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的“姐姐”王佩玲:曾被误认为和雷锋恋爱,1993年才公布身份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26 03:52 1

摘要:1963年3月6日清晨,长沙市工人俱乐部门口贴出一张号外: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街边很快围满了人,议论声此起彼伏。就在这些人群里,26岁的王佩玲捏着报纸边角,手指发白。照片里那张熟悉又陌生的笑脸,让她胸口发闷——她知道,雷锋牺牲了,却没人知道她就是那个

1963年3月6日清晨,长沙市工人俱乐部门口贴出一张号外: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街边很快围满了人,议论声此起彼伏。就在这些人群里,26岁的王佩玲捏着报纸边角,手指发白。照片里那张熟悉又陌生的笑脸,让她胸口发闷——她知道,雷锋牺牲了,却没人知道她就是那个在日记本上署名“黄丽”的“姐姐”。

往前推五年,1958年春,长沙县团山湖农场新建的拖拉机班迎来一位瘦小的新学员。17岁的雷锋背着藤箱,箱子里除了换洗衣物就是几本励志小册子。那天傍晚,他夹着书边走边看,被一位刚从供销社下放来的女青年挡住去路。“小雷,借我看看?”王佩玲伸手。雷锋递出《刘胡兰小传》,腼腆一笑,这一笑成了两人交往的开端。

王佩玲比雷锋大三岁。农场里,年龄差距往往意味着“姐弟”称呼来得更自然。可雷锋的成熟超出同龄人。旧社会的苦难、在县委机关当公务员的经历,让他说话做事少了少年气,多了稳重感。王佩玲把他当哥哥,他却执意叫对方“王姐”,理由简单——“尊重,亲切”。

两人真正走近,是从“书箱子”开始。雷锋的藤箱里放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黄继光》《赵一曼》等。每当王佩玲来借书,他总要顺带推荐:“这本先看,第32页划了重点。”读书分享、劳作帮忙、夜里护送去河边洗衣,琐碎的关照在农场传成话柄。有意思的是,闲言碎语越传越离奇,最后干脆说两人谈起了恋爱。

1958年3月13日,雷锋拿着一个淡绿色封皮的日记本敲开王佩玲宿舍门。“王姐,送你个礼物。”他把自己的全身照夹在扉页,又写了赠言:愿青春像鲜花一样在祖国土地上发散芬芳。王佩玲收到礼物,却没想到这本日记以后会被锁进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的玻璃柜里,成为“黄丽”身份之谜的唯一线索。

同年6月,王佩玲被派往湘潭专署农干校。临行那天,两人走了六里地。路上,雷锋一再叮嘱:“身体要紧,学成回来咱们一起干。”分别后的第一晚,他点亮台灯写信,说窗外稻谷随风摆动,“好像在向我点头”。这封信落款“弟雷正兴”(雷锋原名),口气真挚得像少年,又庄重得像干部。

信寄出去没多久,风言风语升级。团支部书记向场长请示让王佩玲当拖拉机助手,场长一句“男男女女,别出洋相”,直接否决。为免麻烦,王佩玲回信让雷锋“暂且别写了”。雷锋闷在心里,仍把心思放到工作上。11月初,他报名鞍钢,被录用。他给王佩玲取了化名“黄丽”,留作纪念;她在留言里写下“弟弟前途光明,姐不愿与你别离”这样的朴素句子。

自此,湘北泥土与辽东钢城隔断了联系。王佩玲辗转安徽、湖北务工,直至1963年看到号外才得知噩耗。那夜,她第一次在日记里写下“我失去的,不只是弟弟”。然而,她也立即意识到,一个普通农场女工若自称雷锋“姐姐”,极容易被公众误会为炒作,甚至玷污雷锋形象。于是她选择沉默,把那段往事锁进自己心里。

时针拨到1965年,27岁的王佩玲与湖南日化厂工人丰振泉成婚。生活平稳朴素,偶尔也有磕绊。丰振泉脾气直,一次争吵中顺手撕掉墙上她与雷锋的合影,又立刻后悔。王佩玲没责怪,只是把碎片收好,夹进抽屉。她始终认为:家里可以没有照片,可那段记忆不能断。

八十年代中期,一份来自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的材料指出:雷锋日记本中“黄丽”留有长段赠言,但“黄丽”是谁无人知晓。几批研究者南下北上,空手而归。1991年春,调查组在长沙终于找到王佩玲。谈话持续良久,她对雷锋的往事侃侃而谈,可一问“黄丽是否你”,她沉默。访谈最后,她只说一句:“我只是普通人。”

转折出现在1993年。雷锋接兵人、作家戴明章为写《回忆雷锋》一书,连续给“黄丽”寄出十封信,其中一句话击中了她——“找不到黄丽,何以告慰雷锋的亡灵?”王佩玲读完泪湿信纸。那年7月,她在《雷正兴和保尔·柯察金》一文中首次公开身份,解释当年化名的原因,也澄清所谓“恋情”。消息一出,三十四年的谜云散去。

1997年3月5日,望城举行纪念毛主席题词34周年座谈会。已年过花甲的王佩玲走上主席台,声音微颤地报出真名实姓。台下有人窃窃私语:“原来就是她。”会后,有青年凑过来求证:“您和雷锋到底什么关系?”她笑着回答:“姐弟,永远的姐弟。”这一笑,比当年初见雷锋时淡定,却也带着岁月磨出的坚定。

后来,湖南、辽宁多地邀请王佩玲做事迹报告。有人提出给她颁发“学雷锋先进个人”称号,她谢绝,只说自己只是代雷锋讲几件小事。2017年5月10日,王佩玲因病离世。长沙雷锋纪念馆的同志赶到病榻前,她拉住工作人员的手,轻声嘱托:“把他的精神讲下去。”话音未落,手指已渐渐松开。

王佩玲的一生,并没有显赫职务,也没有传奇成就。她守住了对雷锋的承诺,也守住了自己的本色。错位的“绯闻”、漫长的沉默、迟到的澄清,在她看来都只是一段历史节点。历史最终留下的,是藤箱里的几本书、两本日记,以及“王姐”与“弟雷”的朴素情谊。

来源:实说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