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几天一起吃饭,朋友拿着手机拍我看恒瑞医药的三季报,皱着眉说:“你看这数多好看,营收、利润都涨了不少,我还以为能跟着赚点,结果财报一出来,股价连着跌了两天,总共跌超5%,白高兴一场!”我凑过去翻了翻财报,还真跟他说的一样。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201.89亿元
前几天一起吃饭,朋友拿着手机拍我看恒瑞医药的三季报,皱着眉说:“你看这数多好看,营收、利润都涨了不少,我还以为能跟着赚点,结果财报一出来,股价连着跌了两天,总共跌超5%,白高兴一场!”我凑过去翻了翻财报,还真跟他说的一样。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201.89亿元,比去年同期涨了18.67%;扣完各种成本税费后净赚的钱(归母净利润)有46.20亿元,增速更是飙到32.98%,比起前两年偶尔还亏点的情况,这数据确实够拿得出手。可偏偏就是这“亮眼成绩”,没换来股价上涨,反而让不少投资者犯了嘀咕。明明赚得多了,为啥市场不买账?这里面藏着几个实在的隐忧,得掰开了说才清楚。
首先你得明白,这亮眼的业绩里,有块“一次性的外快”。财报里写得明明白白,前三季度利润能涨这么多,主要是二季度收到了Merck Healthcare给的1.6亿欧元“授权费”。简单说就是恒瑞把某个药的海外权益卖了,对方一次性付的钱,这笔钱直接算成了收入,一下就把利润拉高了。要是把这笔“外快”拿掉,真实的经营情况就露出来了。单看2024年第三季度,营收65.89亿元,同比只涨了12.72%;净赚11.88亿元,同比才微涨1.91%,要是再扣掉这种偶尔的收入(非经常性损益),增速只剩0.84%,几乎快没增长了。更关键的是,三季度赚的钱比二季度直接少了超42%,这种“越赚越少”的势头,难免让市场担心“后面是不是没力气涨了”。要知道,2024年上半年恒瑞净利润增速还高达48.67%,前后差这么多,投资者心里肯定打鼓。
更让大家犯嘀咕的是,手里不缺钱的恒瑞,突然说要去港股上市。截至2024年9月底,恒瑞账上的现金就有221.3亿元,还有7.74亿元能随时卖的金融资产,光前三季度靠钱生钱(财务收入)就赚了4.48亿元,差不多占了净利润的十分之一。这么有钱还要募资,难免让人多想:是不是后面要花大钱?而且港股跟A股的估值逻辑不一样,同类药企在港股的价格普遍比A股低不少。比如凯莱英港股股价是A股的70%,复星医药港股更是只有A股的56%。市场担心,恒瑞去港股上市后,A股股价可能会被拉低,手里有股的人利益会受影响,这也是股价下跌的一个重要原因。
还有两个费用数据,也让投资者看出了隐忧。为了保住市场份额,恒瑞的销售费用一直不低,2024年前三季度花了61.09亿元,比去年还多了12.94%。说白了就是钱花在推广、渠道上了。虽然研发投入也在加力,前三季度砸了45.49亿元搞研发,同比增长22.12%,比营收涨得还快,三季度还有3种创新药的上市申请被国家药监局受理,但市场更关心“这些投入啥时候能换成真金白银的收入”。创新药这东西,研发周期长、风险还高,就算恒瑞有170个在研的药,2025年已经批了9款新药和6个新适应症,可眼下医保砍价越来越严,2025年创新药想进医保,成功率预计会跌24%,就算谈判成功了,好药要进医院,还得闯“控费”“审批”好几关。这种“投入看得见,回报不确定”的情况,让大家对短期赚钱的预期打了折扣。
还有个大背景不能忽略,就是整个医药行业今年都挺吃力。2024年第三季度,整个医药板块的净利润增速是-16.03%,意思是行业整体在亏钱。虽然恒瑞靠着转向创新药,已经慢慢走出了前些年“集采压价”的阴影,2024年创新药收入占比甚至第一次超过50%,但行业大环境的谨慎情绪还是会影响到它。投资者现在更愿意等,等看到“研发投入真能变成收入增长”“销售费用能慢慢降下来”这样的明确信号,才敢放心买。
不过要是把眼光放长,恒瑞的底子其实在慢慢夯实。创新药的“储备库”已经成型了,不只是在肿瘤领域有卡瑞利珠单抗这种卖得好的药,还在心血管、代谢这些非肿瘤领域布局了47个项目,等于铺了第二条增长的路。2025年8月获批的泽美妥司他片,作为国内首个自己研发的EZH2抑制剂,上市前就通过海外授权拿到1100万美元首付款,后面还有超7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这种“研发+授权”的模式,既能分摊风险,还能补充资金。而且现在政策对创新药也越来越支持,新药获批后最快1个月就能挂网卖,商业化的速度在加快。
说到底,市场这次的“不买账”,更多是对短期不确定的反应。一次性收入拉高了业绩、去港股上市的估值顾虑、研发回报要等时间,这些都让大家变得谨慎。其实不光是恒瑞,很多从“老路子”转向“新方向”的企业,都会经历这样的阶段:市场盯着眼前的涨跌,企业却在偷偷铺长期的路。咱们不用总纠结股价这两天涨了还是跌了,反而可以多看看它的研发管线有没有新进展、创新药能不能顺利卖到患者手里,这些才是真能撑住企业的“硬底气”。毕竟中国药企从“跟着别人做仿制药”到“自己搞创新药”,本来就不是一步到位的事,恒瑞现在的“蓄力”,说不定就是后面能走得更稳的基础。
来源:健康趣话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