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老年人“沉迷”私域直播?江苏省消保委调查乱象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8 17:31 2

摘要:剧本摆拍、AI造假、虚假人设等套路,在网购经验比较丰富的年轻人眼中漏洞百出,却让很多老年人深信不疑,沉迷其中。为了逃避监管,一些商家正在转向更加隐秘的私域电商直播领域。10月28日,江苏省消保委发布涉老私域直播消费调查报告。

剧本摆拍、AI造假、虚假人设等套路,在网购经验比较丰富的年轻人眼中漏洞百出,却让很多老年人深信不疑,沉迷其中。为了逃避监管,一些商家正在转向更加隐秘的私域电商直播领域。10月28日,江苏省消保委发布涉老私域直播消费调查报告。

问题

普通产品“神药化”,话术包装宣传内容失实

线上专访显示,在44名有过私域直播购物经历的受访者中,超六成(61.36%)反馈“商品与描述不符”,超三成(36.36%)遭遇“话术诱导,或被主播用虚假剧情、苦情故事博取同情后引导下单”。线下体察进一步印证,夸大宣传、违规话术使用和人设与案例虚构是私域直播中最普遍的共性问题。

普通产品“神药化”。体察发现,“优联惠众”直播间的主播在推广产品“熊胆粉”时存在虚假宣传行为。该产品包装产品类别标注为“初级农产品”,然而,主播在直播中声称其“可治疗和预防肝胆类疾病”“从整体上调节身体机能”,并在私域微信群中进一步宣传该产品适用于肝胆疾病、痛症、眼部疾病及皮肤疾病等患者。标注为“初级农产品”,却宣称有治疗效用,存在虚假宣传行为。

体察发现,“多省云店”直播间的主播宣传其保健产品为“让心脏健康以及活的时间更长的钥匙”“50岁以上的老人必须吃”“只要心脏还在跳,辅酶Q10少不掉”。经核实,该产品为保健食品,其核准的保健功能为“增强免疫力和抗氧化”。对此,江苏省人民医院老年心血管科主任医师、副教授吴军表示,“辅酶Q10”并非人人必需,“对症”和“遵医嘱”是安全有效使用的两大前提。此外,还有直播间扩大产品使用范围,涉嫌虚假宣传。

线上情感话术制造“信息茧房”,直播间货不对板

体察发现,“凤行天下”直播间通过私域社群实施利诱式裂变传播,以“拉人给红包”模式鼓励消费者推广,每邀请一人可获得0.3元红包,同时设有观看直播及消费奖励,通过小额利益诱导消费者参与传播。这种裂变营销模式不仅让更多老年消费者陷入违规营销的陷阱,也形成了“传销式”的传播链条,加剧了私域直播乱象的扩散速度和影响范围。

舆情案例显示,某私域直播间主播以“家人们”“叔叔阿姨”“老爹老妈”等称呼拉近与观众距离,部分主播还会通过每日主动问候饮食起居、“洗脑式”宣传强化情感联结。在此基础上,他们会借助健康焦虑来制造恐慌,比如在直播中频繁提及可以解决“三高、脂肪肝、血管堵塞”等慢性病问题,并宣称“营养食疗是治愈慢性病的唯一途径,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诱导老年人花费6980元购买普通谷物制品。

通过伪造专业身份与成功案例强化信任,也是涉老私域直播的典型套路。老年人对专业权威和成功案例具有较高的信任度,部分商家便通过伪造专业身份、虚构成功案例来打造“可信”形象,降低老年消费者的警惕性。

在涉老私域直播中,伪劣商品与货不对板问题时有发生。假冒知名品牌,或实际收到的商品与直播展示样品在材质、功能、外观上存在显著差异。舆情案例显示,某直播间的主播强调所售“五常大米”产品源自五常核心产区、拥有专属溯源码,是“正宗东北五常稻花香米”,并展示“五常大米”地理标志的包装样品。但消费者收到的大米口感粗糙、米香微弱,与正品差异明显。经相关部门核查,该大米实际产自外地,所谓“溯源码”指向伪造网站,属典型假冒伪劣产品。这种货不对板的行为让老年消费者支付了正品价格却只获得劣质商品,也损害了知名品牌和地理标志产品的声誉。

引导用户通过私人转账或线下交易方式,逃避平台监管。体察发现,“优联惠众”直播间未设直接购买渠道,而是引导消费者通过私人转账完成交易。该交易模式缺乏平台官方记录及规范的购买链接凭证,导致消费者在发生纠纷时面临卖方身份难核实、责任主体难追溯等问题,维权途径严重受限。

建议

加大老年消费直播“双审核”力度

针对本次调查所揭示的私域直播中存在的乱象问题,江苏省消保委建议,加大老年消费直播“双审核”力度,不仅对私域直播间的商家资质进行审核,还要对涉及直播健康、养生等内容的主播进行相关专业资质背景的审核,杜绝“伪专家”误导老年人。针对一些涉嫌违法运营的直播间,平台可以对这些直播链接采取屏蔽或者风险提示等措施。

建议经营者要合规经营,定期组织直播主播及运营人员开展合规培训,内容涵盖法律法规、宣传话术规范、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等,培训合格者颁发证书,逐步推行持证上岗制度。建议针对私域直播这种线下引流、线上销售的模式进行全链条式监管,即不仅追溯直播间的责任,还应该对相关生产者、经销商进行监管,实现监管“闭环”。

江苏省消保委特别提醒广大消费者,识别营销陷阱,拒绝成为“传播工具”,警惕虚假宣传,保持理性消费,遇事多商量,不被“套路”诱导,认准官方渠道,拒绝私下交易。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徐梦云

来源:现代快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