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关注乡村政策的农民朋友肯定都听说了,中央已经明确表态,农村“三改两保”要在全国所有行政村全面铺开,不管是平原村还是山坳里的自然村,个个都能沾上政策的光。这可不是喊口号,中央财政提前下放的1593亿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已经到位,直接打到了32个省份的村里,就是要
最近关注乡村政策的农民朋友肯定都听说了,中央已经明确表态,农村“三改两保”要在全国所有行政村全面铺开,不管是平原村还是山坳里的自然村,个个都能沾上政策的光。这可不是喊口号,中央财政提前下放的1593亿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已经到位,直接打到了32个省份的村里,就是要解决咱农民最头疼的那些实际问题。
先讲“三改”,每一项都戳在咱生产生活的痛点上。
第一个是农田改造。咱种地的都知道,村里不少地是“碎块田”,东一小块西一小块,大点的拖拉机开进去转不开弯,播种、施肥、收割全靠人工,累得腰酸背痛不说,产量还上不去。这次改造就是要把这些零散地合并成连片大田,推进“一户一田”,还会配套修灌溉渠、挖排水沟,让地能“喝上及时水”,也能“排掉多余水”。不是说改就瞎改,会根据每个村的土壤情况、种植习惯来规划,比如种玉米的村会留足农机通道,种水稻的村会完善灌溉系统。年底前要完成一半零散地合并的目标,进度很明确,就是要让咱种地更省力、收成更稳当。
第二个是道路改造。以前不少村是“晴天扬灰路,雨天泥巴路”,卖菜得扛着走几里地,收粮食的贩子嫌路不好走,给的价都低;山里的果子熟了,运不出去只能烂在地里,看着真心疼。这次改造不只是修村里的主路,而是要做到“村村通、组组通”,就算是山坳里的几户人家,也能通上平整的路。路通了好处就多了:物流车能直接开到村口,咱种的菜、养的鸡当天就能运到县城超市,价格能比赶集卖得高;城里的人也愿意开车来村里玩,咱的农家菜、土鸡蛋都能变成钱。而且修路的时候会优先雇村里的人,既能挣工钱又能照顾家里,比出去打工方便多了。
第三个是荒地改造。农村不少荒坡、闲地一直荒着长草,看着可惜却不敢动——以前有人试着在荒地上种果树、搞养殖,总担心被当成违建拆了。现在政策明确了,鼓励咱合理开发荒地,只要不破坏环境,想种果树、养牛羊都可以,没人能随便把这些场地认定为违建。这样一来,闲置的地就活了,咱农民又多了条增收的门路。比如有的村把荒坡改成了果园,有的把闲置的老场地改成了养殖棚,不用离家就能挣钱,年轻人也愿意回村里干事了。
讲完“三改”,再来说“两保”,保的全是咱农民的“定心丸”。
第一保是保住房权益。以前村里搞建设,偶尔会有强拆、误拆的情况,房子没了,咱农民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心里特别慌。现在政策把规矩立得明明白白:咱农民的合法房屋,谁都不能随便拆。就算因为村庄规划需要搬迁,也得先跟咱商量,征得同意后,给足补偿款、安排好新住处,绝对不搞强制那一套。房子是咱的根,这政策一出来,咱就算外出打工,也能踏踏实实的,不用担心回家没地方住。
第二保是解决无证房问题。农村很多老房子,因为当年没办手续、后来政策变了等原因,一直没有房产证。主人家整天提心吊胆,就怕哪天真被当成违建拆了。现在不用愁了,政策说了,这些无证房不搞“一刀切”拆除——只要房子是合法建的、符合村里规划,就能补办手续,拿到房产证。比如有的农户住了二三十年的老房子,以前没证总觉得不踏实,这次补办了手续,老人都说“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这份踏实感比啥都重要。
可能有人会问:这么多改造项目,要咱农民掏钱吗?这点大家完全不用担——“三改两保”的钱主要来自中央财政补助,再加上地方政府配套和社会资本帮忙,明确说了不用咱农民出一分钱。而且这些钱都是直接下拨到村里,不绕弯子,村里会把花钱的地方公示出来,谁都能看,确保钱都用在修路、改田、完善设施这些实打实的地方,不浪费一分一毫。
还有人担心:政策说得好,会不会落不了地,最后成了“纸上画饼”?其实从推进节奏就能看出来,这次是动真格的。现在各地都在陆续出台具体的实施方案,技术人员也在往下沉,到村里指导改田、修路的技术问题。比如有的地方改农田时,技术员会教咱怎么测土壤肥力、怎么规划灌溉路线;修道路时,会跟村民商量路线怎么定更方便。后续推进中,这样的服务还会更多,就是要确保改得好、能长久见效。
更关键的是,“三改两保”不是孤立的事儿,是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发展串在一起的。比如道路硬化了,村里的污水管才能铺到家门口,厕所改造也能跟着推进,村里的环境会越来越好;农田连片了,秸秆能集中处理,不用再担心烧秸秆污染环境,还能做成饲料或肥料;荒地盘活了,能发展特色产业,吸引更多人来村里创业,村里的人气也会越来越旺。简单说,改的是村里的硬件,保的是咱的权益,最终是要让农村有奔头、农民有盼头。
以前咱农民种地,靠的是力气硬扛;卖东西,靠的是运气碰;住房子,怕的是担惊受怕;想挣钱,只能背井离乡。现在“三改两保”来了,种地能用上农机,省力又高产;卖东西有道路、有物流,价格有保障;住房子有政策兜底,踏实又安心;在家门口就能搞产业,不用再往外跑。这不是什么高大上的口号,就是让咱农民的日子过得“稳稳的”。
从已经推进的地方来看,效果已经慢慢显出来了:合并后的农田亩产提高了,硬化的道路让农产品卖得更远了,盘活的荒地带来了新收入,补办手续的老房子让人心安了。等政策在全国铺开,会有更多村子变样,更多农民受益。
说到底,“三改两保”改的是农村的旧面貌,保的是农民的硬底气,铺的是乡村振兴的好路子。对咱农民来说,不用想太多复杂的事儿,跟着政策走,把地种好、把家守好、有合适的机会就搞点产业,好日子真的就在眼前了。大家也可以多留意村里的通知,看看当地具体怎么安排,有不清楚的就问村干部,一起把家乡改得更宜居、更有奔头。
来源:玲姐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