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好人当坏人写,把坏人当好人写?观唐朝君主李世民?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8 20:42 1

摘要:“把好人当坏人写,把坏人当好人✍写"一一看一代明君李世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良心发现,开创了贞观之治。唐朝二代君主李世民,为了争夺太子位而"玄武门之变",杀死两兄李建成李元吉,后逼父退位,杀死十个侄子,其父在愤懑中去世。无论多么大的“正当防卫理由",杀兄逼父

唐太宗李世民和明成祖朱棣

“把好人当坏人写,把坏人当好人✍写"一一看一代明君李世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良心发现,开创了贞观之治。唐朝二代君主李世民,为了争夺太子位而"玄武门之变",杀死两兄李建成李元吉,后逼父退位,杀死十个侄子,其父在愤懑中去世。无论多么大的“正当防卫理由",杀兄逼父,在当时的以孝治天下理念下,属大逆不道,加上再杀十个侄子,更毫无人性底线了。也许在深夜睡梦中,受到"钟馗"严厉的谴责,于是良心发现,逐渐善待身边女人、大臣了,发出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之感慨万千。(注,在下估计这句话是谋臣魏征之谏言,不过从李世民嘴上说出来罢了)。

例如,李世民释放390名死囚回家过年的故事,该故事发生在贞观六年(约公元632年)年末,他因怜悯死囚多为被迫犯罪,决定释放他们回家过年并约定次年秋返回受刑。最终所有死囚如期归来,李世民被其诚信感动,下令赦免,这一事件体现了他的"仁德治国"理念。

事件背景与起因:贞观六年年末,李世民审阅死刑犯卷宗时,发现全国共有390名死囚待处决。为了解这些死囚的真实情况,他亲自前往长安城外的大理寺监狱探访。通过与死囚交谈,李世民了解到他们多因被逼无奈犯罪——有的是樵夫劈杀欺压百姓的恶绅,有的是书生为护妹妹杀死无赖,还有的是佃户失手打死催债恶奴,并非十恶不赦之徒。这让李世民对"盛世之下竟有如此多死刑犯"的现象产生反思。

释放约定与过程:基于对死囚处境的怜悯,李世民做出惊人决定:暂时释放这390名死囚回家过年,约定次年秋天返回监狱接受处决。死囚们虽不敢置信,但仍纷纷赶回家中与家人团聚。期间,他们恪守承诺,未再犯任何罪行。

最终结果与影响:次年秋天,所有390名死囚全部如约返回监狱。李世民被他们的诚信所感动,最终下令赦免了这些死囚。这一事件不仅体现了李世民"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也为他赢得了"明君"的美誉。

历史评价:宋朝欧阳修曾在《纵囚论》中对此事提出批评,认为"信义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李世民的做法有违法治原则;但后世更多将其视为"仁德治世"的典范,成为贞观之治中"宽刑慎罚"政策的生动注脚。

李世民作唐朝第二代君主,开创了"贞观之治",对中国历史作出了重大贡献,有一不能回避的事实是,杀兄逼父处死侄子(十个亲侄子),李世民的历史贡献,不过"良心发现"而已,为了“弥补"罪恶,为了自己的血脉后代,不能再暴力了,只能自我“良心发现"而仁政了,暂时重用政敌魏征下,使用"赦免死囚"390名,以示仁政守信天下,此事件为贞观之治打下基础。

把好人当坏人写,把坏人当好人写?观李世民,是好人或是坏人?把好人当坏人写,把坏人当好人写?这个自从产生了人类,极沉重的问题,人们始终在自我思考?自我反思?在下不展开论述了,[握手]希望大家思考吧。25年10月28日(约1100字)

来源:一品姑苏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