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小麦涨撒欢”“挡不住”的说法传得挺热闹,不少农户和贸易商心里都犯嘀咕:这价格是真能一直涨,还是虚火?今天是10月28日,最新报价刚出来,咱们就结合行情好好说道说道,看看这波涨势到底能不能持续。
最近“小麦涨撒欢”“挡不住”的说法传得挺热闹,不少农户和贸易商心里都犯嘀咕:这价格是真能一直涨,还是虚火?今天是10月28日,最新报价刚出来,咱们就结合行情好好说道说道,看看这波涨势到底能不能持续。
先给大家报个准信,10月28日的小麦价格确实在涨,但不是所有地方都“猛涨”,整体是稳中有升的态势。主产区里,河南的行情最显眼,遂平五得利、商丘五得利这些大厂的报价基本在1.25到1.265元/斤,均价已经到了1.252元/斤。陕西更突出,咸阳五得利报到了1.285元/斤,武功金沙河也涨到1.275元/斤,离1.3元/斤就差一点了。山东和河北稍稳些,山东主流工厂报价在1.235到1.265元/斤,河北在1.235到1.25元/斤,比九月中下旬的1.21元/斤均价确实涨了不少。
不过得说句实在话,别光看大厂高价,基层实际成交没那么“疯狂”。很多农户这会儿正忙着收玉米、种小麦,没心思卖粮,贸易商又觉得后市可能还能涨,惜售情绪挺重,所以粮源上量一直偏少。粉企虽然一直在提价,但其实是“被动跟涨”,因为不加价根本收不到粮,实际需求并没有特别火爆,中小粉企的开机率还挺低的。
那这波涨价到底是咋来的?核心原因就三个,都很实在。
第一个是供应端确实紧了。前期小麦价格低迷,不少贸易商早就腾仓去做玉米了,第三方资金建库的也少,现在市场上能流通的现货粮源不多。加上最近华北、黄淮地区老下雨,玉米收割慢,大家都忙着处理玉米,没人顾得上卖小麦,基层上量自然上不来。中储粮最近的拍卖也能说明问题,10月24日山东分公司的小麦拍卖,7257吨全卖光了,成交价比起拍价还高了44元/吨,可见企业抢粮的积极性有多高。
第二个是需求端有了盼头。虽然现在面粉消费还不算旺,但眼看要进四季度,北方人做面食的需求会慢慢上来,面粉旺季要来了。很多粉企前期库存压得太低,现在担心后期粮源不够,只能抓紧补库,这就给价格托了底。另外,玉米最近跌价厉害,虽然小麦和玉米的价差扩大了,但部分饲料企业还是会买点小麦当替代,也加了点需求支撑。
第三个是市场预期在推涨。今年小麦播种受阴雨影响,很多地方都推迟了,大家担心明年夏粮可能减产,心里就觉得现在的小麦该值钱了。加上优质小麦本来就稀缺,像新疆的优质强筋麦报价都到1.415元/斤了,也带动了普通小麦的价格重心上移。
但大家千万别被这波涨价冲昏头脑,说“彻底挡不住”还太早,后面至少有三个“隐忧”得留意。
首先,政策调控的弦可能要绷紧了。现在市场上都在传11月可能重启托市小麦拍卖,计划投放2017年和2019年的小麦一共2200万吨。虽然17年的小麦存了8年,大概率只能给饲料厂用,对现货影响有限,但这么大的量抛出来,肯定会平抑市场情绪,不会让价格疯涨。而且中储粮的投放量随时可能加力,这是稳价格的重要后手。
其次,供应缺口没那么大。有人说“基层没粮了”,其实不是真没了,是粮食从农户手里转移到了贸易商手里,只是分布不均匀而已,山东有些地区的粮源还不少。等农户忙完秋种,手里的粮源慢慢释放出来,供应紧张的情况就能缓解。加上今年小麦总产量不算低,根本支撑不起“暴涨”的基础。
最后,需求撑不起持续大涨。面粉消费旺季虽然要到,但老百姓的消费能力摆在那,很难出现爆发式增长。中小粉企现在还在观望,要是价格再涨,他们可能就不买了,毕竟面粉卖不上价,高价收粮就得亏本。饲料端也一样,玉米要是止跌反弹,小麦的替代优势就没了,需求会跟着降。
那农户和贸易商该咋应对?给大家提几个实在建议,都是干货。
对农户来说,要是手里的小麦是普通品质,现在价格确实比之前高不少,要是着急用钱,逢涨卖一部分挺合适,别等着“涨到1.3元”,那风险太高。要是手里是优质小麦,能符合大厂的收购标准,可以稍微等等,优质粮源后期更抗跌,说不定还能再涨点。但千万别惜售过头,毕竟粮食放手里还有霉变的风险。
对贸易商来说,现在囤粮得谨慎,别盲目追高。优先收优质粮,普通粮尽量少囤,毕竟后期供应上来后,普通粮跌得最快。而且得盯紧拍卖消息,一旦政策粮大量上市,赶紧调整出货节奏,别被套住。
长远看,小麦价格大幅下跌的空间也不大,大家不用太焦虑。一方面,产需基本是紧平衡,明年就算播种晚了,只要后期天气好,产量未必会受大影响,加上政策托底,价格有“安全垫”。另一方面,现在粮价上涨,正好能提振农户的种植积极性,毕竟种粮不容易,卖个好价钱才更有干劲。
总结一下,10月28日的小麦报价确实涨了,这是供需阶段性错配和预期推动的结果,但绝不是“涨撒欢”“挡不住”的开始。短期大概率是震荡偏强,慢慢往1.27、1.28元/斤靠,但想突破1.3元/斤难度很大;等政策粮投放或者基层粮源上来后,价格可能会小幅回调,之后再稳住。
最后提醒一句,市场行情天天变,别光听别人说“要暴涨”就冲动。农户多问问周边的收购点,对比下价格;贸易商多看看中储粮的拍卖动态和主产区的上量情况。种粮、做粮食生意都得脚踏实地,跟着实际行情走,才能不吃亏。
粮食是咱的根本,价格稳了,农户种得有奔头,市场吃得放心,这才是最实在的。希望大家都能在这波行情里,把辛苦换来的粮食卖个合理的好价钱。
来源:小周逛头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