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什么最会做生意的永远是潮汕人?#“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人,有钱赚的地方就有潮商。”1500 万人口的潮汕地区,走出了李嘉诚、马化腾、黄光裕三位中国首富,“东方犹太人” 的名头早就传开了。这股会做生意的本事,不是天生的,全是地理、历史和老祖宗传下的规矩慢慢磨出
#为什么最会做生意的永远是潮汕人?#“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人,有钱赚的地方就有潮商。”1500 万人口的潮汕地区,走出了李嘉诚、马化腾、黄光裕三位中国首富,“东方犹太人” 的名头早就传开了。这股会做生意的本事,不是天生的,全是地理、历史和老祖宗传下的规矩慢慢磨出来的。
潮汕这地方,韩江、榕江、练江三条江都往海里流,可十亩地只有一亩能种粮食,每年台风一来,庄稼全被淹,根本没法靠种地活命。
早在唐朝,潮汕人就被逼着往海里闯 —— 南澳岛的老码头底下,挖出来的碎瓷片全是越窑的,当年就是装船运到南洋换钱的。到了明朝,朝廷不让下海,潮汕人没法活,干脆组了武装船队,一边防海盗,一边躲官船,硬闯出一条私商航道,船身的划痕全是拼出来的记号。
清朝开海禁后,“红头船” 成了潮汕人的命根子。樟林古港的红桅杆船一艘接一艘往东南亚开,16 到 19 世纪,连外国海图上都标着 “南澳岛是贸易枢纽”。2007 年捞上来的 “南澳 Ⅰ 号” 沉船,里面三万件瓷器,有景德镇的青花,还有漳州的彩瓷,甚至藏着要运去国外的果核,明摆着这儿就是当年的 “国际货仓”。靠海吃海的潮汕人,早就把 “敢闯” 刻进了骨头里。
汕头小公园的骑楼群,1928 年就挤满了美、英、德的洋行,56 家外国商户在这儿跟潮汕人讨价还价,现代生意经就是这么学来的。当年红头船带回的不只是银元,还有 “侨批”—— 海外潮商寄回家的汇款单,上面又写家里事又说生意经。有封 1937 年的侨批特典型:泰国潮商让家人 “番薯收了赶紧寄南洋”,又特意嘱咐 “曼谷棉纱涨价三成,多收点布匹过来”,家书和生意经全写在一张纸上。
潮汕人的生意从不在办公室谈,全在功夫茶桌上。三个茶杯轮着喝,喝的不只是茶,是 “自己人” 的暗号。黄光裕 1985 年往北闯,一没钱二没货,全靠潮汕老乡 “先给货卖,赚了再给钱”,才拿到第一批家电。2010 年国美乱成一团,潮汕帮三天就凑了 20 亿稳住局面。
现在这规矩还管用:广西潮汕商会底下有 8 个办事的部门,连全球一百多家潮商组织都能串起来。400 多家会员企业,听见潮汕话就敢做生意,根本不用查资质。当年宝能姚振华跟万科掰手腕,背后站的也是潮汕商帮的钱袋子。
潮汕人从不玩 “你赚我就亏” 的死对头玩法,反倒信奉 “有钱一起赚”。立白集团的陈凯旋刚开始卖洗衣粉时,给老乡的提成比别人多两成,才三年就把货铺到了全国 2000 个点。深圳华强北的潮汕老板们更聪明,大家约好不互相压价,硬是把山寨手机做成了全球都认的生意。
近几年翁创杰还带着大家升级:花 1.12 亿盖了栋纺织总部楼,拉来 80 家企业一起干,把汕头内衣从 “替人贴牌” 做成了 “全球都来进货” 的大生意。
晋商靠钱庄、徽商靠卖盐,都跟官府绑得紧,潮汕商人不这样。他们离权力远远的,一门心思只琢磨生意。2000 年的时候,香港股市四成的钱都是潮汕商人的,光潮汕四大家族,2016 年手里的资产就超过一万一千亿。
这种实在劲儿让他们不管遇到啥风浪都能扛过去:泰国正大集团刚开始就卖菜籽,老板谢易初给四个儿子取名 “正民、大民、中民、国民”,暗里藏着 “把生意做回中国” 的心思。1981 年拿到深圳第一张外资执照,到 2022 年中国区一年就卖 2000 亿。黄光裕出来后也不恋旧,赶紧搞直播带货,两年就把国美线上生意做到了四成。
潮汕人教孩子做生意,从不在课堂上讲大道理,全是在生活里耳濡目染:看侨批学怎么看行情,在茶桌上学怎么处关系。现在的年轻人更会玩,把老规矩融进了新行业。
广州白驹科技的江育进,二十万贷款起家,在铁皮房里熬台风天,抓住运营商线上转型的机会,把手机卡生意做到了行业第一,现在又搞 AI 营销,车里早就备好了香港牌照,就等着往海外闯。还有 “兼职猫” 的王锐旭、“快看漫画” 的陈安妮,用手机 APP 接着抱团赚钱,把潮汕人的圈子搬到了网上。
从樟林古港的红头船到现在的写字楼,从明朝的瓷器生意到今天的 AI 买卖,潮汕人会做生意的密码其实特简单:地里刨不出饭逼出来的敢闯劲儿、亲戚老乡攒下的信任、跟大家一起赚钱的聪明,再加上不跟风、踏实做事的实在。这就是他们能在商海里混五百年还这么厉害的根本原因。
来源:奋进的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