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秋来又重阳,情意暖桑榆。在重阳佳节来临之际,桐乡市屠甸镇海星村开展了一场“分类在指间,文明在心间”主题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旨在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农村垃圾分类实效。
转自:南湖晚报
N晚报记者 徐杨蕾
通 讯 员 朱金强 沈成韬
本报讯 秋来又重阳,情意暖桑榆。在重阳佳节来临之际,桐乡市屠甸镇海星村开展了一场“分类在指间,文明在心间”主题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旨在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农村垃圾分类实效。
“沈伯伯,重阳节快到了,我们来看看您!这些瓜果皮、剩菜剩饭是易腐垃圾,要扔进绿色的垃圾桶;那些塑料袋、包装盒是其他垃圾,得放进灰色的桶里。”活动期间,身穿红马甲的网格员和志愿者们化身亲切的“邻里子女”,手持分类宣传册,穿梭在村头巷尾。他们用本地方言,耐心细致地讲解垃圾分类的基础知识,还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垃圾进行举例说明,让复杂的分类标准变得通俗易懂。
农村老年人是垃圾分类工作中需要特别关注和引导的群体。海星村敏锐地意识到这一点,充分发挥了“网格前站”的基层触角作用,依托“网格前站”人熟、地熟、情况熟的独特优势,组织网格员、志愿者走进老年村民家中,将垃圾分类宣传与重阳敬老活动巧妙结合,让环保意识在温情互动中深入人心。
当面对视力不佳、阅读宣传册困难的老人时,志愿者们开启“一对一”现场教学,通过实物展示、现场分拣等直观方式,手把手地教他们如何区分。宣传过程中,志愿者们还很注重实用性,重点讲解了过期药品、废旧电池等有害垃圾的正确处理方法,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垃圾分类知识的普及,更是一次尊老敬老的具体实践。“我们始终关注老年村民的日常生活与精神需求,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为老服务活动。”海星村相关负责人说,“希望通过这种‘走亲式’宣传,在传递节日温暖的同时,将绿色环保的种子播撒到每位长者心中。只有推动全民参与,特别是动员起我们最熟悉的老年人,农村人居环境才能真正实现长效美、持续美。”
来源:新浪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