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点大背景。对委内瑞拉来说,真要担心的还是海上的那股劲儿——别国的远洋舰队能把战斗力投射到远海,那才是硬伤。钱不够用的时候,军队就得挑着买。委国的选择比较现实:用能飞远的战机挂导弹,留几艘较大的护卫舰撑门面,再从伊朗买些快艇补数量,直升机也做点海上武装。表面上
委内瑞拉现在能把一定距离外的海上目标打下来,但能否打赢,另说——关键在于平台数量和配套情报的缺失。
说点大背景。对委内瑞拉来说,真要担心的还是海上的那股劲儿——别国的远洋舰队能把战斗力投射到远海,那才是硬伤。钱不够用的时候,军队就得挑着买。委国的选择比较现实:用能飞远的战机挂导弹,留几艘较大的护卫舰撑门面,再从伊朗买些快艇补数量,直升机也做点海上武装。表面上看,是空海陆三层防御,但每一层都有短板,合起来就像一条链子,断在薄弱处。
先把空中讲清楚。苏-30MKV是他们能打远的主力机,21世纪初买了24架,大部分还在服役。它航程够远,正常挂弹能力也不差,能带空空也能带对海制导炸弹。配套的是俄制Kh-31系列,这玩意儿能干反舰也能干反辐射。理论上,这组合能把较远海区的舰船当靶子,但现实里有个大前提:要先有人看到目标并把坐标准确发给飞机。不然飞机飞到海上空荡荡的,挂多少导弹都不见用。
说说Kh-31这家伙。它家族成员多,弹体细长,长度大概4.7到5.3米,发射重量在600到715公斤之间。推力用的是冲压发动机,速度能做到3马赫左右。类型有反辐射的、反舰的,前者干雷达,后者干水面目标。早期型号射程一百来公里,后面升级后反舰能到160公里,反辐射型能伸到220到250公里。听着不错,但要命的是,这种中长距打击,得靠中途更新目标信息才能命中移动的大船。没有合适的侦察网,射程就是纸上谈兵。
海面那层,外人看着不算壮观。委内瑞拉最大的一艘战舰是意大利造的“阿尔米兰特·布里昂”号(F-22),服役于1981年,体型不大,排水量约2500吨,装备和电子设备有年代感,但还在跑。它远程反舰的主要火力是意大利的Otomat Mk 2,舰上布置的是两舷各四具发射架,合计八枚发射点。Otomat长约6米,重约780公斤,亚音速巡航,官方射程写着180公里,战斗部约210公斤,穿甲能力强,适合打一炮就让大船痛的那种场景。但问题是,能打多少发?能保证同时发射并且有足够补给吗?数量上吃亏的话,效果打打折。
再看那些从伊朗买来的快艇,文献里说有6到8艘,型号近似“佐尔法加尔”级。艇不大,十七米左右,排水一百多吨,速度快得很,设计上就是靠速度和灵活性去做近海突袭。它们挂的导弹通常是CM-90或纳斯尔类出口型,长3.5米,重约350公斤,战斗部约150公斤,射程约35公里,属于短程高密度打击的那类兵器。对近岸作战或偷袭港口有用,但要对抗现代驱逐舰、护卫舰,在远海单挑里生存空间有限。
直升机方面有AB-212改装型,能挂上老式的Sea Killer/Marte Mk1类反舰导弹。这类导弹体积和射程都偏小,射程大概只有十公里左右,战斗部也不大,属于近岸自卫和反登陆用途。直升机灵活,能做垂直起降、近岸巡逻,但遇到对方有良好防空或电子对抗,直升机的风险立刻上来。
把这些东西放一块儿,能搭出一个分层概念:远程靠苏-30挂Kh-31去压制、摧毁对方雷达或舰船;中近程靠布里昂号和那几艘护卫舰用Otomat打;更近靠导弹艇和直升机补刀。听上去规规矩矩,但细节决定成败。最重要的不是这些单件武器本身,而是能不能把它们连成网——有人看到目标、有人能把目标传给攻击平台、指挥能快速下令、弹药和备件能跟上。缺一个环节,整个计划就可能崩。
再说几个容易被忽略的实务问题。很多系统吃老本,年头大了,维护难度高,备件贵或难进,弹药库存也可能不够。受限预算下,训练也会受影响——飞行员、舰员、导弹艇的船员需要频繁训练才能保持熟练度,缺少真实对抗演练,战时应变就可能出问题。电子战和对抗手段也很重要:对方能用干扰或反制,老旧雷达和制导系统就容易挨宰。再打个比方,武器再好也像有力气的人没眼睛:打不中就是白搭。
讲战术时还得注意这些武器的特点:Kh-31速度快、突防能力强,但命中移动目标要靠中途更新和精确指示;Otomat弹头大,打重型舰艇一发见效的能力高,可惜发射数量受限就难以形成压倒性火力;CM-90这类短程导弹在海岸防御里像匕首,近距离用得好,但在蓝水对抗中很难独当一面。再往里延伸一点,情报和指挥链不是某个单体能解决的:需要雷达网、预警机、舰载探测、甚至卫星或无人机协同,这些都不是短时间内能随便堆出来的东西。
有人会说,光靠武器还不够,侦察和防空也得跟上。说得没错,这不是靠一两件装备就能补上的短板。装备堆得再多,丢掉了发现目标和及时指挥,最终可能就是摆设。夜里在海岸瞭望台上,望远镜里只有黑压压一片海,值班的那个人口袋里没有更多情报,那一刻所有的导弹和船只都显得有点儿孤单。
来源:温泉惬意享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