机更经济且立即可用的替代方案,从而延长现有机队的使用寿命和作战价值。
要全面理解这些升级的意义,必须审视F-22和F-35目前在美国空军中的角色定位。
F-22“猛禽”是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与波音公司联合研制的双发制空战斗机。它是美国军械库中当前最具空战能力的格斗机型,设计用于在冲突初期建立空中优势。其任务是渗透敌方空域、摧毁敌方战斗机并压制先进的综合防空系统(IADS)。凭借无与伦比的敏捷性、低可观测性和高速机动性,F-22被用于清除空中威胁,为其他联合作战装备铺路。尽管该机型已停产,但其在空对空领域的作战能力仍然无可匹敌。通过集成NGAD衍生系统升级“猛禽”,可显著提升其在近似同代对手战斗场景中的效能。
F-35“闪电II”是联合打击战斗机项目下研发的多用途隐身第五代战机。它是美国战术航空力量的支柱,共发展出三种型号:空军型F-35A、海军舰载型F-35C和海军陆战队短距/垂直起降型F-35B。F-35的设计强调生存性、通用性和先进传感器融合能力,可执行空对地打击、空中遮断、电子攻击、近距空中支援以及情报、监视与侦察(ISR)任务。其开放式架构也使其具备高度可升级性。该机作为空中“战术指挥官”的角色是其作战价值的核心。集成第六代技术将进一步扩展其能力,实现与无人机的实时协同、动态频谱战和更多自主任务执行。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高级开发项目部(即臭鼬工厂)负责这些技术的集成工作。该部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帕姆代尔,拥有长期秘密研发尖端航空航天解决方案的历史。该部门曾研制U-2侦察机、SR-71“黑鸟”、F-117“夜鹰”,并深度参与F-22和F-35项目。其使命是预见未来威胁并快速交付颠覆性作战能力。
通过应用臭鼬工厂的快速原型开发方法和自主研发投入,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正在加速将下一代技术从设计图纸转化为实战装备。这项努力不依赖传统采购项目,而是寻求交付可被美国国防部采用并扩展的可操作原型。
这种战略转向的背景源于美国空军的“下一代空中优势(NGAD)”项目——一项高度机密且雄心勃勃的计划,旨在研发F-22的继任者。NGAD并非单一飞机,而是由多种系统构成的作战体系,旨在未来高强度威胁环境中维持空中优势。其核心是有人驾驶的第六代战斗机,周围围绕协作式战斗无人机、先进传感器、定向能武器、安全数据网络和多域指挥控制工具。NGAD的目标是通过在性能、隐身性、网络化作战和生存能力上的跨越式提升,超越来自中国和俄罗斯等对手的威胁。
然而,NGAD项目面临高昂成本和漫长研发周期的挑战。据估算每架飞机成本可能超过3亿美元,限制了可部署数量。在此背景下,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提出的现有平台改造方案,为五角大楼提供了更即时且可扩展的替代方案。
F-35和F-22“猛禽”战斗机的第六代特征集成预计将包括改进的低可观测进气口、先进任务系统、下一代电子战设备和更强大的机载处理器。这些升级将使飞机在拒止环境中更具韧性,同时增强其在联合全域指挥控制网络中的作战能力。
这一演变正值美国及其盟友日益关注维持空中优势的关键时期——此时对手正在部署先进综合防空系统,并自主研发第五代和第六代战机。通过为现有平台注入未来技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不仅提供了一种比完整第六代战机更经济的替代方案,还充分利用了F-35已建立的全球基础设施和生产规模。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计划打造集成第六代技术的高性能F-35变体,这一举措标志着空战未来的决定性发展。该计划确保美国及盟国空军保持能力领先地位,同时最大化现有战机投资回报。由臭鼬工厂主导的这一项目,印证了混合现代化在快速演变的国防格局中的日益重要地位。
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作者观点。
来源:江郡杂谈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