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油成“最犟种产品”?抠破指甲难开,厂家回应了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8 21:20 1

摘要:“高速上开车犯困,想涂清凉油提神,结果车开了 300 公里,指甲抠得生疼,铁盒盖子还是没打开。” 近日,一位网友在社交平台上的吐槽,让陪伴几代人成长的清凉油意外走红,还被冠上了 “最犟种产品” 的名号。​

一、开篇:300 公里车程的 “开盖难题”,老国货引发新吐槽

“高速上开车犯困,想涂清凉油提神,结果车开了 300 公里,指甲抠得生疼,铁盒盖子还是没打开。” 近日,一位网友在社交平台上的吐槽,让陪伴几代人成长的清凉油意外走红,还被冠上了 “最犟种产品” 的名号。​

这段看似夸张的经历,迅速引发了大量网友的共鸣。不少人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 “开盖血泪史”:有人用剪刀撬过盒盖,结果把铁盒撬变形;有人找家人帮忙,两人合力才勉强打开;还有人调侃 “想用上清凉油,得先练出‘铁指功’”。这款从小用到大的老国货,为何会因 “开盖难” 成为热议焦点?背后既藏着用户对产品体验的不满,也折射出老国货在 “情怀传承” 与 “实用创新” 之间的纠结。​

二、场景还原:“反人类” 开盖设计,网友的吐槽有多真实​

1. 日常场景里的 “开盖困境”​

在办公室工作的 90 后小林,是清凉油的忠实使用者。每到夏天,她都会在抽屉里备上一盒,用来缓解蚊虫叮咬和午后犯困。但每次使用前,“开盖” 都成了她的难题。​

“铁盒的边缘特别光滑,没有任何可以借力的地方,只能用指甲抠着盒盖和盒身的缝隙往上掰。” 小林说,她的指甲比较软,每次开盖都要反复尝试十几次,指甲边缘常常被抠得发红,严重时还会裂开。有一次她着急用,直接找同事借了一把美工刀,小心翼翼地沿着缝隙撬动,才终于把盖子打开,可铁盒也被划得满是痕迹。​

类似的情况在学生群体中也很常见。高中生小周说,他书包里的清凉油是奶奶特意准备的,叮嘱他上课犯困时涂一点。但有次上课实在困得不行,他在课桌下偷偷开盖,折腾了半天不仅没打开,还因为动静太大被老师点名。“那盒清凉油到现在还在我书包里,成了‘摆设’,不是不想用,是真的打不开。”​

2. 特殊场景下的 “紧急尴尬”​

相比于日常使用的不便,在一些紧急场景中,“开盖难” 的问题更让人抓狂。网友 @自驾爱好者老杨 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前段时间他自驾去外地,开了 4 个多小时后,明显感觉眼皮发沉,于是想拿清凉油提神。他一手握着方向盘,一手在副驾驶的储物格里摸出清凉油,可无论怎么用力抠,盒盖都纹丝不动。​

“当时高速上不能随便停车,我只能一只手开车,一只手继续跟清凉油较劲,手心都出汗了。” 老杨说,最后他没办法,只能把车开到服务区,找了个小卖部借了个钳子,才把盖子夹开。“本来是想靠清凉油解困,结果因为开盖耽误了时间,反而更累了。”​

还有网友分享了户外露营时的经历:晚上被蚊虫叮咬得睡不着,想涂清凉油止痒,可在没有工具的情况下,几个人轮流尝试,折腾了半个多小时才打开盖子。“当时就想,这清凉油的密封性也太好了,好到让人用不上。”​

三、厂家回应:一边守情怀,一边做改进​

1. 经典款不换的原因:怕丢了 “怀旧感”​

面对网友的集中吐槽,生产清凉油的上海厂家很快做出回应。厂家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其实早在几年前,他们就收到过不少关于 “开盖难” 的反馈,但一直没有对 3 克装的经典铁盒进行改动,主要是考虑到用户的 “怀旧情结”。​

“这款 3 克装的铁盒清凉油,从上个世纪就开始生产,包装设计几乎没怎么变过。很多老用户买它,就是因为熟悉这个包装,看到它就会想起小时候的场景。” 负责人说,之前他们曾做过一次小规模的市场调研,有超过 60% 的老用户表示 “不希望经典包装有太大改动”,担心改动后会 “没那味儿了”。​

厂家还提到,经典铁盒的尺寸较小,方便携带,无论是放在口袋、书包还是抽屉里,都不占地方,这也是很多用户选择它的重要原因。如果为了方便开盖而增大盒盖尺寸,可能会失去 “便携” 的优势,反而让用户不满意。​

2. 不 “犟到底”:推出改进款,分享开盖技巧​

虽然保留了经典款,但厂家也没有完全忽视用户的需求,而是采取了 “双管齐下” 的应对措施。一方面,他们推出了加高盒盖的新款清凉油。新款的盒盖高度比经典款增加了 1 毫米,虽然看起来变化不大,但增大了手指的着力面积,用户用指甲抠的时候更容易发力,开盖难度明显降低。​

另一方面,厂家还贴心地为用户提供了多种开盖建议。比如,建议用户在开盖前,先把铁盒放在手心搓一搓,利用手掌的温度让盒盖和盒身的缝隙稍微变大;或者用手指沿着盒盖的边缘轻轻按压,找到最容易撬动的位置后再用力。对于 10 克装的清凉油,厂家更是直接推荐 —— 这款的盒子尺寸更大,盒盖设计也更合理,开盖体验比 3 克装要好得多,适合对开盖难度比较敏感的用户。​

河南洛阳的一家清凉油生产厂家,还在官方账号上发布了一段 “开盖教程” 视频。视频里,工作人员演示了 “转着圈开” 的技巧:用拇指和食指捏住盒盖,轻轻转动几圈,让盒盖和盒身之间的密封性有所松动,然后再往上一掰,就能轻松打开。这段视频发布后,很快获得了几十万的播放量,不少网友留言 “原来还有这技巧,早知道就不用抠破指甲了”。​

3. 难开盖的 “隐情”:为了密封性,牺牲一点易开性​

厂家在回应中还解释了 “开盖难” 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 为了保证产品的密封性,防止药效挥发。清凉油的主要成分是薄荷脑、樟脑、水杨酸甲酯等,这些成分挥发性较强,如果包装的密封性不好,长时间放置后,药效会大打折扣,甚至失去原本的作用。​

“经典铁盒采用的是‘扣合式’设计,盒盖和盒身的贴合度非常高,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空气进入,从而保证清凉油在保质期内的药效。” 厂家负责人说,这种设计虽然导致开盖难度增加,但却是平衡 “密封性” 和 “药效” 的最佳选择。如果为了方便开盖而降低密封性,最终损害的还是用户的利益。​

为了证明密封性的重要性,厂家还展示了一组实验数据:在相同的储存条件下,经典铁盒包装的清凉油,保质期内的药效损失率不到 5%;而采用其他密封性较差包装的清凉油,药效损失率可达 15% 以上。“很多用户可能没意识到,难开盖的背后,其实是对药效的保障。”​

四、深层思考:老国货的 “两难”—— 情怀与实用如何平衡​

1. 情怀是 “根”,但不能成为 “绊脚石”​

清凉油的 “开盖难题”,其实是很多老国货共同面临的困境。一方面,这些老国货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经典的包装、熟悉的味道,都是它们吸引用户的 “杀手锏”,一旦轻易改动,很可能会失去老用户的支持;另一方面,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用户对产品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像 “开盖难” 这样的细节问题,很容易让新用户望而却步。​

就像网友所说:“我很喜欢经典铁盒的设计,也理解厂家想保留情怀的想法,但每次开盖都要抠破指甲,实在太影响使用体验了。” 这说明,情怀虽然是老国货的 “根”,但不能成为阻碍产品改进的 “绊脚石”。如果一味固守传统,忽视用户的实际需求,最终只会被市场淘汰。​

2. 灵活应对:“保留经典 + 推陈出新” 是破局之道​

从清凉油厂家的应对措施来看,“保留经典款 + 推出改进款” 的模式,或许是老国货平衡 “情怀” 与 “实用” 的有效途径。这种模式既照顾了老用户的怀旧情结,让他们能继续买到熟悉的经典产品;又满足了新用户对产品体验的需求,通过改进设计吸引更多潜在消费者。​

事实上,很多成功的老国货都采用了类似的策略。比如,大白兔奶糖在保留经典包装的同时,推出了独立小包装和各种新口味;回力鞋在传承经典款式的基础上,不断改进鞋底材质和鞋面设计,提升穿着舒适度。这些案例都证明,老国货只要愿意倾听用户的声音,在传承中创新,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3. 细节见真章:用户体验无小事​

清凉油的 “开盖难” 之所以能引发广泛关注,还因为它反映了一个普遍问题 —— 用户体验无小事。对消费者来说,一款产品的好坏,不仅取决于它的质量和功效,还与使用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息息相关。哪怕是像 “开盖” 这样的小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也会影响用户对品牌的好感度。​

厂家负责人在采访中也承认,之前他们确实对 “开盖难” 这个细节问题重视不够,认为 “只要产品好用,开盖麻烦一点没关系”。但从这次的网友反馈来看,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以后我们会更加关注用户的使用体验,哪怕是再小的问题,只要用户提出来,我们都会认真对待,及时改进。”​

五、用户反馈:理解与期待并存​

1. 老用户:理解情怀,也盼改进​

对于厂家的回应,老用户们大多表示理解。今年 65 岁的王阿姨,用清凉油已经有几十年了,家里的抽屉里一直放着几盒经典铁盒装。“我还是喜欢这个老包装,看着就亲切。之前开盖确实有点难,但用习惯了也就好了,现在知道了转着圈开的技巧,更方便了。”​

不过,也有部分老用户希望厂家能在保留经典包装的基础上,做一些更细致的改进。“比如在盒盖边缘加一个小小的凸起,不用太大,只要能方便手指借力就行,这样既不影响包装的整体外观,又能解决开盖难的问题。” 一位老用户建议道。​

2. 新用户:更看重实用,愿意尝试改进款​

年轻的新用户则更看重产品的实用性。95 后小张说,她之前因为 “开盖难”,一直不愿意用清凉油,宁愿选择其他提神产品。“现在听说厂家出了改进款,打算买一盒试试,如果开盖真的方便,以后可能会经常用。”​

还有不少新用户表示,他们对老国货其实很有好感,觉得老国货质量可靠、价格实惠,但希望老国货能在细节上多花点心思,让产品体验更符合年轻人的需求。“只要产品好用,我们也愿意为情怀买单,但前提是不能牺牲实用性。”​

六、未完的探索:老国货的创新之路还在继续​

如今,清凉油厂家的改进款已经陆续上市,市场反馈如何还需要时间来检验。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次 “开盖难” 的热议,给所有老国货品牌提了个醒:在传承经典的同时,一定要关注用户的实际需求,在 “情怀” 与 “实用” 之间找到平衡点。​

在上海一家老字号药店的货架上,经典款和改进款的清凉油并排摆放着。店员说,最近来买清凉油的顾客,很多都会主动询问两种款式的区别,不少人在了解到改进款开盖更方便后,会选择尝试改进款,也有一些老顾客坚持选择经典款。“不管选哪种,只要用户满意就好。”​

对于老国货来说,创新从来都不是要彻底抛弃传统,而是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优化,让老产品焕发出新的活力。就像清凉油,它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而解决 “开盖难” 的问题,只是它适应新时代需求的一小步。未来,还有更多的细节需要改进,更多的需求需要满足,老国货的创新之路,还在继续。​

在社交平台上,关于清凉油的讨论还在持续。有网友晒出了自己用改进款清凉油的体验:“确实比经典款好开多了,指甲终于不用受罪了。” 还有网友调侃:“现在好了,既能享受清凉油的提神效果,又不用练‘铁指功’,完美!” 这些声音,或许就是老国货在创新之路上最想听到的反馈。​

来源:一个人很精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