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走进饭店,入口处的电子屏循环播放着“光盘行动从我做起”的动画,收银台旁的展示架上,“半份菜价目表”格外显眼。糖醋里脊半份22元、蒜蓉油麦菜半份8元,每道半份菜都标注了分量和对应价格,旁边还配着“小份菜够吃不浪费,多尝口味更实惠”的俏皮标语。
□ 本报记者 高茜
“您好,咱们3位用餐,推荐点2份热菜、1份凉菜,不够再加就行,避免浪费……”10月中旬,在柳林县聚福饭庄的点餐区,服务员张改改正微笑着向顾客建议。
自全市倡导“节约粮食、反对浪费”以来,这家开了9年的家常菜馆,通过一系列接地气的举措,把“俭”字刻进餐桌细节,让文明用餐新风尚悄然落地。
走进饭店,入口处的电子屏循环播放着“光盘行动从我做起”的动画,收银台旁的展示架上,“半份菜价目表”格外显眼。糖醋里脊半份22元、蒜蓉油麦菜半份8元,每道半份菜都标注了分量和对应价格,旁边还配着“小份菜够吃不浪费,多尝口味更实惠”的俏皮标语。
“以前顾客常怕不够吃点多,现在看到半份菜选项,大多会主动问‘这个半份够两个人吃吗’。”张改改笑着说,上周有桌家庭聚餐,5个人点了3份热菜(2份半份、1份正常份)+2份凉菜,最后光盘离场,顾客还特意说“这样吃既舒服又不心疼”。
除了点餐时的贴心引导,饭店在餐后服务里也藏着“节约巧思”。只要顾客桌上有剩菜,服务员会主动递上印着“珍惜每一粒粮”的可降解打包盒,还会顺手塞一张手写的“加热小贴士”。比如“红烧肉建议隔水温热,口感更嫩”“凉拌菜放冰箱别超过24小时”。
“以前有些顾客觉得打包麻烦,现在看到咱们连加热方法都想到了,大多会乐意带走。”张改改记得,有位常客张阿姨,以前总说“在家做饭够吃,在外吃饭难免剩点”,现在每次来都会主动说“吃不完帮我打包,你们那小贴士太实用了,上次带回去的鱼香肉丝,按提示加热,我家老伴说跟刚做的一样”。
为了让“光盘”更有仪式感,饭店还推出了“小奖励”。顾客用餐后实现“光盘”,就能凭空餐盘兑换一份自制的银耳羹或排骨汤,装在小巧的玻璃罐里,方便带走。
“刚开始只是想试试,没想到现在每天有近七成顾客能拿到奖励。”饭店负责人高磊笑着说。
如今在聚福饭庄,“够吃就好”成了不少顾客的共识。餐桌上的空盘越来越多,主动要打包盒的人多了,连孩子们都知道“空盘子能换银耳羹”。
“节约不是‘抠门’,是让每一口菜都不被辜负。”高磊说,接下来他想联合周边几家餐馆,一起做“共享节约菜单”,把半份菜、小份汤的经验分享出去,让文明餐桌的“俭”香飘得更远、更久。
来源:吕梁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