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航母+1.1亿损失:美军坠机撕开美军遮羞布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9 08:06 1

摘要:这两天美军在南海掉飞机的事儿,看乐了也看透了——50岁的“尼米兹”号想搞“退休前最后一次秀肌肉”,结果半小时内摔了直升机又摔战斗机,给刚要去日本摆大哥谱的懂王结结实实泼了盆冷水。

尼米兹南海半小时坠两机:懂王甩锅燃油,美军霸权早被“老装备+穷兵”拖垮了!

这两天美军在南海掉飞机的事儿,看乐了也看透了——50岁的“尼米兹”号想搞“退休前最后一次秀肌肉”,结果半小时内摔了直升机又摔战斗机,给刚要去日本摆大哥谱的懂王结结实实泼了盆冷水。

这哪是“意外事故”?分明是美国军事霸权“外强中干”的现场直播。

先唠唠这出“打脸大戏”:剧本写得越牛,摔得越疼

美军原本给“尼米兹”号的退休巡演剧本,简直是好莱坞级别的:

作为1975年服役的“功勋航母”,2026年就要退役了,这次部署是“最后一站秀肌肉”——

先闯南海喊“自由航行”,给菲律宾小弟撑场面,再赶去日本和懂王视察的“华盛顿”号航母“双舰合璧”,完美收官 。

结果10月26号下午,剧情直接崩了:

→ 14:45,一架MH-60R“海鹰”直升机刚起飞就扎进南海,3名机组人员靠搜救队捡回一条命;

→15:15,还没等甲板收拾干净,一架F/A-18F“超级大黄蜂”又一头栽进海里,俩飞行员弹射逃生 。

最讽刺的是懂王的反应:当时正坐专机飞日本,被问起这事憋了半天,蹦出句“可能是燃油问题”——

这甩锅速度,比搜救队捞人还快。

反观咱们这边,直接表态“可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一对比,格局高低立现。

不得不承认,美军这“全球摆谱”的架子还没倒,但细看全是“纸糊的”:

1. 靠“超期服役”撑场面,航母成了“移动养老院”

“尼米兹”号早该退休了——核反应堆设计寿命就50年,现在已经“超期服役”,2024年审查时勉强拿到“适航证”,只能多撑到2026年拆解 。可新航母掉链子啊:

→“福特”号2017年服役,电磁弹射故障不断,连F-35C都没法正常部署,花了130亿美金成了“码头吉祥物”;

→“肯尼迪”号2017年下水,交付时间从2025年拖到2027年,美军航母数量直接从11艘降到10艘,连“全球部署最低需求12艘”的线都摸不到了 。

没办法,只能把“尼米兹”当“救火队员”用:今年4月从美国出发,先闯西太再奔中东打胡塞武装,10月又折返南海,7个月没歇过——老骨头早被折腾散架了 。

2. 喊着“对抗中国”的口号,士兵先崩了心态

美军高层天天给士兵灌“对华竞争”的毒鸡汤,甚至鼓吹“要打海战”,结果把人逼得神经高度紧张。

军事专家张军社就说,这种“做贼心虚”的状态最容易出岔子——怕被中方火控锁定,起飞降落时手一抖,程序漏了就摔机 。

更糟的是“钱袋子”崩了:美国政府停摆后发不出军饷,士兵得去银行贷款、领救济粮,肚子都填不饱,哪有心思搞战备?

这种“士气低落+精神高压”的组合,出事故是早晚的事 。

要是说“摆谱”是美军的“火焰面”,那内部的衰败就是浇不灭的“海水”,三个坑直接把美军拖进死循环:

1. 装备“超期服役”,零件靠“拆东墙补西墙”

F/A-18战斗机设计寿命4000小时,现在平均飞了6000多小时,早成了“空中老破车”——

今年4月“杜鲁门”号的F-18连牵引车一起摔海里,5月勾不住阻拦索,8月又在海岸坠毁,一年摔4架成了常态 。

更要命的是“卡脖子”:F-18的关键零件得用稀土做,可美国稀土供应链几乎全依赖中国,自己挖不了也炼不了 。

现在零件断供,只能把停飞飞机的零件拆下来装现役机上,跟“丐帮捡破烂”似的。

2. 新装备“难产”,跟中国差距越拉越大

美军还在为“福特”号的弹射器头疼,咱们的福建舰已经“弯道超车”:2025年9月刚完成歼-15T、歼-35、空警-600三型机的电磁弹射,2026年春就能入列,半年内就能形成初始战力,2027年就能带75架舰载机闯西太。

一边是“老舰硬撑”,一边是“新舰快跑”,美军这“代差焦虑”只会越来越重。

3. 全球部署“疲于奔命”,航母不够用成常态

美国想靠10艘航母管全球,结果现在能正常干活的只剩4艘——5艘在维修排队,2艘调休 。

就拿中东来说,3月刚加派“卡尔·文森”号去撑场面,南海这边就得让“尼米兹”连轴转,看似“全球响应”,实则是“拆东补西”的疲于奔命。

公允说,美国航母数量仍全球第一,10艘的家底还是比多数国家厚,但架不住“用得太狠、补得太慢”——

就像一辆跑了50万公里的豪车,再刷漆也遮不住发动机的朽味。

尼米兹的坠机不是“意外”,是美国“为霸权透支实力”的必然:想靠“秀肌肉”维持地位,结果老装备扛不住、新装备跟不上、人也垮了,陷入“越秀越丑、越丑越要秀”的死循环。

等福建舰明年入列形成战力,美军这“霸权架子”只会更难撑。

你觉得美军这波“透支”还能扛多久?

来源:未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