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育种 “云端”管理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9 06:44 1

摘要:“我国设施农业体量稳居世界第一,种植面积4000余万亩,正稳步向设施农业强国迈进。”9月26日,在2025中国(廊坊)农产品交易会暨现代设施农业展上,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齐飞的这番话,令与会者振奋。

转自:河北日报

众多设施农业新技术亮相2025中国(廊坊)农产品交易会暨现代设施农业展

“芯片”育种 “云端”管理

□本报记者 刘杰

“我国设施农业体量稳居世界第一,种植面积4000余万亩,正稳步向设施农业强国迈进。”9月26日,在2025中国(廊坊)农产品交易会暨现代设施农业展上,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齐飞的这番话,令与会者振奋。

在齐飞看来,我国设施农业体量之所以长期稳居世界首位,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新技术、新装备、新场景应用功不可没。

此次活动集中展示目前国内设施农业产业链各环节的最新成果与应用案例。从播种、育苗到管理、收获整个过程,环境控制系统、AI生长模型、数字化装备等众多设施农业新技术令人目不暇接。

“我们参与研发的国内首款辣椒育种液相芯片,为辣椒育种装上‘大脑’,结合生物技术和数字技术,可对4000多份辣椒种质进行基因型测定,进而提高育种效率。”湖南湘研种业有限公司销售总监周承武现场展示了这款液相芯片的硬核实力。

目前,该公司累计培育辣椒品种150余个,有4个品种已在邯郸、保定等地种植两万亩,产量提升15%以上。

种苗种植质量,直接决定农作物品质。

一粒粒蔬菜种子依次排列,经数控系统设置1厘米间距后,被精准编入长长的编织条……在河北凯若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展位,全自动数控种子编织机引得众人驻足。这台机器每小时能编织500米到3500米,适用于播种叶菜,成活率达95%,已应用于京津冀地区300多家农业企业和生态农场。

要实现增产增收,田间管理尤为关键。如今,互联网、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与传统田间管理加速融合,实现光照、温湿度、水肥等要素的精准调控。

记者在邯郸市耘农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展位了解到,该公司自主研发的“绿多加”设施农业数智化管理系统,可远程操控智能放风机、智能水肥一体机等设备,让果蔬既“吃得饱”又“吃得好”。

该公司经理周剑锋说,他们今年将“绿多加”系统应用到张家口、邯郸的3家农业园区,增产增效达15%至20%。

“芯片”育种,“掌上”种菜,“云端”管理……装上“智慧大脑”的设施农业正焕发勃勃生机。

“我省每年安排两亿多元财政资金,大力推进‘互联网+’设施蔬菜产业发展,加快实现产业融合发展、数据互联互通、服务高效便捷的智慧农业发展目标。”省农业农村厅特色产业处处长聂承华介绍。

目前,我省设施蔬菜种植面积350余万亩,形成以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和中小棚为主,大型连栋温室为辅的设施农业生产格局,数智化设备和技术的推广应用水平处于全国前列。

“未来5年,河北乃至全国设施农业的结构将持续优化,但也面临新技术、新装备使用率低,关键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加强等一系列挑战。”中国果品流通协会秘书长陈磊建议,加速拓展5G、云计算、无人驾驶等应用新场景,更快推动全链条核心技术攻关和示范推广。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