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亩产400斤的实战攻略!老农总结:这四个阶段才是提产关键!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9 08:24 1

摘要:种花生这事儿,我琢磨了12年才算摸透门道。前几年瞎忙活,一亩地撑死收200来斤,看着别人亩产400斤眼馋。后来自己踩坑试错,才发现关键不在种子多好,而是每个生长阶段的管理细节。今天就把压箱底的实战方法分享给大伙,从选地到收割,全是能落地的真招。

种花生这事儿,我琢磨了12年才算摸透门道。前几年瞎忙活,一亩地撑死收200来斤,看着别人亩产400斤眼馋。后来自己踩坑试错,才发现关键不在种子多好,而是每个生长阶段的管理细节。今天就把压箱底的实战方法分享给大伙,从选地到收割,全是能落地的真招。

我最早栽跟头就栽在重茬上,同一块地连种两年花生,第二年亩产直接掉了100多斤,叶子还老发黄。后来改成花生、玉米、大豆三年轮作,土壤里的病菌少了,出苗率都高了不少。

整地也得下硬功夫,深耕必须到25厘米,浅了花生的根扎不深,结的荚果又小又空。我每年开春都用旋耕机翻两遍,把土块打得碎碎的,这样种子好扎根。底肥我偏爱腐熟的羊粪,每亩撒3000斤,再掺30公斤磷酸二铵,肥效慢还不烧苗,比光用化肥靠谱多了。

选种就认花育25号,结荚多还饱满。教大家个挑种子的窍门:把种子掰开看芯,只要胚芽是鲜亮的,没黑点,出苗率准能到九成以上,比瞎买一堆种子强。

别看着别人播种就跟着动,地温没到15℃千万别下种!我以前心急,清明前就播了,结果种子在土里烂了一半,补苗都来不及。现在每天早上都用土温计测,温度够了再动手,晚几天没关系,就怕赶早不赶巧。

播种深度也有讲究,3-5厘米最合适。我之前图省事播得浅,一场风过,麻雀啄走不少种子;后来又播深了,苗拱不出来,长得又黄又弱。现在我都是按“行距45厘米、株距18厘米”来,每穴放2粒种子,播完用脚轻轻踩一下,既能保墒,又能让种子和土贴紧。

花生想多结果,关键看花针能不能顺利入土。一看到开花,就得赶紧培土,把行间的土往根部堆,堆成小垄的样子,这样花针就能顺着土坡扎进地里结荚。我每年都培两次土,这么做下来,结荚率能明显提高。

浇水这时候也得讲究,就像喂小孩吃饭,得“少食多餐”。土干了就小水慢灌,别浇太猛;要是赶上雨季,提前挖好排水沟,不然水积在地里,荚果容易烂。去年我偷懒没清沟,一场大雨后,地里泡了水,烂了不少荚果,心疼得我好几天没睡好。

种花生最头疼的就是蛴螬,专咬根部和荚果,一旦爆发,能把半亩地的收成啃没。我现在播种前就用辛硫磷拌种,拌一次能管一整季,基本没再遭过虫。要是遇到蚜虫,用吡虫啉喷一次就行,记得重点喷叶子背面,虫卵大多藏在那儿。

叶斑病也得早防,刚发现叶片上有黄点,就赶紧喷多菌灵,隔一周再补喷一次,别等叶子全黄了再治,那时候就晚了。另外提醒大伙,配农药时浓度宁淡勿浓,我有回手抖倒多了,叶子全被烧得卷起来,后悔都来不及。

最后再给大家说两个增产小秘诀:一是花期喷肥,用0.2%的磷酸二氢钾加硼肥,傍晚的时候喷在叶面上,荚果会明显更饱满,去年就靠这招多收了30多斤;二是控旺长,要是植株长到30厘米以上,就喷点多效唑,既能防倒伏,还能让营养往荚果上走。

收割也得看准时候,底部叶片发黄、荚果纹路清晰,就赶紧收。我邻居老张去年晚收了三天,赶上连阴雨,荚果全发芽了,一年的功夫全白费。晒果时别堆太厚,铺薄层通风就行,暴晒会影响出油率,卖不上好价钱。

大伙要是在种花生时遇到啥难题,随时在评论区说,咱们一起交流。觉得这些方法有用,就点赞收藏,转给身边种花生的朋友,让大家都能多收成!

来源:完好轩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