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沧州市公布非遗特色村镇、“非遗在社区”特色空间名单,任丘市出岸镇、黄骅市齐家务镇、河间市瀛台社区等29个村镇、9个社区入选。市县文旅部门通过开展非遗特色村镇、“非遗在社区”特色空间培育打造工作,在政策扶持、产业发展、宣传赋能、品牌打造、活动指导、评优评先
近日,沧州市公布非遗特色村镇、“非遗在社区”特色空间名单,任丘市出岸镇、黄骅市齐家务镇、河间市瀛台社区等29个村镇、9个社区入选。市县文旅部门通过开展非遗特色村镇、“非遗在社区”特色空间培育打造工作,在政策扶持、产业发展、宣传赋能、品牌打造、活动指导、评优评先等方面给予其重点关注,鼓励发展乡村旅游、研学旅游等新业态,助力更好发挥文化传承和传播的重要作用。
东光县东光镇油坊口村沙家门武术开展武术展演
吴桥县曹洼乡后李村等多个村镇依托杂技广场和小院进行表演
吴桥县桑园镇祁西村杂技小院
此次入选的非遗特色村镇、“非遗在社区”特色空间非遗资源富集、各具特色,有较强的非遗传承保护和发展能力。如黄骅市齐家务镇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个、省级1个,市级4个、县级2个,多年来组织开展以文化传承保护为主题的民俗展演、非遗进校园等活动,麒麟舞、盒子灯等多支非遗演出团队到全国各地开展文化演出,累计实现收益300余万元,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参与,培养了一批非遗传承人。运河区馨悦社区建有运河区非遗传习所,有市级非遗项目6项,年均开展公益体验授课、非遗进校园等活动200余次,年均培训社会各类人员一万余人次,市民可免费参与手工制香、刻纸等非遗项目的体验,打造了非遗保护和传播的重要窗口。
黄骅市齐家务镇麒麟舞进校园活动
运河区馨悦社区开展手工制香体验教学
新华区泰和社区马增鹏在工作室开展烙画教学
孟村回族自治县王帽圈村的中小学生在练习
帽派落子
下一步,市文广旅局将持续指导各县(市、区)巩固深化非遗保护成果,加强本地非遗宣传推广,总结传承保护经验,助力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推动非遗特色村镇、“非遗在社区”特色空间在打造文化村镇(社区)、居民自治、提升居民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沧州市非遗特色村镇名单
1.任丘市出岸镇(古建青砖制作技艺、任丘东良淀音乐会、錾刻)
2.河间市兴村镇西张庄村(左把大奇枪、八仙拳)
3.泊头市文庙镇军西村(三痴斋泥塑、三痴斋脸谱)
4.黄骅市齐家务镇(麒麟舞、桃园同乐会吹歌、黄骅冬枣传奇故事、前韩狮子道具扎制技艺、前韩传统鼓乐、盒子灯制作技艺、花灯制作技艺)
5.肃宁县梁村镇(肃宁捞纸、肃宁武术戏、内画、太祖长拳)
6.献县准镇南街村(献县关东拳)
7.吴桥县桑园镇(吴桥杂技、手工挂面制作技艺、独台戏)
8.吴桥县桑园镇小第九村(吴桥杂技)
9.吴桥县桑园镇大第八村(吴桥杂技)
10.吴桥县桑园镇双庙卢村(吴桥杂技)
11.吴桥县桑园镇祁西村(吴桥杂技)
12.吴桥县于集镇(吴桥杂技、面塑、糖画技艺)
13.吴桥县于集镇东街村(吴桥杂技)
14.吴桥县沟店铺乡(吴桥杂技)
15.吴桥县沟店铺乡前王村(吴桥杂技)
16.吴桥县沟店铺乡庞庄村(吴桥杂技)
17.吴桥县曹洼乡(吴桥杂技、吴桥剪纸、酒头酒酿造技艺)
18.吴桥县曹洼乡后李村(吴桥杂技)
19.吴桥县铁城镇张松村(吴桥杂技·大变活人)
20.吴桥县东宋门乡陶庄村(吴桥杂技)
21.东光县东光镇油坊口村(雕花陶球泥塑工艺、沙家门武术)
22.南皮县冯家口镇(沧州落子)
23.南皮县潞灌镇(二郎拳、制琴工艺、刘墨庭中医接骨技艺)
24.青县流河镇人和镇村(青农人和火锅鸡制作技艺、流河董家独一处火锅鸡制作技艺)
25.沧县纸房头镇(沧县狮舞、木板大鼓、沧县枣木加工工艺)
26.孟村回族自治县新县镇王帽圈村(帽派落子)
27.盐山县盐山镇(丁氏正骨、朱记扣碗、盐山武术扇)
28.海兴县赵毛陶镇(传统盒子灯制作技艺、赵毛陶合碗
制作技艺、传统农家大酱制作技艺)
29. 运河区南陈屯镇(义昌永冬菜制作技艺、上河涯大伞、推灯)
沧州市“非遗在社区”特色空间名单
1.河间市瀛台社区(河间华学武术馆传承基地)
2.泊头市茶店社区(六合武馆)
3.献县京开社区(献县孙氏通臂劈挂拳传习基地)
4.吴桥县桑园镇百度社区(石影雕、吴桥杂技剪纸等非遗工作室)
5.运河区馨悦社区(运河区非遗传习所)
6.运河区滨河社区(刻纸工作室)
7.运河区南湖社区(六合拳、杨氏青萍剑武馆)
8.运河区向海路社区(锔瓷工作室)
9.新华区泰和社区(马增鹏烙画工作室)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
