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冰解水开,伦敦与同伴划着小船沿育空河下行1500英里至圣迈克尔,希冀在白令海口搭上回旧金山的船。6月8日离道森那天,他用灰铅与紫铅在活页上记行:地名、舟事、景象寥寥,几乎不谈自己。只一次提到坏血病“几乎让腰部以下失去行动”,他更在意“成千上万的蚊子能咬穿工作服
冰解水开,伦敦与同伴划着小船沿育空河下行1500英里至圣迈克尔,希冀在白令海口搭上回旧金山的船。6月8日离道森那天,他用灰铅与紫铅在活页上记行:地名、舟事、景象寥寥,几乎不谈自己。只一次提到坏血病“几乎让腰部以下失去行动”,他更在意“成千上万的蚊子能咬穿工作服与厚内衣”。6月底抵圣迈克尔,他上船当铲煤工返抵旧金山,日记最后写下:“离开圣迈克尔——毫无留恋。”
同年夏天,克朗代克狂热达顶峰,区域人口冲到3万以上,道森城占一半。极少数暴富,如瑞典人安德森在一块被看衰的地上挖出百万美元;多数两手空空,因为方圆五十英里内的含金溪流早被占尽。1899年夏末潮水退去。伦敦在旧金山坏血病渐愈,开始疯狂写作与投稿,常日写18小时,学习市场公式,屡遭退稿。直到《Overland Monthly》愿以5美元刊登《雪路行人》,他向人借一角买了样刊。年底以《北方人的奥德赛》在《大西洋月刊》收得120美元,风向从此改变。两年内,他成为美国稿酬最高的短篇小说家,24岁即被称“美国的吉卜林”。
1903年,在伦敦东区卧底报道后的抑郁阴影里,他想起北地的光与寒、那只140磅的狗、极光与犬橇。本想写4000字短篇致敬一条狗,结果一个月写到三万多字,成了《野性的呼唤》。麦克米伦的布雷特识其为杰作,开出2000美元买断。伦敦急需用钱,接受了,此后再未从该书得过一分版税,也从未抱怨:“他敢赌,这就是游戏,我不埋怨。”书一出即畅销,长销至今。
名望与支出一起疯长:他乘昂贵定制船横渡南太平洋,买下索诺玛千亩庄园,兴建1.5万平方英尺“狼屋”,临入住前付之一炬。他以记者身份跑过日韩战争与墨西哥革命,旅居夏威夷与澳大利亚。一生写下23部长篇、多部非虚构、7部戏剧与数百篇诗与短篇,其中80余部北地题材,皆汲自那九个月。1916年,他因肾病并酒精问题去世,年仅40岁。死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他被美国文坛主流简化为“写狗与狼的通俗作者”,直到学者厄尔·莱伯等强调他作品的广度与“朴素文风”之下的多层寓意,指出他与“原初视觉”的勾连影响了海明威、詹姆斯·琼斯与苏珊·桑塔格。近几十年,关于他的研究呈指数增长,他的国际声望一直很高,如今在美国本土的地位也在回归。
北地没有给他金矿的坐标,却把文学的矿脉写在他的骨头里,他用一本书又一本书把它挖了出来。
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本账号观点。
来源:观复博物馆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