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住有所居”到“老有颐养” 涪城西园村用“坝坝宴”烹出基层治理“幸福味”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29 02:25 1

摘要:岁岁重阳,敬老情浓。10月27日,在四川绵阳市最大的安置房小区——涪城区青义镇西园村,一场以“重阳暖意浓”为主题的大型敬老活动隆重举行。活动集表彰先进、文艺汇演、发放慰问金和百桌坝坝宴于一体,为辖区老人送上了节日的温暖与祝福。

岁岁重阳,敬老情浓。10月27日,在四川绵阳市最大的安置房小区——涪城区青义镇西园村,一场以“重阳暖意浓”为主题的大型敬老活动隆重举行。活动集表彰先进、文艺汇演、发放慰问金和百桌坝坝宴于一体,为辖区老人送上了节日的温暖与祝福。

活动在庄严的表彰仪式中拉开帷幕。一批“孝老爱亲模范”受到公开表扬,他们中有悉心照料患病长辈的子女,有长期帮扶邻里老人的志愿者,也有以身作则、默默奉献的银发长者。获奖者们接过荣誉证书和礼品,台下掌声经久不息,他们的感人事迹在现场分享和广播传递中,深深感染了每一位村民,让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愈发深入人心。

随后,精彩的文艺表演轮番登场。舞蹈《唱支山歌给党听》、杂技《高空飞砖》、川剧绝活《变脸》以及气势恢宏的大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节目,赢得了老人们的阵阵掌声与喝彩。活动现场,村支两委还贴心地为60岁以上的老人们按不同年龄梯度发放了慰问金,表达了社会对他们的关爱。

临近中午,经过志愿者们一上午的紧张忙碌,备受期待的百桌坝坝宴正式开席。100余张餐桌在村委会广场整齐排列,村组干部和志愿者们化身服务员,将一道道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菜肴,如家常排骨、清蒸鲜鱼、滋补炖鸡汤等端上餐桌。老人们欢聚一堂,品美食、拉家常,脸上洋溢着幸福满足的笑容。“现在党的政策真的好,我们老人过节,有节目看,有慰问金拿,还有这么热闹的坝坝宴吃,心里太高兴了!”老人唐正茂激动地说道

“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村因支持城市建设集中安置于此,如今生活条件改善了,更要将敬老孝亲的优良传统传承下去。”西园村党总支书记胡正刚表示,每年重阳节为老人们举办暖心活动,就是要让安置小区的每一位老人都能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让孝老爱亲的良好风尚代代相传。”

据悉,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更展现了西园村邻里和睦、文明和谐的新风貌。(晓雪)

炬光观察 | 坝坝宴里品出的,是文明传承与治理智慧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涪城区青义镇西园村百桌坝坝宴升腾起的,不仅是菜肴的热气与香气,更是尊老敬老这一中华传统美德的现代暖流,是基层社区治理中以文化人、以情聚心的生动实践。

在许多人感慨“年味淡了”、“人情薄了”的今天,一个大型安置小区何以能组织起如此规模、饱含真情的敬老活动?其背后,折射出的是一种主动的文明传承与精细的社区治理智

首先,这场活动超越了简单的节庆慰问,构建了一个道德弘扬的公共空间。通过公开表彰“孝老爱亲模范”,将原本存在于家庭内部、邻里之间的感人事迹置于聚光灯下,使其成为全村共同学习的精神财富。这种仪式感强烈的表彰,是对美德的公开肯定与嘉奖,有效激发了社区居民见贤思齐的内生动力,让“敬老爱老”从一句口号、一种私德,转变为一个社区鲜明的价值导向和公共意识。这无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基层落细、落小、落实的鲜活样

其次,它精准地满足了安置小区居民的精神归属需求。西园村作为全市最大的安置房小区,居民从分散居住到集中安置,生活空间和方式的巨变,可能带来邻里关系的疏离与社区认同感的弱化。而重阳节这场集表彰、演出、宴饮于一体的盛大活动,恰恰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情感交流平台。老人们围坐一堂,观看熟悉的文艺节目,品尝家乡风味菜肴,在欢声笑语和闲话家常中,强化了彼此的联系,消弭了高楼大厦可能带来的隔阂,重新找到了“家”的归属感和社区的凝聚力。这充分体现了基层治理者对社会变迁中居民心理需求的深刻洞察与有效回应

再者,活动展现了“党建引领+志愿服务”的强大合力。从活动的策划组织,到现场的忙碌服务,处处可见村支两委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的身影。他们不仅是政策的执行者,更是温情的传递者。这种组织模式,既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在弘扬传统美德、促进社区和谐中的核心引领作用,又广泛动员了社会力量参与,形成了“人人参与、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良性互动格局,有效提升了社区治理的效能与温

西园村的重阳坝坝宴,吃的是一餐饭,暖的是众人心,聚的是邻里情,扬的是孝文化。它告诉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宝贵资源,用心的组织与真诚的关怀,能够将安置小区打造成充满温情的和谐大家园。这浓香四溢的坝坝宴,品出的正是文明传承的甘醇与基层治理的智慧。

来源:农民小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