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葛有个“锦鲤大王”……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29 10:04 1

摘要:36岁的他鬓角已染了不少白霜,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是14年创业路磨出来的印记:从快递员到送水点老板,再到如今许昌地区规模最大的锦鲤养殖场负责人,他把墨蝶、金蝴蝶、红蝴蝶这些难养的珍稀锦鲤,从“赔钱货”变成了“财富鱼”,更让它们带着吉祥寓意游进了千家万户。

锦鲤游弋时,鳞片映着水光,像撒了一把碎宝石——这被称作 “水中活宝石”的生灵,不仅藏着人们对吉祥的期许,更成了长葛人宋一林的“事业勋章”。

36岁的他鬓角已染了不少白霜,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是14年创业路磨出来的印记:从快递员到送水点老板,再到如今许昌地区规模最大的锦鲤养殖场负责人,他把墨蝶、金蝴蝶、红蝴蝶这些难养的珍稀锦鲤,从“赔钱货”变成了“财富鱼”,更让它们带着吉祥寓意游进了千家万户。

从开快递站到包送水点,积累第一桶金

宋一林的创业起点,藏着几分无奈。2011年,22岁的他刚大学毕业,学的市场营销专业看似“热门”,实则“高不成低不就”,跑了好几家公司都没找到心仪的工作。

“与其给别人打工看脸色,不如自己闯一闯。”他咬咬牙,向父亲借了8万元——父亲虽对他是“放养式”教育,却不纵容盲目尝试,宋一林硬是打了张欠条,才拿到这笔启动资金,和朋友在郑州合伙开了家快递小站。

那时候的他,把“拼”字刻进了骨子里。快递点从早到晚离不开人,他天不亮就去装货,晚上扫描登记到深夜,为了不积压快递,常常错过饭点。他1.75米的个子,最瘦时只有110多斤,搬快递磨破的手套换下了一双又一双。

好在快递行业当时正值上升期,不到一年宋一林就收回了本钱。但他心里清楚,搬运货物是“青春饭”,行业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他没敢停步,很快转行承包了一家送水点。又一年过去,送水点运营得红红火火,他不仅还清了欠父亲的钱,还攒下了第一笔“创业积蓄”。

转型锦鲤养殖:初入行业遇重创,绝境中寻转机

真正让他扎根的事业,始于父亲的爱好。宋一林的父亲喜欢养金鱼,跟着父亲逛花鸟市场时,他发现锦鲤养殖业是个“潜力股”:从事的人不多,有资金和技术门槛,而且当时市场上墨蝶、金蝴蝶、红蝴蝶这些珍稀品种很少见,若能养好,不愁没销路。

为了摸清行情,他跑遍了全国的锦鲤展览会,越看越坚定:“虽然有机构在研究新鱼苗,但变现慢,谁能先把好品种推到市场,谁就能占先机。要是错过,以后只能跟着别人后面干,和打工没两样。”

2018年,宋一林押上全部积蓄,在郑州郊区承包了10亩鱼塘,一头扎进锦鲤养殖行业。

可他没料到,这些“宝贝鱼”比想象中难养得多——尤其是墨蝶、金蝴蝶、红蝴蝶,幼鱼阶段对营养和水质的要求近乎苛刻,必须喂细腻的豆浆才能保证存活率,而他当时没掌握好投喂量和频率,加上对鱼苗生长环境关注不够,第一年下来,鱼苗大量死亡,一下子赔了十几万,几乎亏掉一半家底。

屋漏偏逢连夜雨,还没等他缓过劲,鱼塘要拆迁的通知又砸了过来。“鱼苗不能扔,不然之前的努力全白费!”宋一林急得满嘴起泡,搬家需要钱,新鱼塘的建设、鱼苗的孵化更需要钱,可当时很多创业者都在缩减投资,没人愿意冒风险借钱。

就在他打算卖车凑钱时,朋友带着10万元现金找上门:“你随便用,啥时候还都行。”另一位好友听说后,直接塞给他一张5万元的信用卡。这份信任成了“救命钱”,也让他更坚定了要把锦鲤养好的决心。

“小鱼喝豆浆,大鱼喝中药”:精细化养殖打造优质锦鲤

经朋友介绍,宋一林来到坡胡镇水磨河村考察,一眼就相中了这里——从幸福湖引来的水源清澈干净,特别适合锦鲤生长。他很快和村里达成合作,投资50万元承包下50亩鱼塘,为墨蝶、金蝴蝶、红蝴蝶的鱼苗安了“新家”。

这一次,他把所有心思都放在了养殖技术上:幼鱼阶段,每天按时按量喂磨得细腻的豆浆,确保营养能被充分吸收;等锦鲤长大些,就在饲料里添加中药材,增强它们的体质;鱼塘每周定期杀虫、消毒,夏天从晚上10点到早上7点不间断打氧,冬天再冷也要半夜起来检查氧气泵,生怕出一点差错。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1年,疫情让线下销量下滑,宋一林又抓住了电商的“东风”,组建了5人直播团队——团队成员既是养殖场的工人,也是主播,每天轮流开2到3场直播,镜头里的墨蝶墨色如晕、金蝴蝶光泽似霞、红蝴蝶艳影若燃,很快吸引了全国的客户,鱼苗最远发到了新疆,一场直播最多能卖上万元,月销售额一度接近20万。

这一年年底,他还拿下了锦鲤“墨蝶”的河南省独家代理权;到2022年3月,他的养殖场成了许昌市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锦鲤渔场。随后,他又把渔场搬到了老城镇芦庄社区。

如今,宋一林的鱼塘里,上千尾锦鲤在水中游动,宛如一幅流动的画。从郑州的快递小站到长葛的锦鲤渔场,从两次借钱创业到把珍稀锦鲤卖向全国,宋一林的故事像一尾锦鲤,在创业的风浪里执着向前。

他说:“养鱼没有诀窍,就是勤快、用心;创业也没有捷径,就是顺应趋势、敢拼敢闯。”而那些在水中游动的墨蝶、金蝴蝶、红蝴蝶,不仅是他事业的见证,更带着“吉祥”的寓意,游进了更多寻常百姓家,把好运送到了每一个喜欢它们的人身边。

全媒体记者/李想

版式/王锐 校对/棠思 终审/赵凤丽

来源:长葛融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