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重阳盛会出圈:传统节日遇现代玩法变年轻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9 07:06 2

摘要:“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10月29日晚,鄂尔多斯市融媒体中心一号演播大厅内,当“诗佛”王维的身影通过光影技术浮现,与主持人隔空对谈重阳意蕴时,现场观众无不屏息凝神。这场作为2025年全国“我们的节日·重阳”主题文化活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10月29日晚,鄂尔多斯市融媒体中心一号演播大厅内,当“诗佛”王维的身影通过光影技术浮现,与主持人隔空对谈重阳意蕴时,现场观众无不屏息凝神。这场作为2025年全国“我们的节日·重阳”主题文化活动的示范演出,正以传统与现代碰撞的惊艳姿态,在今日头条等平台持续刷屏。

作为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传统节日,重阳节承载着登高望远、敬老孝亲的深厚底蕴。古人以双九为“久久”之谐音,寄寓长寿安康的美好祈愿,更衍生出插茱萸、赏菊花、品菊酒等经典习俗。而在鄂尔多斯的这场盛会中,这些古老传统被赋予了鲜活的时代表达,让年轻人直呼“原来重阳节可以这么潮”。

活动当天启幕的三大配套活动早已点燃全城热情。在“童心敬老·传承美德”校园重阳文化节上,小学生们身着传统服饰,与敬老院老人围坐共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稚嫩的童声与沙哑的嗓音交织成最动人的旋律。孩子们为老人敬上菊花茶,手把手教老人用手机拍摄短视频,这种跨越代际的互动,让“孝亲敬老”不再是抽象说教,而成为可感可知的温暖实践。

社区里的“情暖夕阳·爱满社区”活动同样暖意融融。义诊台前,医护人员为老人测量血压、讲解秋冬养生知识;非遗手工体验区,老人们与年轻人合作制作茱萸香包,针线穿梭间完成的不仅是手工艺品,更是文化的接力。刚体验完艾灸理疗的张大爷难掩笑意:“社区把服务送到家门口,和老邻居一起做手工、话家常,这重阳过得比过年还热闹。”

城外的“登高望远·益路同行”徒步活动则将节日氛围推向高潮。数百名市民沿着精心规划的步道前行,沿途设置的菊花景观与秋日风光相映成趣。参与徒步的90后小伙李阳背着年迈的奶奶登上观景台,他的短视频配文“小时候你陪我蹒跚学步,现在我扶你登高望远”,在今日头条收获超万赞。这种将传统登高习俗与公益理念结合的形式,既呼应了古人“步步高升”的期许,更诠释了当代孝亲的新内涵。

当晚的“雅韵流芳向暖行”主题晚会更是亮点纷呈。舞美以金色与橙色为主色调,巨型LED屏循环播放大漠胡杨与重阳菊花的意象,将鄂尔多斯的地域特色与节日文化完美融合。除了王维“穿越”的创意环节,讲述当地治沙人故事的情景歌舞《大漠植绿人》同样震撼人心——老治沙员与年轻传承人同台,用歌声诉说几代人坚守荒漠的壮举,恰如重阳文化在岁月中生生不息。小品《重九又相逢》则以幽默温情的剧情,展现了社区养老、智慧助老的新图景,引发观众强烈共鸣。

这场盛会背后,是鄂尔多斯对传统节日传承的深刻思考。正如活动主办方负责人所言:“敬老孝亲是重阳的核心,我们既要守护好‘根’与‘魂’,也要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讲好传统故事。”这种传承创新,在当地早有深厚基础。伊金霍洛旗敬老院院长杨巴图16年如一日照料孤寡老人,为他们建健康档案、开菜园子,用行动诠释“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誓言,他的故事正是重阳精神的当代注脚。

在今日头条的相关话题下,“鄂尔多斯重阳活动太会了”“这样的传统节日才够味”等评论层出不穷。有网友留言:“以前觉得重阳节是长辈的节日,现在发现它藏着最动人的亲情密码。”还有人分享自己的行动:“看完活动立马给爸妈打了视频,下周带他们去登高。”

从古人的茱萸避邪到今人的短视频传情,从王维的登高怀乡到鄂尔多斯的徒步敬老,重阳节的形式在变,但“久久情长”的内核从未改变。鄂尔多斯的这场示范活动证明,传统节日并非博物馆里的标本,只要找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点,就能让其在新时代焕发生机,成为连接亲情、凝聚人心的文化纽带。当秋风吹过大漠,当笑声传遍街巷,这个重阳留下的不仅是精彩的活动记忆,更是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温暖力量。

来源:公主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