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说真的,这算新闻吗?拉姑(狄波拉的昵称)夸张柏芝,都快成月度固定节目了。她说柏芝把两个孙子教得太好了,懂礼貌,会心疼人,见了奶奶又是抱又是亲。
狄波拉又夸张柏芝了。
这事儿一出来,网上就跟炸了锅似的,好像这是什么新鲜事。
但说真的,这算新闻吗?拉姑(狄波拉的昵称)夸张柏芝,都快成月度固定节目了。她说柏芝把两个孙子教得太好了,懂礼貌,会心疼人,见了奶奶又是抱又是亲。
句句都是真心实意的夸赞。
可评论区的风向,总会奇妙地拐个弯,拐到另一个人身上——王菲。
你看,夸一个人的极致,就是绝口不提另一个人。于是,夸张柏芝“好妈妈”、“好儿媳”的声音有多大,揣测王菲“融不进谢家”、“输了”的音量就有多高。
一套固定的“捧一踩一”剧本,年年上演。
但这次,我倒觉得有点不一样。或者说,我想从另一个角度聊聊这事。
大家有没有发现,近几年,离婚后前婆婆和前儿媳的关系,简直成了一门玄学。
前阵子闹得沸沸扬扬的另一家,前婆婆张兰在直播间里,那可是把前儿媳大S从头到脚模仿了个遍,顺带卖着内涵十足的“绿茶”和“软饭”。一家人的体面,在流量和真金白银面前,碎得一地鸡毛。
这么一对比,狄波拉的行为,是不是就显得格外“体面”了?
她没有把家庭矛盾公开化,更没有利用孙子去攻击曾经的家人。她只是作为一个奶奶,单纯地、发自内心地,为自己拥有两个好孙子而高兴,并感谢那个把孙子教得这么好的人。
这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选择。
而这种选择,恰恰暴露了大众一个很深的误解:我们总想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的人。
用“好妈妈、好儿媳”这把尺子去量张柏芝,她得分很高,这是事实。
但用同一把尺子去量王菲,这事儿本身,是不是就有点滑稽?
王菲是谁?
这个女人,早在二十多年前,记者问她最大的烦恼是什么,她拨了拨头发,轻描淡写地说了三个字:“太红了。”
她的人生词典里,最重要的词从来不是“迎合”,而是“自我”。
她不需要融进谁的家,因为她自己就是一个世界。她的价值,不需要通过“婆婆的认可”来证明。把她放在等待一个“婆婆”点头的剧本里,是对她,也是对谢霆锋的一种低估。
我们看到的是王菲“不合群”,但有没有可能,是谢霆锋在主动保护这段关系?
当年的叛逆少年,如今早已是“锋味”的主理人,成了一个更内敛、更成熟的男人。他比谁都清楚王菲的性格,也比谁都懂得,一段舒服的关系,是不需要演给外人看的。
他自己也在节目里由衷地感谢过张柏芝,承认她作为母亲的伟大和辛苦。
你看,在当事人谢霆锋心里,这两件事根本就不矛盾。“好妈妈”张柏芝,和“爱人”王菲,是两个独立的评价体系。他分得很清。
反倒是我们这些看客,非要把她们俩塞进一个擂台,让她们打一架,决出个胜负。
其实,狄波拉本人,可能也比我们想象的要“摩登”得多。
她可是香港第一代港姐冠军,年轻时也是特立独行的时代女性。她和前夫谢贤离婚后,还能和谢贤、谢贤的女友CoCo一起喝茶聊天。
一个生活在如此“非传统”家庭模式里的女人,她的思维,真的会那么“传统”吗?
她夸张柏芝,可能真的就只是一个奶奶的欣慰。我们非要从中解读出“对王菲的不满”,多少有点自作多情了。
阿德勒心理学里有个概念,叫“课题分离”。
简单说,就是管好自己的事,别去干涉别人的事。
张柏芝的课题,是当一个好妈妈,教育好两个儿子。她做得非常出色。
狄波拉的课题,是当一个好奶奶,享受天伦之乐。她也乐在其中。
而王菲和谢霆锋的课题,是经营好他们自己的二人世界。他们选择低调,选择不被打扰,那是他们的相处方式。
这几个课题,本来就是平行的,互不干扰。
是我们,非要把它们拧在一起。
所以,别再问“王菲为什么融不进去”了。
或许她根本就没想过要“融”进去。她的人生,是旷野,不是庭院。
张柏芝在自己的世界里当一个无可指摘的好妈妈,收获了所有人的尊重和前婆婆的持续点赞。
王菲在自己的世界里活得自洽而通透,拥有着一份失而复得的爱情。
她们都在自己的轨道上,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
这不挺好的吗?
来源:顶级画板voZdaf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