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真实的生活却往往是,与公婆同住,处处碰壁,有些行为真不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是让人直呼“难以忍受”。你能想象有人用臭袜子擦桌子么?
撰写/情世闻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获至宝”。
可真实的生活却往往是,与公婆同住,处处碰壁,有些行为真不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是让人直呼“难以忍受”。你能想象有人用臭袜子擦桌子么?
网友直言:再忍我要搬出去!
省电本没有错,白天不开灯尚且说得过去。可天色已暗、屋内黑成伸手不见五指还坚持不开灯,那就是过于极端了。打开灯被指责浪费,还要被念叨“不懂生活”“还没到真正晚上呢”。
晚上有时卧室忘记关灯,看电视都会被训斥“两分钱也要省”。最崩溃的是夜里上厕所都要摸黑,经常差点摔一跤。与其省出的一点点电费,不如投资在健康安全吧。真要摔出点什么,医药费顶几年的电费。
工作日必须早起,本就辛苦,周末终于盼个睡懒觉,却从六点开始接收“全屋响”。锅碗瓢盆翻天响,一个不落,更莫名其妙的是抖音小视频、直播连麦——整个房间回荡着主播的吆喝与大笑。
仿佛只有制造噪音才算早起勤快,椅子拖地、一切可响的东西都要狠狠使劲。这样的生活节奏,无论怎么讲道理都改不了,逢休息日如期而至,令人崩溃。
给生活费给得明明白白,嘱咐别捡拾垃圾堆的瓶瓶罐罐,还是拦不住他们每天转社区,拾纸盒塑料瓶,全往床底塞。洗碗连洗洁精和自来水都省,不管是否洗干净。菜板台面宁愿堆放发霉,也舍不得用清洁剂。
更离谱的是用完卫生间不冲水,“下一次一起冲,水费能省就省”。讲卫生道理完全无效,小孩不时细菌感染,还要反问:“生病跟我有关系?”
做饭不该同时用排油烟机,用“开窗就行”反驳,用“农村哪有那玩意儿”做盾牌。结果全年下来屋里油烟缭绕,窗帘、沙发等被熏得黏糊糊。
为这几度电,最后整屋清洗,时间金钱花得更多,卫生状况一团糟。
左邻右舍谁家添丁口、谁家闹矛盾,比小区物业还清楚。买个东西马上盘问价钱、用途,贵了必然批评一通。周末点外卖立刻被质问:“懒到自己都不会做饭?”
丢了东西抱怨句自己都找不到,老人马上跟一句“整天不知道忙什么”,让人哭笑不得。
快递刚进门就被抢着拆,个人隐私压根不存在。如果需要进卧室,从不用敲门,直接推门而进。
不分场合,不顾场景,随时可以打扰,家庭界限荡然无存。
最无法忍受的还是,当家里发生分歧,老人习惯在亲戚、邻居,甚至网络上渲染家庭矛盾。一点小事添油加醋传出去,引来陌生人指指点点。
常常一句玩笑或者争执,就被包装成“苦情故事”,让全世界来评判自家人。
试图沟通换来的永远是:“都是为了你们省钱!”讲点科学反而招来怒火,一说就爆炸。
最终看到的,都是同样的结局:把省下的钱用在保健品、低价团购上,对儿女千防万防,对外人掏心掏肺,帮了外人还破坏了自家关系,却从未觉悟。
唠叨总结:
这些自以为“对”的执念,带来无尽摩擦。你还遇到哪些让你无可奈何的老人习惯?欢迎留言讨论。希望我们都能更理解彼此,也期待有一天能找到更好的相处之道。
作者声明:文中图片均取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联系删除。
来源:知世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