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一幕:红军城沦陷倒计时!绝望外国佣兵冒死突围,俄乌无人机竟联手“清理门户”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9 09:31 1

摘要:就在上周,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罕见地在社交媒体上坦承:“红军城(乌称波克罗夫斯克)的局势已极度艰难!”他口中的“艰难”,实则是俄军装甲洪流碾过城郊防线,侦察小队渗透市区的残酷现实。更致命的是——所有后勤补给线被彻底切断,城内守军成了真正的“孤岛困兽”。

俄军对红军城的包围圈,终于还是扎紧了口袋。

先抢红包呀,最高有25888元:#双11带货挑战赛#

就在上周,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罕见地在社交媒体上坦承:“红军城(乌称波克罗夫斯克)的局势已极度艰难!”他口中的“艰难”,实则是俄军装甲洪流碾过城郊防线,侦察小队渗透市区的残酷现实。更致命的是——所有后勤补给线被彻底切断,城内守军成了真正的“孤岛困兽”。

顿涅茨克领导人普希林随后补刀:红军城大部区域,已插上俄军旗帜。
而俄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的军事会议通报,更将乌军逼入绝境:中央军区部队已合围31个乌军营级单位,超5000名士兵被锁死在日益缩小的包围圈中。

一、包围圈如何炼成?一条公路定生死

红军城的命运,早在俄军攻占罗金西克镇时就已注定。
这条从红军城向西经罗金西克、通往多布罗皮利亚的公路,是乌军唯一的生命线。它的失守,意味着粮食、弹药、援兵——所有生存希望戛然而止。

地图上,红军城至罗金西克之间似乎还有个“缺口”。但任何试图穿越的坦克或小队,都成了俄军空地火力的活靶子。俄炮兵像掐表般精准覆盖公路,无人机24小时盘旋监控。一位前线俄军士兵在社媒留言:“这里不是战场,是屠宰场通道。”

二、外国佣兵的反噬:当“援军”变成“逃兵”

包围圈中最绝望的,并非乌克兰正规军。
而是那些远渡重洋来“助阵”的外国雇佣兵——尤其以哥伦比亚籍为主力。

欧洲记者透露,这些佣兵早已士气崩盘。许多人向本国政府发求救信, begging(恳求)回国。“我们不想为乌克兰而死!”一名哥伦比亚佣兵家属向媒体哭诉。为防止逃亡,乌军甚至派专人监视他们,收缴护照、控制通讯。

讽刺的是,这些曾被西方媒体鼓吹为“国际义勇军”的战士,如今沦为战场上的“双重累赘”:对俄军是敌人,对乌军是隐患。

三、亡命T-72:一辆坦克与八条人命的末日狂奔

10月27日,俄军无人机镜头拍下震撼一幕:
一辆T-72EA坦克从红军城西郊冲出,向罗金西克方向亡命突围。
这是外国佣兵策划的“自杀式逃亡”——在俄军最后通牒生效前的最后窗口期

但接下来发生的,连久经沙场的老兵都直呼“荒诞”:

俄军“索马里”特种营的FPV无人机率先命中坦克履带

紧接着,两架乌军FPV无人机突然俯冲,精准轰向炮塔

幸存的佣兵跳车窜入灌木丛,乌军无人机竟调转机头追杀……

最终,8名哥伦比亚佣兵全数被炸身亡。

四、无人机战争:没有英雄,只有棋子

这场“俄乌联手追杀叛逃者”的戏码,赤裸裸揭示了现代战争的冰冷逻辑:

乌军飞手奉命“锄奸”
在总司令西尔斯基“死守红军城”的严令下,任何逃亡即叛国。乌军无人机追杀坦克,实为“战场纪律执行”——用同袍的鲜血震慑其他动摇者。

俄军的“死亡直播”
俄军第一时间公布全程视频,既是心理战(瓦解守军意志),更是向世界秀出“无人机绞杀链”的威力。正如俄军事博主所言:“红军城已成新战术试验场,突围=送死。”

佣兵悲剧的本质
这些哥伦比亚人为何而死?为自由?为信仰?不,他们只是国际政治博弈中的廉价耗材。当西方援助乏力、战场逆风,首当其冲被牺牲的永远是“外围力量”。

五、历史的回响:战争从未改变人性

看着无人机视角下燃烧的T-72坦克,不禁想起克劳塞维茨那句警告:“在战争中,政治目的吞噬人性。”
红军城内5000守军的命运,外国佣兵的悲惨结局,不过是这条铁律的又一次验证。

而对屏幕前的我们而言,这场荒诞猎杀的最大警示或许是:
当战争被简化为无人机镜头下的“即时毁灭”,人命便成了数据流的尘埃。 没有荣耀,没有叙事,只有履带旁的焦尸,和千里外按下按钮的冷漠。

结语
红军城的硝烟终将散去,但T-72坦克燃起的黑烟,将在战争史上刻下诡异一笔——
它见证俄乌士兵的殊死搏杀,也见证蝼蚁般的佣兵如何被时代巨轮碾碎。
而比死亡更可悲的是:
他们拼死逃离地狱的那一刻,竟同时成了交战双方的公敌。

来源:料惊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