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的世界大赛上,全球关注。中场休息,突然画面一转,蹦出了一支由加拿大安大略省掏钱制作的广告。广告内容也没啥稀奇,就是剪辑了美国前总统里根的一段话,里根老爷子在里面字正腔圆地念叨着:“关税伤经济!”
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的世界大赛上,全球关注。中场休息,突然画面一转,蹦出了一支由加拿大安大略省掏钱制作的广告。广告内容也没啥稀奇,就是剪辑了美国前总统里根的一段话,里根老爷子在里面字正腔圆地念叨着:“关税伤经济!”
这话要是放在平时,顶多也就是个“今日反关税小贴士”。可它偏偏播在了节骨眼上。眼下美加两国正在进行一场旷日持久、磕磕绊绊的贸易谈判,尤其是在关税问题上,双方简直是剑拔弩张。而且,美国最高法院正准备审议自家总统加征关税的合法性问题,白宫那头正想方设法给法院施压。
这广告一出来,就像一根火柴扔进了火药桶。美国总统听了,那叫一个怒发冲冠!在他看来,这简直是赤裸裸的挑衅,是在“非法干预司法”!他当即发飙,怒斥“欺诈”,立马就叫停了美加贸易谈判,还撂下狠话:“再给加拿大加10%的关税!”
你可能觉得,不就一则广告,至于吗?这你就不懂了,这哪是广告不广告的问题,这分明就是加拿大把心里憋了很久的“委屈”借着里根的嘴,给狠狠地吼了出来!这吼声一出,把加拿大那种夹在美国霸权和自身生存之间,左右为难、憋屈到家的处境,暴露了个明明白白、一览无余。
说到底,加拿大的这种“憋屈”,说到底,跟它和美国的经济关系绑得太紧,脱不了干系。
打个比方,你家楼下有个小卖部,生意还挺红火。但问题是,小卖部里卖的八成货,都得从隔壁的“超级大超市”进,而且它的绝大部分利润,也都指着把货卖给“超级大超市”的顾客。你说,这小卖部,是不是得看“超级大超市”的脸色吃饭?
加拿大和美国,就是这么个情况。数据摆在那里,冷冰冰却又触目惊心:加拿大四分之三的出口,都一股脑儿地往美国送!去年,美加两国的贸易额,竟然超过了9000亿美元!汽车、能源,这些加拿大国民经济的顶梁柱产业,哪一个不是紧紧拽着美国这条线?平时还好,这种深度绑定,那是生意兴隆,财源广进。可一旦美国老大不高兴了,想耍个横,那加拿大可就惨了,这条“生命线”分分钟变成“锁喉绳”。
看看第二季度,加拿大GDP按年率萎缩了1.6%!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原因很简单,美国加征关税,把加拿大的出口通道堵了个大半,货卖不出去,经济自然就拉胯。这下你明白了吧,为啥一则广告就能让加拿大这般,因为那真的已经戳到了它的“痛点”,甚至可能是“死穴”!
这场风波,其实早就不止是买卖那点事儿了。它背后,是美国赤裸裸的政治施压和“老大”心态。
加拿大总理卡尼心里跟明镜似的,他当然知道美国在玩什么把戏。可手里没牌,能怎么办?嘴上只能说“我们随时都能谈”,私底下却也无奈地承认:“美国的政策,我们可管不了!”这话里话外,全是作为一个“小弟”的无奈和辛酸。
如果说外部的压力让加拿大喘不过气,那内部的分裂,简直就是雪上加霜。
还记得安大略省的省长福特吗?这老哥刚开始那叫一个硬气,拍着胸脯喊话,说要对美国“一美元对一美元反制”!这话一出,还真给加拿大民众打了一针兴奋剂,觉得终于有人敢硬气一回了!
结果美国那边一翻脸,福特省长立马就怂了!火速改口,说10月27日就停播广告,还嘴硬说“我们的目的已经达到了!”这前后反差,简直让人大跌眼镜。
这种“前硬后软”,其实暴露了加拿大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深层矛盾。联邦政府,也就是卡尼领导的那一拨人,想着怎么妥协才能保住谈判,怎么才能把损失降到最小;而地方政府,比如安大略省,它得为自己省里的产业和老百姓负责,它要的是真金白银的利益,要的是“出头”。可到头来,地方政府还是得跟着联邦政府认怂,这其中的心酸和无奈,真是只有自己知道。
更讽刺的是,你以为这事儿到此为止了?不!连当年里根老爷子的基金会都跳出来了,声明说广告“断章取义”,根本没经过授权!这下好了,加拿大本来想借里根之口吐露心声,结果被“正主”出来打脸,等于又被狠狠地补了一刀。
被逼到墙角的加拿大,看来是真急了。总理卡尼早早就放话,要在十年之内把非美市场的出口翻一番!这话一出,紧接着,外长阿南德就马不停蹄地跑了印度、新加坡,甚至还去了中国!这摆明了是要“多条腿走路”,往亚太地区找机会,给自己找条新出路啊!
你可能不知道,中国现在已经是加拿大第二大贸易伙伴了,按理说,中国这块“蛋糕”,加拿大完全可以好好利用。但是,之前加拿大却跟着美国老大哥的屁股后面,对中国的电动车加征关税。最后不仅得罪了中国,还遭到了中国的反制,自家大宗的油菜籽、猪肉出口都受到了影响。这下可把加拿大西部省份的农民们急坏了,一个劲儿地逼着联邦政府赶紧松口。
可就算这样,加拿大也不敢真的跟美国掰手腕。为啥?因为在国家安全这事儿上,它还得靠美国“罩着”。所以,就算想调整对华关系,它也只能偷偷摸摸地试探,小心翼翼地往前挪,生怕一个不小心,又被美国老大给“报复”了。
现在,卡尼政府一边眼巴巴地盼着美国能回心转意,一边又马不停蹄地寻找新的买家。可它能不能真正摆脱对美国的依赖,最终还得看它自己有没有那个骨气,有没有那个魄力,敢不敢真的“下真功夫”。
毕竟,靠着邻居施舍饭吃的日子,从来都不会安稳。
来源:奇闻观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